“四个全面”与道路自信

2015-05-30 19:07张承欢
文化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道路自信治国理政四个全面

摘 要:“四个全面”是对我们党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纲。“四个全面”这样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思路明确、逻辑严密、重点突出,不但是有机的整体,更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完整理论体系。“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基础,更是保证。

关键词:四个全面;治国理政;道路自信;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标志着“四个全面”的正式提出。

提出“四个全面”意味着党对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的清醒判断,用“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将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旨在完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构成一个内在有机的整体。分别是在经济方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并部署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的。他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们探索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牵引作用。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

二、“四个全面”与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过程。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渊源,不能直接从马恩讲起,而是要追溯社会主义500年(六个阶段),从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理论逻辑。

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一是生产发展,二是生活富裕,三是精神富足。小康社会从本质上是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它提供的一个发展的愿景,描绘的是发展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所要达到目标之一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此乃为发展的内容;目标之二是破除各种体制机制的积弊、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而为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厚重的基础。这样就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释放社会创造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每个人成长、成功、创业、创新的活力与空间,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正。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一是为了保障发展,二是为了保障公正。实行法治,才能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才能有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同时,法治调节、规范和约束各种各样的公权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所以,法治也是公平正义的最大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力量,党的领导是一个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是推动发展、保障公正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是理论指导下的现实展开;另一方面,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总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螺旋式前进的基本路径和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不断地进一步融合的过程。

“四个全面”的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意义重大:

第一,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格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对“五位一体”的超越和拔高。

第二,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四个全面”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与发展的保障的问题,实现了发展动力上的升级换代。

第三,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1992年,邓小平同志曾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现在看来,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与小平同志的设想是一致的,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四个全面”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未来一个阶段的追求和定位。

道路自信基于我们党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深入持续的思考。几代党的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使命上艰辛求索,当今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正续写这篇大文章。如何写,党已经胜券在握,“四个全面”就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李松林.《“四个全面”与治国理政》

[2]李忠杰.《“四个全面”之从严治党》

作者简介:张承欢,女 1966年元月出生;安徽省芜湖市委党校经管教研部高级讲师,芜湖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

猜你喜欢
道路自信治国理政四个全面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依据研究
探索并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之路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