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

2015-05-30 07:34:31姜鹏
写作(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内容同学

姜鹏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使用微课程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的方法,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关键字:微课程; 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5)09-0061-2

从教初中信息技术学科17年,对课堂教学的辛酸与无奈,我也常常和其它老师交流:同学们都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上课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对教师讲授的必学内容,中考必考内容却觉得“不好玩”、“无聊”,或者干脆来个我行我素。上课过程中,师生配合不融洽:教师总是一边维持教学秩序一边演示上课内容,然后让学生模仿操作进行练习,教师疲惫不堪,学生没有耐心,有的甚至还有些烦躁;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对学过的知识点记忆不牢,应用不灵活。

针对这一问题,我多方学习“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等相关内容,并尝试着将这些新鲜事物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根据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我的课堂效果明显提升,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我认为利用微课程“小翻转”信息技术课堂,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良现象。

一、利用微课程,能全面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微信、微博、微电影……这些新鲜事物孩子们从来都不会拒绝,只是家长们不允许。在信息技术课上应用微课程,孩子们很能接受,原因有二:一是他们能“明目张胆”的在教师的眼前自主地看与课程相关的课件或视频了;二是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更是乐于去尝鲜,去尝试,去应用。通过一年的实践,我发现利用微课程,能全面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一)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教案、看微课程学习相关内容,并达到课堂要求。

(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自愿互相帮助,分享自己的经验,体验成功与奉献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学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培养创新意识,能独立承担作品的设计,能与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高难度的作品。

二、微课程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的意义

新课程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它在对学生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设计微课程时,更重视对教材的开发、设计和重组,注重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微课程,在信息技术课上实现小翻转课堂,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采用可操作性强,能实现预期目的的手段和方法,使所有的孩子每节课都有事做,都有进步,有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孩子们,个个面带笑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亲切并且和睦。这种氛围,熏陶着孩子们,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实现良性循环。

三、对微课程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微课程制作要精良

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基础。微课程的简单制作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基本不存在什么困难,但要做出与时俱进的、有特色、有新技术含量的精良微课程需要大家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自从我接触了微课程,我就多方学习新的软件,多关注权威微课程制作平台――李玉平工作室和陈三明博士的学习空间及微信平台,认真学习,汲取营养,从中挑选出适合我们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和应用的软件和技能,积极培训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然而,制作微课程更大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只关注于教学内容,而不用计算机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就对微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交互性、连续性与拓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每个教师的风格不一致,讲授、编辑、录制的方法和角度都有所差异,所以统筹规划微课程的内容,规范制作要求,是十分必要的。精良的微课程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

制作微课程,我一般会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用录屏软件录制。将课堂上的必讲内容,提前录制成视频,并进行剪辑和标注,突出重点,讲明步骤,让初学者通过看视频,能学到怎样完成最基本的课堂任务;也可以当堂录制,让学习困难的初学者身临其境地再回顾一遍,便于唤起他的记忆,找出自己没学会或当时没有认真听课的原因,调整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用office2013或flash8制作课件或制作资源网站,并运用醒目的文字标识、截图或动画效果,让同学们快速明确课堂学习内容;也可以将其转成视频格式,进行播放。

优秀的学生通过浏览课件或网页,提纲挈领的快速学习,有利于他们抽出时间帮助身边需要进步的学生,也为他们自主学习拓展内容或做好预习挤出时间;对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看视频或浏览课件找到自己的薄弱处,进行补习,迎头赶上。

(二)课上组织高效率的学习

如果老师们让学生在课下看信息技术的微课程,家长或者其它文化课教师肯定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学习微课程,提高课上学习效率,赢得时间。上课时,要尽量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只对学生讨论后不能相互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对操作性较强的章节,如powerpoint和word 等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组内优秀成员去指导、帮助其它的学生。同时鼓励优秀的学生自学拓展知识或自主预习新内容,来进一步提升自己,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课上指导是关键

由于是在课上学习并消化,学生没有相应的课外学习体系支持,这就对教师的设计引导能力、启发互动能力、总结提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辅导或者是分组辅导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

每个班六七十个同学,只靠教师一人之力全面辅导学生是不实际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六人一小组,小组长是根据每节课同学们正确、高效完成任务的情况确定,实行动态管理。教师主要负责检查优秀者并从中挑选出十个左右的小组长,并指导好小组长怎样检查、记录组员的做题情况或怎样帮助组员;小组长接受任务后,分头去检查自己的组员并做好情况登记。对需要重点辅导的学生,我会亲自前往或找一名优秀的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

(四)课堂评价很有效

每节课,我都会为同学们留出练习检测或绘制自己思维导图的时间。通常我会用网络教室或spring pro制作出当堂测试题,用教之初软件制作出单元检测题,现场打分或判正误,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每节课的学习情况和错误原因,为其以后改错和提高学习效率指明方向。

对一些展示性的内容,如制作一张贺卡,设计一个powerpoint作品,我都会共享学生的作品文件夹,让大家相互欣赏并分享彼此的成功。对更成熟的作品,我会鼓励他们把作品发到班级博客上或家长邮箱里,展示的同时,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真的了不起,同学间也多了一份沟通。

微课程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小翻转了课堂,转变了教师的身份----教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者”,而主要是“解惑者”。微课程的应用,将课堂“转”为新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2]胡鐵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内容同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