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到学前教师这个队伍当中。男幼师的求职有着不可替代的性别优势,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男幼师也存在着许多心理关。
社会认可度低
男幼师的出现,在以女性居多的幼师队伍中可谓是万红丛中的一点绿,但这仍然难以改变幼师职业在整个社会职业结构中所处的偏低位置。
许多人依然不能正确认识幼师在促进孩子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而简单地把幼师看成是哄孩子,带孩子玩的保姆,所以一提起男幼师,人们可能便在脑海里浮现出“男阿姨”、“男保姆”的形象。这种刻板印象给男幼师带来了许多困扰。
其次,目前我国的幼师的经济收入和待遇普遍不高。男幼师作为男性,在传统观念中还是负责家庭收入的主力,经济上的压力不言而喻,这也是很多男幼师最终选择转业的原因之一。
职业竞争力较弱
在幼儿园,男幼师的出现是一个亮点,也是对其素质的考验。
女性教师在入职适应中,可以通过前辈们的谆谆教诲,学习一定的经验。然而对于男教师而言,一般只能自己摸索,不断从实践中定位自己的角色,显现出不同于女教师的男儿本色。
但在这个由女性主导的工作群体中,男性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毕竟幼儿园的许多工作都更适合耐心、细心、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的女性教师胜任。男幼师往往被当作体育老师、安全员,在户外活动、带操训练的时候能发挥作用,而放手让其专门带班,“保教两手抓”时,表现得则差强人意。
要想晋升,就需要一定的带班经验。所以不难发现,男幼师的升职路径较为狭窄,面临着重重考验,不免成为边缘化的角色。
交往需求难满足
男幼师的工作环境较为单一,终日面对的同事几乎都为女性,交往过程则显得较为尴尬。
男幼师与同性伙伴交往的需求不能被满足,然而朋友之间的接纳、认可,发展出来的亲密关系、共同爱好,相互之间的激励、包容是安全感和归属感产生的必要土壤。长期工作在异性圈子中,与周围的同事缺乏深层次的沟通、交流,男幼师难免会产生孤独感。
男幼师的加入使得教师队伍更加多彩,也注入了许多别样的内容。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个变化产生思考,探索通过何种途径才可以使男幼師更加有归属感。
1需要社会转变观念,打破刻板印象。社会对男幼师群体应有更大的包容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应将男幼师用猎奇的视角描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男性当幼儿园教师未尝不可,不是简单地行使保姆责任,而是为幼儿注入了阳刚气,促进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2建立多个评价、考核标准,创造一个适宜男幼师发展的环境,避免男幼师在幼儿园中遭受“隐性歧视”。在薪资待遇上,可以适当高于女幼师,在职称评选上,可以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可以让男幼师更有针对性进行设计,凸显特色。
3男幼师自己要有积极的职业价值观。从选择幼师行业那天起,就要认识到自己将来会和一群天真、“白纸”一样的人打交道,责任重大,意义重大,这样的育人机会,其他行业是无法拥有的。肯定自己的价值,鼓励自己在幼教行业作出开创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