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祺 胡茜雯
摘 要:通过特性列举法在羽毛球设计之中的应用研究,从而详细论述此法的具体步骤。科学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以及有效性,但科学的设计方法同样受时代的制约,需要不断的发展完善。本文站在当代设计的视角对特性列举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对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性列举法;羽毛球拍设计;设计方法;创意
1 研究背景
寻求造物之道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中国古代的造物一直延续的是经验式的方式,但当代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科学技术为标志的时代。当造物者的个体设计意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寻求科学的设计方法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完整性。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注重总结设计的规律和方法,向系统化设计的方向过渡。科学的设计方法避免了设计师只靠拍脑袋来进行设计,可以有条理的将影响设计的因素周全考虑。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设计方法的应用及优化也至关重要,科学的设计方法总是经过了不断的认证和完善而形成的。本文针对创新设计技法之一的特性列举法进行分析,详细论述了其方法的过程并将之应用于羽毛球拍的创新设计之中,这对特性列举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方法论述
特性列举法又称AL法,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特创立的一类创新技法。该方法非常简单,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群体。运用该技法首先要把研究对象的主要属性逐一列出,再将产品相对应的特性进行详细归类深入分析,其名词属性中主要强调细节以及相关度;形容词属性中主要强调性质与状态;动词属性中主要强调功能与使用动作。围绕这三种特性进行设计分析,从而找到新的设计切入口。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列举的越全面越详细,越容易找到创新和改进的方面。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越小,越容易获得创新的成功。特性列举法的运用需要设计者在对创新、改进的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没有进行深入调研的技法应用只能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对实际设计起到帮助与指導作用。
3 设计应用
3.1 确定研究对象,深入调研
此次的研究对象选择了一个比较明确的革新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即为轻工业产品日常所用的羽毛球拍的创新设计,以此展现了此法的具体步骤以及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有效性。如果课题选择较大可将其分解成若干小课题,只要革新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部分,就可以导致整体性能的创新。在近百年的羽毛球拍发展史上,羽毛球拍的造型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向着重量越来越轻、拍框越来越硬、拍杆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羽毛球拍作为一件极其普通的日常用品,其设计已经基本保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笔者欲通过特性列举法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设计点。
现有市场上的羽毛球拍一般由拍头、中杆、接头以及粒钉组成,拍头与网线之间采用凹槽结构。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0毫米,其中拍框长度不超过25毫米,宽为200毫米。就是拍头的几何外形。一般有两种:传统的圆形、头部为方形的ISO拍形。专业性能较高的球拍一半采用方头拍形,因为方头拍头的甜区要比圆头拍头大26%左右。但甜区相对较大虽然可以提高击球的威力、控制力以及降低震动感,但是会对扭力产生负面影响。
对现有市场上非专业的羽毛球拍的造型以及色彩进行调研分析得出,日常(非专业)所用的羽毛球拍一般在造型方面趋向圆润,拍头也多为圆形拍头。色彩趋向于艳丽,多为黑色与一个亮色相搭配。此造型及颜色的趋向主要受当今社会人们对轻松愉快生活的向往、对自己个性表现的欲望而来。此课题设计也将遵循此产品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3.2 列举研究对象特性,发散问题
列举所研究对象的特性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名词特性主要反映事物的性质、整体、部分、材料以及制造方法等;形容词特性主要反映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轻重等;动词特性主要反映事物的机能、作用、功能等。将日常所用的羽毛球拍逐一进行特性列出,广泛而全面的对羽毛球拍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整理,使多角度的词语进行碰撞。对列举的特性进行提问,列表如下:
3.3 分析鉴别问题,排列整理
对所列举出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判断每一个特性是否具有改进和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淘汰那些没有价值和不现实的问题,并按可实施的程度进行排列。其中名词特性归纳为:第一,附件可不可以与羽毛球拍相融合,增加整体性防丢失?第二,是否可以避免羽毛球在携带时容易挤压?第三,手握部分是否可以使用增加摩擦力的吸汗材质?形容词特性归纳为:用户是否可以自己变换色彩,彰显个性?动词特性归纳为:第一,是否可以自动捡球,比如利于磁铁的原理等?第二,长时间运动,怎样能减少不必要的疲劳?第三,是否可以更方便携带?再针对以上问题继续深入,最终确定了两个关键问题:羽毛球包是否可以与羽毛球结合?利用某种相吸元素,是否可以实现不弯腰捡球?可以看出,即使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产品依然有可开发空间,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对产品提出新的需求。通过对产品特性细节过程的分析,找到了设计的切入口,进而产生创新方案。
3.4 提出革新方案
根据以上对三种特性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最终方案(图1)。将创意点归纳为如下:第一,利用两种相吸的元素,使得捡球更方便,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损失;第二,将羽毛球在收纳时设置在固定的空间,防止丢失以及挤压变形;第三,将羽毛球拍与羽毛球包相结合,增加产品的完整性,避免附件增加过多的操作步骤。最终确定的方案为在吸铁石、魔术贴、不粘胶、吸盘等一系列相吸元素中,最终选择了将魔术贴置于球拍顶部。其原因是成本低、质量轻。将接头处改为U形,使得在收纳时羽毛球可以放置在此处,避免了找不到羽毛球以及携带中随便放在球拍包中的挤压变形。将背带设置在手柄内部,省去了使用球拍包的不必要的多余动作,简化了球拍的收纳方式。
4 结语
通过特性列举法而对日常用品羽毛球拍进行创新设计,详细论述了此设计技法的具体步骤以及有效性。由此可见此设计的优点有:第一,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多个设计点,进而获得最优的设计方案;第二,全面而广泛的深入产品细节,从不起眼的细微之处找到新的切入口。任何的设计技法都有局限性,此设计技法的局限性有:第一,需要设计者在应用此技法之前就对产品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产品非常熟悉;第二,需要设计者具有良好的设计素质,通过对多角度特性的词语碰撞而能启发广泛的联想;第三,若第一步就将研究对象确定成一个名词,就会对设计者产生心理暗示。比如笔就是圆柱形,有笔芯、卡口等,但这样反而会对设计的发散有负面影响。但若将主题确定为一个动作(比如为书写而设计),那名词性特征方面就不能进行描述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因素都是不确定的。所以笔者认为此方法,可能更适合改良设计,适合应用于产品的周期性更新换代,不易产生一个颠覆性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永锋.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产品意象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0(04):40-43.
[2] 张为民.冯慧的三个十年[J].光彩.2012(01):22-23.
[3] 孔栋,陈少君.奥运赛场计时器之专利史话[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09):52-54.
[4] 张景焕,林崇德,金盛华.创造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心理科学.2007(04):995-997.
[5] 王映学,寇冬泉,张大均.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J].心理科学.2007(02):489-491.
[6] 张丽华,白学军.创造性思维研究概述[J].教育科学.2006(05):86-89.
[7] 王世琴,景秀梅.粘性球拍革的研制[J].皮革科技.1984(11):33.
[8] 甘自恒.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和模型新探(下)[J].发明与革新.2002(03):12-13.
[9] 徐展,张庆林.关于创造性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01):36-40.
[10] 刘利江.羽毛球拍手胶及其技术发展展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167.
[11] 雷玉轩.红双喜专业羽毛球拍溪径独辟[J].文体用品与科技.2004(07):34-35.
[12] 朱玉强,郝文超,崔静波.液压油的分类及选用[J].科技资讯.2011(14):81.
[13] 张明月.对工业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淮北职业技術学院学报.2011(03):95-96.
[14] 海军.从“中国设计”到“在中国设计”[J].美术观察.2010(02):30-31.
[15] 海军.设计的主动性——服务设计个案研究[J].装饰.2010(06):28-32.
[16] 海军.设计商业的未来——广州、深圳设计行业的诸种模式分析[J].装饰.2008(07):12-15.
[17] 孙迎春,思海兵.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09(06):63-67.
[18] 武艳芳,王军锋.特性列举法在空调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设计学报.2011(03):228-232.
[19] 屈秀琴.树立创新思维 掌握创造技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4(09):71.
[20] 王星河.缺点列举法与希望点列举法在产品设计中的组合应用[J].艺术.生活.2010(03):62-63.
[21] 张晋政.无意识在设计创意中的积极作用[J].大家.2011(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