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铱璟
每个企业要根据自身状况客观评价,在互联网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不是越互联网化越好。
锐珂医疗是全球知名的医疗成像和信息技术(IT)公司,前身是柯达的医疗集团,2007年被加拿大Onex 公司收购,以锐珂医疗(Carestream Health)品牌独立运营。2011年,《新营销》曾对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及全球新兴业务发展副总裁刘杰先生进行过一次专访。当时,脱离“百年柯达”品牌光环近4年的锐珂医疗,正致力于品牌重塑,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和了解锐珂这个品牌。
又一个4年过去,如今锐珂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中华区市场销售额已连续3年高居锐珂全球区域市场第一。2015年,《新营销》再次与刘杰对话,聚焦锐珂医疗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以及在“互联网+”新形势下,传统医疗企业的转型与创新。
接地气:布局基础医疗市场
2007年品牌独立之后,锐珂重新思考在中国的运营策略。当时,国内还沉浸在对上一轮医改失败的反思中,医疗改革何去何从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是每一届政府都重点关注的问题。锐珂也认识到,在中国做生意必须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在思路和方向上一致,才能做的更好。“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医疗制度”是新医改的主要目标,政府将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乡村一级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因此,锐珂中国决定将战略重点放在基础医疗方面,从研发投入、团队建设、项目选择都围绕基础医疗展开,并且积极参与由政府主导的中国新医改。
2007年10月,锐珂投入1000万元与卫生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携手共同开展了宁夏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为宁夏4个试点工程实施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为当地患者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将当地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到医疗数字化阶段。
在卫生部的领导以及锐珂的帮助下,宁夏目前是中国唯一一个实现了县、乡、村全面覆盖远程医疗设备的省级行政区。“就是说不光宁夏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即使一个村卫生室,都具备和世界上任何医疗机构进行会诊的能力”,刘杰说道。
2014年,锐珂在河南驻马店设立了一家区域放射医疗中心,尝试托管模式的基础医疗。由于医疗影像设备比较昂贵,中小医院通常没有太多资金来购置,并且也缺少能看懂片子的中高端医疗人才,这样就导致患者只能集中去大医院拍片、看片,造成医疗资源分配效率不高。通过区域放射医疗中心,集结了数十家医院的放射影像业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患者的分流,降低医疗资源集中度,也符合新医改的政策思路。接下来,锐珂计划在河南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这种模式,预计这将是一个2000亿的市场,锐珂已经抢占了先机。
刘杰介绍,5年以前在锐珂中国的业务构成中,基础医疗占比只有30%左右,随着业务结构的调整和稳步增长,这个比例正在发生变化,希望在未来3-5年,基础医疗业务占比能够跟沿海发达地区业务平分秋色。
聚焦基础医疗领域不光是锐珂在中国本土化的核心战略,也是与其他外资医疗企业竞争的差异化策略。在医疗器械领域中,高端市场由所谓的“GPS”(GE、飞利浦、西门子)占据,而X光、普通放射领域锐珂则占据80%的市场份额。GPS的产品线非常多,单台机器价格昂贵,组织机构也比较庞大,很难向基层市场下沉。针对此,锐珂采取更接地气的差异化策略,精简团队,提升效率,模式更灵活,下沉得更低、更快。
“2007年和我们同时做试点的几家公司,全部放弃了,只有我们今天还在坚持。做基础医疗,要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挣钱的打算。”刘杰说道。
让本土化更彻底:本土人才+研发
除了聚焦最接地气的基础医疗之外,锐珂的本土化战略还包括人才和产品技术、研发的本土化。
刘杰介绍,锐珂中国的核心管理层百分之百是中国人,“没有一个洋人,也没有一个假洋鬼子”,这在跨国企业来说非常少见。刘杰认为,人才的本土化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医疗市场很特殊,只有本土人才能真正了解国情并作出决策。
此外,随着中国已经成为锐珂全球最大的市场,越来越多产品的研发、生产都被放在中国,为了更好地贴近中国市场需求。早在2003年,锐珂就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这在当时的跨国企业中也非常罕见,现在看来是颇具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的决策。刘杰指出:“研发中心离你最大的市场越近,很多客户的声音就能第一时间听到,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反应、做出产品,这个时候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锐珂一路走到今天,2003年决定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这个决策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目前锐珂在上海的技术研发团队有400多人,占整个大中华区锐珂雇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和各类型的公司比都是很高的。这个研发团队也是锐珂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占全球研发人员40%左右,充分体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研发中心研发了大量针对中国基础医疗市场的技术和产品,让一些高端技术普及化,让更多基层医疗机构也可享受到锐珂的产品和服务。锐珂大中华区技术团队除了可以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中餐”,还可以为需求相似的新兴市场国家定制不同口味的套餐,以“本土化”和“同款套餐”两手牌更好地参与到商业竞争中来。
然而,尽管锐珂中国非常积极地推进本土化,在落地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一些障碍。近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本土企业,因而外资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遇到一些阻力。对此,锐珂在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上,突出差异化优势与本土企业竞争。本土企业有其优势,如价格低,商业模式灵活,比较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等。而锐珂的优势则体现在:首先是技术和研发能力,其次是先进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第三是大量中高端人才储备,第四是重视服务的理念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这些核心优势是我们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目前国内企业暂时还有差距”,刘杰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提供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机会。“只要对中国医疗市场发展有所贡献,无论国企、民企、外企都能够站在一个起跑线上,而不是一味照顾某个弱势群体。就市场行为来看,不用干预太多。”
互联网+医疗:布局未来
信息时代,谁与互联网联系更紧密,谁就能获得更多机遇。锐珂不仅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同时也是领先的医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时代给锐珂带来了更多思考和新的机会。同时,信息化也是中国新医改的“四梁八柱”之一,意义重大。锐珂在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布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利用在医疗影像信息化方面的优势,联通医院内所有设备和IT系统,建立以临床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互联网+”系统。其次,优化专业医疗服务,提升医疗经营效益。利用区域协同诊断,搭建影像咨询云服务平台以及医疗影像云平台,从不断开发丰富应用的角度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效益。第三,建立以临床数据为基础的医疗数据服务中心。获取真实有用的医疗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中心,最终实现精准医疗和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刘杰表示,虽然目前IT业务占比还不是很大,但锐珂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来发展这部分业务,布局未来。“我有很多做投资的朋友,他们告诉我,现在一家企业的估值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主营业务离互联网有多远,如果它的主营业务离互联网很远,估值一定高不了。所以锐珂也一样,我们现在大量发展和推广一些跟互联网有关的产品,比如RIS、PACS。过去十年,我们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步子迈的比较大,比如北京几乎一半大型三甲医院放射科用的信息化系统都是锐珂提供的。互联网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国家提出‘互联网+真的是很有战略意义。”
刘杰相信,互联网会给医疗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最大的作用是打破信息不对等,让资源配置更合理,更有效率。远程诊断、互联网医疗技术的普及,能够让患者看病更方便、更便宜、更安全,同时让医生的工作更高效。但同时,他也指出,“互联网+”不能脱离企业的核心实体业务,变成一个空中概念。
“每个企业要根据自身状况客观评价,在互联网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不是越互联网化越好。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是把互联网变成一个短期的手段,而不是踏踏实实把企业慢慢从一个传统业务过渡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业务上。这样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泡沫。”
目前,中国市场是锐珂在全球增长最快也是投资回报最高的市场,随着中国医改的持续推进,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成熟,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待挖掘。对于未来,刘杰非常有信心。“未来3-5年,我们有这样几个目标:成为一个不断创新的公司,一个有持续、稳定财务增长的公司,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让更多人不仅是知道锐珂,而且信任锐珂这个品牌,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锐珂医疗是全球知名的医疗成像和信息技术(IT)公司,前身是柯达的医疗集团,2007年被加拿大Onex 公司收购,以锐珂医疗(Carestream Health)品牌独立运营。2011年,《新营销》曾对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及全球新兴业务发展副总裁刘杰先生进行过一次专访。当时,脱离“百年柯达”品牌光环近4年的锐珂医疗,正致力于品牌重塑,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和了解锐珂这个品牌。
又一个4年过去,如今锐珂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中华区市场销售额已连续3年高居锐珂全球区域市场第一。2015年,《新营销》再次与刘杰对话,聚焦锐珂医疗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以及在“互联网+”新形势下,传统医疗企业的转型与创新。
接地气:布局基础医疗市场
2007年品牌独立之后,锐珂重新思考在中国的运营策略。当时,国内还沉浸在对上一轮医改失败的反思中,医疗改革何去何从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是每一届政府都重点关注的问题。锐珂也认识到,在中国做生意必须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在思路和方向上一致,才能做的更好。“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医疗制度”是新医改的主要目标,政府将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乡村一级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因此,锐珂中国决定将战略重点放在基础医疗方面,从研发投入、团队建设、项目选择都围绕基础医疗展开,并且积极参与由政府主导的中国新医改。
2007年10月,锐珂投入1000万元与卫生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携手共同开展了宁夏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为宁夏4个试点工程实施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为当地患者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将当地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到医疗数字化阶段。
在卫生部的领导以及锐珂的帮助下,宁夏目前是中国唯一一个实现了县、乡、村全面覆盖远程医疗设备的省级行政区。“就是说不光宁夏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即使一个村卫生室,都具备和世界上任何医疗机构进行会诊的能力”,刘杰说道。
2014年,锐珂在河南驻马店设立了一家区域放射医疗中心,尝试托管模式的基础医疗。由于医疗影像设备比较昂贵,中小医院通常没有太多资金来购置,并且也缺少能看懂片子的中高端医疗人才,这样就导致患者只能集中去大医院拍片、看片,造成医疗资源分配效率不高。通过区域放射医疗中心,集结了数十家医院的放射影像业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患者的分流,降低医疗资源集中度,也符合新医改的政策思路。接下来,锐珂计划在河南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这种模式,预计这将是一个2000亿的市场,锐珂已经抢占了先机。
刘杰介绍,5年以前在锐珂中国的业务构成中,基础医疗占比只有30%左右,随着业务结构的调整和稳步增长,这个比例正在发生变化,希望在未来3-5年,基础医疗业务占比能够跟沿海发达地区业务平分秋色。
聚焦基础医疗领域不光是锐珂在中国本土化的核心战略,也是与其他外资医疗企业竞争的差异化策略。在医疗器械领域中,高端市场由所谓的“GPS”(GE、飞利浦、西门子)占据,而X光、普通放射领域锐珂则占据80%的市场份额。GPS的产品线非常多,单台机器价格昂贵,组织机构也比较庞大,很难向基层市场下沉。针对此,锐珂采取更接地气的差异化策略,精简团队,提升效率,模式更灵活,下沉得更低、更快。
“2007年和我们同时做试点的几家公司,全部放弃了,只有我们今天还在坚持。做基础医疗,要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挣钱的打算。”刘杰说道。
让本土化更彻底:本土人才+研发
除了聚焦最接地气的基础医疗之外,锐珂的本土化战略还包括人才和产品技术、研发的本土化。
刘杰介绍,锐珂中国的核心管理层百分之百是中国人,“没有一个洋人,也没有一个假洋鬼子”,这在跨国企业来说非常少见。刘杰认为,人才的本土化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的医疗市场很特殊,只有本土人才能真正了解国情并作出决策。
此外,随着中国已经成为锐珂全球最大的市场,越来越多产品的研发、生产都被放在中国,为了更好地贴近中国市场需求。早在2003年,锐珂就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这在当时的跨国企业中也非常罕见,现在看来是颇具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的决策。刘杰指出:“研发中心离你最大的市场越近,很多客户的声音就能第一时间听到,能够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反应、做出产品,这个时候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锐珂一路走到今天,2003年决定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这个决策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目前锐珂在上海的技术研发团队有400多人,占整个大中华区锐珂雇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和各类型的公司比都是很高的。这个研发团队也是锐珂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占全球研发人员40%左右,充分体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研发中心研发了大量针对中国基础医疗市场的技术和产品,让一些高端技术普及化,让更多基层医疗机构也可享受到锐珂的产品和服务。锐珂大中华区技术团队除了可以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中餐”,还可以为需求相似的新兴市场国家定制不同口味的套餐,以“本土化”和“同款套餐”两手牌更好地参与到商业竞争中来。
然而,尽管锐珂中国非常积极地推进本土化,在落地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一些障碍。近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本土企业,因而外资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遇到一些阻力。对此,锐珂在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上,突出差异化优势与本土企业竞争。本土企业有其优势,如价格低,商业模式灵活,比较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等。而锐珂的优势则体现在:首先是技术和研发能力,其次是先进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第三是大量中高端人才储备,第四是重视服务的理念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这些核心优势是我们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目前国内企业暂时还有差距”,刘杰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提供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机会。“只要对中国医疗市场发展有所贡献,无论国企、民企、外企都能够站在一个起跑线上,而不是一味照顾某个弱势群体。就市场行为来看,不用干预太多。”
互联网+医疗:布局未来
信息时代,谁与互联网联系更紧密,谁就能获得更多机遇。锐珂不仅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同时也是领先的医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时代给锐珂带来了更多思考和新的机会。同时,信息化也是中国新医改的“四梁八柱”之一,意义重大。锐珂在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布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利用在医疗影像信息化方面的优势,联通医院内所有设备和IT系统,建立以临床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互联网+”系统。其次,优化专业医疗服务,提升医疗经营效益。利用区域协同诊断,搭建影像咨询云服务平台以及医疗影像云平台,从不断开发丰富应用的角度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效益。第三,建立以临床数据为基础的医疗数据服务中心。获取真实有用的医疗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中心,最终实现精准医疗和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刘杰表示,虽然目前IT业务占比还不是很大,但锐珂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来发展这部分业务,布局未来。“我有很多做投资的朋友,他们告诉我,现在一家企业的估值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主营业务离互联网有多远,如果它的主营业务离互联网很远,估值一定高不了。所以锐珂也一样,我们现在大量发展和推广一些跟互联网有关的产品,比如RIS、PACS。过去十年,我们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步子迈的比较大,比如北京几乎一半大型三甲医院放射科用的信息化系统都是锐珂提供的。互联网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国家提出‘互联网+真的是很有战略意义。”
刘杰相信,互联网会给医疗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最大的作用是打破信息不对等,让资源配置更合理,更有效率。远程诊断、互联网医疗技术的普及,能够让患者看病更方便、更便宜、更安全,同时让医生的工作更高效。但同时,他也指出,“互联网+”不能脱离企业的核心实体业务,变成一个空中概念。
“每个企业要根据自身状况客观评价,在互联网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不是越互联网化越好。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是把互联网变成一个短期的手段,而不是踏踏实实把企业慢慢从一个传统业务过渡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业务上。这样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泡沫。”
目前,中国市场是锐珂在全球增长最快也是投资回报最高的市场,随着中国医改的持续推进,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成熟,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待挖掘。对于未来,刘杰非常有信心。“未来3-5年,我们有这样几个目标:成为一个不断创新的公司,一个有持续、稳定财务增长的公司,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让更多人不仅是知道锐珂,而且信任锐珂这个品牌,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