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涵
有一群单身女青年:经济独立,甚至比大多数男人的收入更高,有见识,爱文艺,每年安排自己做瑜伽、读书、旅游。她们不遗余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她们想要的爱情脱离了经济的依附,她们一直寻求在精神上与生活上都精准契合的人。她们有个永恒的疑问:“为什么即使这么独立、这么精彩,还是遇不到那个人?”
或许已经有很多人说你要求高、放不下身段、挑花了眼……但我不会说,因为这都不是爱情的真相,可真相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我想,有两个才华与见识都非常强大的女人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个是张爱玲,全世界都知道了她那段糟糕的恋情,胡兰成是风流花心,可是看过《小团圆》的人就明白,这两个人是真心相爱过的。在她见到的千万人当中,张爱玲只遇到了这么一个最懂她、她也最愿意去懂的人,只遇到了这么一个和她才华与情趣都相投的人。可是多么遗憾,他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他无法同时只爱她一个人。她最喜欢的男人并不能做个好爱人,她认清了这个现实,留下一句“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不再纠缠。后来呢?她和一个美国三流作家结婚,为生计奔波流离,在瘫痪的丈夫死后,她一个人离群索居将近30年,一个人安静地死在公寓里。
第二个是简·奥斯汀,她一辈子没嫁人,只在20岁时和一个年轻律师有过一段初恋,但这两个年轻人的家庭都要求他们找经济实力更好的婚姻对象,他们就这样分手,那个男人后来娶了门当户对的姑娘。简·奥斯汀对金钱的认识很深刻:“没有什么能阻碍一个经济独立的男人。”她看起来并不怪她的初恋,在那个年代,很多年轻男人要依靠家族才能有优渥的收入,她也足够理智,不认为一个男人为她背弃家庭和她一起私奔是可取的:“没有什么比贫穷更能毁灭一个人。”这就是简·奥斯汀一生唯一有迹可循的恋情,有人说,是他给了她坚持写作的信心,她或许有过遗憾,她曾经在小说里写道:“……这段良缘已经化为泡影,这使得千千万万的有情人无法从中领教什么才是真正美满的婚姻。”她知道爱情不是万能的,不过在她所能控制的故事里,仍然描写了人类可能有的最匹配的爱情。
两个以写爱情故事为生的女人,一个独居了大半辈子,一个独身了一辈子,能说张爱玲和简·奥斯汀幸运吗?幸运,她们得到了文艺女青年说的那种“精神契合”的爱情。有一种爱情,是两个丰富的灵魂之间的对话。这非常罕见。第一,一个人如此值得被懂,本身就很难,多少人一辈子都像一碗白开水——一眼看到底;第二,一个这样的人在她/他的有生之年能遇到和他/她同量级又能相互吸引的对手,更难,简直是可遇不可求。这样的爱情像太阳那么刺眼,确实让世间靠柴米油盐而相濡以沫的相处都失了光泽、相形见绌。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这样一种爱情,就要做好准备:你或许根本就遇不到。因为,第一,你可能不值得拥有;第二,概率太低。从这个角度说,张爱玲和简·奥斯汀比很多人幸运。
当然,如果你硬要用故事的结局和改造男人的程度来衡量一段感情质量的话,她们都不算幸运,你甚至可以同情地说:她们遇到了两个混蛋!所以真正的幸运在于,上天给了张爱玲和简·奥斯汀足够的理解力,让她们不会问“我为什么得不到好爱情”这种蠢问题。
好姻缘不是上天的标配,不是一个人有才华、有决心、自食其力……而偏偏没有完美爱人就可以撒娇赌气,仿佛受了多大委屈。除了爱情和婚姻,她们还有很多事可做,她们做了一些很多谈着恋爱结着婚的人永远做不到的事;她们有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不奢望命运对她们的格外青睐。她们过着平静有尊严的生活,不像一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婴儿那样哭闹只求有人爱。
她们也从不自怨自艾什么“女人是不是不该太成功太独立”、“孤独是对优秀女人的惩罚”、“男人眼光太差,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胸大无脑的女人,我能怎么辦啊”之类的话。我的友情建议是,如果打出了“不愿将就”的口号,就表现得更彻底和更有骨气一点,少说这些话,否则只会显得急不可耐地想找人将就而不能。
(摘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只有时间不会撒谎》一书)(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