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魂鉴史

2015-05-28 23:40
雕塑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家博物馆雕塑创作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示未来,珍爱和平。

2014年12月13日是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为表达对死难同胞的哀思,也为迎接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塑魂鉴史——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于12月9日下午16:00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体雕塑《家破人亡》和《逃难》等代表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展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飙、原副主席郑万通、张梅颖,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刘振起,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卫副主任胡振民,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著名建筑大师、两院院士吴良镛等专家;来自国家各部委机关的代表,社会各有关团体的代表,各大院校以及艺术界的人士;来自韩国、英国、墨西哥、波兰等驻华大使馆的代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总共近2000人出席了开幕式。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及雕塑作者吴为山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上,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林阳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赠送《塑魂鉴史》大型画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宝文宣布展览隆重开幕。

2005年,吴为山受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委托,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大型纪念雕塑。纪念雕塑由《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4个部分组成。作品于2007年12月13日落成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4个部分的纪念雕塑构成悲壮的历史巨章,其中《家破人亡》成为整个纪念馆大型雕塑作品的主题标志。

主体雕塑《家破人亡》高11.5m,表现出一位悲痛至极被凌辱的母亲,无力地托着蒙难死去的儿子,向天呼号的情景,塑造了一位屈辱而不屈服的妇女形象。她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受难的中国家庭,是受难祖国母亲的象征。造型似大写的“人”,赤足于大地,悲愤痉挛,向天控诉。该雕塑采用“大写意”的创作手法,让母体成为山河、巨石、丰碑,嶙峋而沧桑的躯干肌理在视觉上予人以震撼。这尊落成后的标志性雕塑,每天都在迎接来自国际、国内的和平人士前来瞻仰,令人望而生悲,警示世界人民远离战争、共祈和平。本次展览展出了《家破人亡》高的中稿原型(2.5m)以及大型室外雕塑(11.5m)的头部。

《逃难》是本次展览展示的雕塑主题作品系列之一。《逃难》共有10组雕塑组成,塑造人物共计21个,是作者饱含着热泪和激愤,感受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悲痛而倾情创作的。作品人物尺度近乎真人,他们中有妇女、儿童、老人;有知识分子、普通市民、僧人等。其中,最令人倍感悲怜的形象,是一个婴儿趴在死去母亲身上吮吸乳汁的雕塑;最令人心酸的情景是年迈的儿子搀扶着80岁的老母亲逃难的雕塑;最令人惊恐的一幕是被日军强暴的少女,为一洗清白而投井自尽的雕塑;最令人深思的是逃难僧人途中在死者干枯的尸体边停留,为其抹下其含冤的双目的雕塑……这21个人物形象高低起伏、虚实错落,形成强烈的感情曲线,激扬沉郁,催人泪下。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形象刻画,将“南京大屠杀”这段人类历史上不可忘却的灾难痛苦史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以此警示世人不能忘记历史。

在临近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大厅庄严肃穆,大厅展出吴为山教授所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12组作品,人们的视线透过国博30m高的玻璃窗户,看到一束光线射到了一组以《逃难》为主题的雕塑上,同时也反射到了数千名观众的心间,仿佛这里正进行着心灵的“对话”。作品深刻的人性表现和高超的艺术表达,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的内心。雕塑的塑造手法中,那些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的综合运用而形成的雕痕,都在默默诉说着民族苦难的记忆,镌刻下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罪恶。雕塑作者吴为山创作完成此作品以后,曾深情地写下诗句,并铸刻于雕塑大型纪念碑体。诗中说:“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吴为山先生所创作的这组雕塑,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将个人情感融入民族情感、人类情感进行创作,被誉为二次大战题材的史诗力作。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赞道:“吴为山先生创作的‘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的群雕,使拜谒者顿觉震撼。如以那组冷酷的高墙象征帷幕,将当时的人间浩劫展现在拜谒者眼前,仿佛又回到那悲惨世界。这里没有一点多余的笔墨,只是苦难同胞在野兽奴役下的恐惧悲号与死亡前的挣扎,展现了人类罕见的历史悲剧,是雕塑的史诗。”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雕塑,是吴为山融个人情感体验与民族情感、人类普遍情感于一体,以独特的出人意料的大胆构思,以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写意协调统一的表现手法,创作出的堪称我国当代最高艺术水平作品中为数不多的雕塑作品,它将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作品之一留给后世。”

这组群雕荣获住建部、文化部颁发的“新中国60周年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受到世界30多个国家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作品在2012年9月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2012年11月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威尼斯宫以及2014年10月韩国浦项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上展出,引起强烈反响和轰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赞誉说:“吴为山的雕塑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2014年6月23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将此组雕的小稿作为国礼赠送给耶路撒冷市政府,作品获得了高度评价。

吴为山在致辞中说:“今天这组雕塑中《逃难》主题群雕在国家博物馆的西大厅展出,在象征五千年文化的圣殿,那些在大屠杀中逃难的同胞的灵魂仿佛被复活,他们的惊恐、悲愤,他的呐喊、呼号从人性的深处发出,他们的身影、形态、动态和表现是人类经受灾难、屈辱,声张正义、祈求和平的象征。它再一次敲响警世之钟告诉我们: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猜你喜欢
国家博物馆雕塑创作
巨型雕塑
《漫话国宝·中国国家博物馆》第六站(上)
《漫画国宝·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七站(上)
《漫画王国·中国国家博物馆》第四站(下)
Jazz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创作失败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