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轻骑兵

2015-05-28 02:55非洲的青山
天天爱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花豹斑羚领地

非洲的青山

黑斑羚又名高角羚,是一种中型牛科动物。黑斑羚的体态优雅,有着出众的跳跃能力,生活在稀树草原上和浓密的灌木丛中。在非洲,它们的数量达到了200多万只。

草原轻骑兵——

黑斑羚是塞卢斯最常见的羚羊,数量达到50万只。每次我来到非洲坦桑尼亚东南部的塞卢斯,满眼都是黑斑羚,以致产生了审美疲劳。但有一样我百看不厌,那就是它的跳跃。黑斑羚跳跃的姿势优雅灵动,白色的小尾巴直立起来,脖子伸得老长,四蹄散开,头和屁股尽量朝上,身体几乎形成了一个反弓形。轻松一跃,可达3米高、5米远。那令人销魂的跳跃,使其赢得了“飞羚”的美誉,意谓跳起来如草上飞。

黑斑羚是领地性群居动物,常常一只公黑斑羚带领数十只甚至上百只母黑斑羚一起生活。公黑斑羚在水草丰足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吸引母黑斑羚前来觅食。一旦母黑斑羚群进入了领地,公羚羊会热情地招呼对方,表达爱慕之情,时刻不离,伺机与发情的母黑斑羚交配,产下后代。公黑斑羚对于同性竞争者非常排斥。如果其他公黑斑羚擅闯领地,双方会大打出手,用尖锐的犄角猛烈地顶撞对方。这种打斗虽然激烈,但一般点到为止,并不致命。失败的一方,会暂时退却,躲到别处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再一决胜负。同时,领地公黑斑羚也会守着“篱笆”,防止母黑斑羚偷偷离开领地与别的公黑斑羚私奔。

在领地争夺中失败的公黑斑羚,伙同部分刚成年的雄性,组成一个单身汉俱乐部。它们在草原上四处游荡,增长见识,积蓄体能和锻炼战斗力,等待来年母黑斑羚发情时,再与领地公黑斑羚过招。

公黑斑羚长有一对细长的犄角,长约90厘米,类似S形。犄角既是打斗的武器,也是炫耀英姿、吸引异性的装饰物。公黑斑羚体重从46到76千克不等。母黑斑羚不长角,体重37至50千克。黑斑羚体毛短,色棕黄,有光泽。无论公母,黑斑羚的屁股两侧都有一条狭长的黑斑,跟短尾巴一起,拼成一个英文字母“M”,犹如麦当劳快餐的标志。黑斑羚的牙齿细而密,下颌齿有点类似灵长动物,用来清洗毛发和剔除寄生虫。

黑斑羚喜欢生活在灌木丛地带,有时也到浅草地带活动。主要以树叶为食,也吃嫩草,从树叶和草中汲取水分,能够一周左右不饮水,不用像角马那样每年长途迁徙。黑斑羚的天敌依次是花豹、猎豹、非洲野犬、斑鬣狗、狮子、鳄鱼和岩蟒。

黑斑羚屁股上的三道黑斑,好像麦当劳“M”的标志。

黑斑羚胆小羞涩,极擅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70千米,甚至更快。如遇敌害,黑斑羚群在瞬间分散,短尾巴竖起,不时高高跃起,以扰乱捕食者的视线。摆脱捕食者后,它们通过散发一种特别的气味来寻找同伴,再次聚在一起。

我曾多次见过黑斑羚利用这种神奇的跳跃一次次躲避开了狮子和猎豹的攻击。但黑斑羚在专业杀手花豹面前就有点施展不开了。花豹的攻击来自空中——花豹总是悄无声息地隐伏在树梢间,只要黑斑羚进入攻击范围,就以雷霆之势跃下,一口咬住黑斑羚的咽喉或鼻子,然后翻转身体,将其压在身下。不到半分钟,黑斑羚便一命呜呼了。

黑斑羚非常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就四散奔逃。

黑斑羚小档案

中文名:黑斑羚,也叫高角羚、飞羚。

学名:Aepyceros melampus

英文名:Impala

生物学分类:偶蹄目牛科。

分布范围:非洲东部和中南部。

主要特征:雄性有角,角先向后弯,再向上弯。

栖息地:附近有水源的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处。

食物:主要吃草和树叶。

身高和體重:雄性黑斑羚体重可达90千克,身高近1米。雌性略小,体重也比雄性轻很多。

繁殖:每年4月到5月是黑斑羚交配的时间,而11月到12月则是小黑斑羚出生的季节。

以前人们认为,黑斑羚跟瞪羚、狷羚同属一个羚羊类别。然而,从外形上看,黑斑羚和这些羚羊有很大不同。现在,黑斑羚被列为羚羊亚科中的一个独立种。根据DNA分析,可以分为两个亚种,即黑脸黑斑羚和普通黑斑羚。

普通黑斑羚是非洲最常见的羚羊之一,几乎占非洲羚羊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鲁阿哈和塞卢斯,赞比亚的卢安瓜峡谷,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津巴布韦的赞比西峡谷,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以及一些私人保护区。黑脸黑斑羚主要生活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和某些私人农场。

(责任编辑 杨朝旭)

猜你喜欢
花豹斑羚领地
母性的力量
白兔和花豹
消失的亚特人之领地
爬上第四层树枝
大象、角马和狮子
生死飞渡
生命的飞渡
黑斑羚的智慧
马晓春坚守最后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