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滢
案例回溯1
“签约就有好礼相赠,投资1万元每月可赚200元,而且随时可以撤出本金。投资50万元,月收益1万元,一年下来就能赚24万!”听着业务员热情的话语,章先生按捺不住了。章先生说,看到身边其他的投资人当场都拿到了三个月的利息,并且首次投资还会再送200元,他觉得还挺靠谱,于是将本来打算买房的40万元投了进去。三个月后,章先生拿到了另外三个月的利息。这样一来,章先生就更放心了,把钱放在那儿自己什么都不用做每月就能净赚8000元,他做起了美梦。可是,半年后当他再到公司考察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章先生好似晴天霹雳,一下子瘫坐在了地上。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表示,章先生投资的公司在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为筹集资金,动了“借鸡生蛋”的歪念头,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最后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五人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回溯2
王阿姨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让她参加免费的理财课程。王阿姨心想去听听也没关系,就答应了。课上,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张某向王阿姨介绍说他们公司的产品利息高达10%,当时王阿姨将信将疑。过了几天,张某再次打电话给王阿姨,推荐其参加他们公司的投资理财,并一再说利息高。经过张某多次电话推销,王阿姨动心了,拿了10万元的现金给张某。一年后,张某给了王阿姨1万元利息,并劝说她将10万元继续投资。又过了一年,当王阿姨问张某要利息本金时,张某便不断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王阿姨还是没有拿到10万元本金。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发现,张某推广产品并没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是公司自己策划出来的。在两年的时间里,该公司虚构理财产品,以承诺高额回报的谎 言,共骗取28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496万余元。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理智
免费诱惑
“承诺投资零风险高回报”、“保证稳赚不赔、承诺高于银行数倍以上的利润,随时可以撤出本金”……这些极具吸引力的描述,让人怦然心动,勾起人想不劳而获的渴望、激起错过就永远失去的恐惧和担心。骗子深知这一点,并在行骗过程中屡试不爽。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有时我们会因为贪图免费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从众现象
在案例一中,当章先生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买”时,他的心理防线被打开,觉得这事靠谱,立即把钱投进去了。这就是从众现象,指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个人的观念与行为逐步变得与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所以在很多行骗的案例中骗子会安排托儿去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自控力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会高估自己的自控能力。在案例二中王阿姨开始并不想做投资理财,但经不住推销员的反复推销去上了课。这样,从电话到面对面,王阿姨就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容易受骗的环境中。所以,不要让自己处于受诱惑的情境下,因为我们的自制力比想象中脆弱很多。
双曲贴现现象
有一个实验:开始让被试者为下星期选择食物,74%的人都选择了水果,但让被试者为今天做选择时,70%的人却选择了巧克力。这就是经济学家发现的双曲贴现现象。“双曲贴现者”在考虑将来的时候能做出明智的选择,但是面对当前的选择他们会更感性、情绪化。所以骗子知道我们当下会被折扣所吸引,会极大地夸大当下的好处,而极力回避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和麻烦。
合理化倾向
大部分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当他们意识到有问题时,会用侥幸心理极力说服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骗子深知这一点,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劝说你至少先付一部分钱,告诉你用得不好、或是后悔可以申请退钱。但实际情况是,一旦你花钱购买了,哪怕是花了部分钱,也会高估它的价值,并把剩下的钱付了,而不是折腾地去退款。
什么人容易被骗
中老年人
在受骗排行榜里,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中老年人。为什么这些一生节约的人,会让仅有的积蓄被骗去、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呢?
一个关于信任感的年龄差异的研究发现,老化现象与信任感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个研究包含两项实验,实验一要求受试者把照片分为可信赖、中性、不可信赖三类。研究者发现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可以成功地指出可信赖与中性的人,但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可信赖的人结果却不同。年轻人可以成功地指出,老年人却对那些让人难以信任的信息,如照片中的人有奸笑的表情、目光游移、或是身体往后倾等不太敏感,倾向于将他们视为可信任和值得亲近的人。
实验二中,当受试者评估照片中人的可信度的同时接受脑部扫描。研究发现,当年轻人看到令人感觉不可信赖的照片时,他/她的前脑岛区会出现明显的活动迹象,这个部位被认为是“直觉”的来源,它可以帮助人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而老年人看到这类照片时,脑部区域却看不到任何反应。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和他人建立紧密的情绪连结是老年人最重要的目标,信任他人正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前提。所以,当老年人把他人更多地评估为值得信赖的人时,可以更好地适应晚年生活。但与此同时,这样也会让老年人更容易被诈骗集团锁定。
意志薄弱的人
这一类人没有主心骨、辨别力弱,对于诈骗情境不能辨别,陷入被骗情境中不能抵御、不能进行正确的分辨,容易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思想,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
贪图小利的人
虽然人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还是有一些人深深地期待着有这么一天,可以不劳而获,或是用最小的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当他们看到“机会”时,就像毒瘾来了一般不能自拔。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代表着原始的冲动和欲望,没有理性可言,期待及时满足,而诈骗犯会让这一类人的贪欲得到极大的刺激,满足了他们潜意识中无所不能的快感。
喜欢刺激的人
做一件非常人能做的事,来一次脸红心跳的冒险,期待为平凡、甚至是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不同的颜色,诈骗犯有时候利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刺激感,而有些人内在的兴奋感也会驱使他们去选择冒险,压上身家性命去博一把,去体验面对未知时的刺激。
认清陷阱、避开陷阱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心理“陷阱”在等待着你,大到投资理财、小到等车购物。
要想避开陷阱,就需要对它有更多的了解,“陷阱”一般有三个特征:
▲ 有一个明显的诱饵;
▲ 通往诱饵之路是单向的,可进不可出;
▲ 越想挣脱,就越陷越深。
也许让人不理解的是,既然发现掉入陷阱,为何不赶紧逃出,是什么激起了他们“博”的心理,终至越陷越深?
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在一个鸡尾酒会上实验者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开始拍卖。规则是以50元为单位,若无人再加价就结束。出价最高的人,需要付给实验者他开的价码,并得到这张千元大钞;而出价第二高的人,不仅得不到千元大钞还要把他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实验者。这种新奇的拍卖让人兴趣盎然,很多人加进来,100元、200元,呼声不断。当价码抬高到500元时,参与者少起来,只剩三四个在竞价,慢慢地只剩下两个人在竞价。
当A喊出950元时,B不假思索地喊出:1050元!这时A是会加价还是退出呢?A咬一咬牙说:2050元!会场里一阵骚动。B摆一摆手,表示退出这个“疯狂的拍卖会”。
为何A先生和B先生不和酒会中的其他人一样适可而止呢?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最终掉入“陷阱”的人,通常有两个动机被激活,一是经济上的、二是人际关系上的。
经济动机包括渴望赢得千元大钞、赢回损失、避免更多的损失;人际动机包括渴望挽回面子、证明自己是最后的赢家等。千元大钞就是那个明显的诱饵。
开始时,大家都想以最少的代价去赢得千元大钞,就不断地互相竞价。慢慢地,大多数人意识到“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就此收手,而A先生和B先生是在出价相当高时才发现自己掉进一个陷阱,但已不能全身而退,他们都已投资了相当多的金钱,而且所有人都看着他们,只能再增加投资以期挣脱困境。当出价等于“千元大钞”时,竞争者感到焦虑、不安,发现自己“愚蠢”,但已身不由己。当出价高过“奖金”时,A先生和B先生发现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是“损失者”。最终,为了挽回面子或处罚对方,A先生再抬高价码,让“对手损失得更惨重”,以结束游戏。
所以鉴于此,为了避开掉入陷阱,也为了在掉入陷阱后不再泥足深陷,心理学家建议:
1. 确立投入的极限:譬如多少钱或多少时间;
2. 极限一经确立,就要坚持到底;
3. 自己打定主意,不必看别人:事实证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等公车,“脱身”的机会大为减少,因为“别人也在等”;
4. 提醒自己继续投入的代价;
5. 保持警觉。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