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政
宋璟是中唐时期的著名宰相,与姚崇齐名,世称“姚宋”。宋璟为官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有人说他铁石心肠,但却写出了风流妩媚的《梅花赋》。文学家皮日休在“梅花赋”序中说宋璟:“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不能吐婉媚辞。”赵鼎在《蝶恋花》中写道:“漫道广平(璟封广平郡公)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说明铁肠石心的人也有风流妩媚的另一面。唐初名臣魏征,刚直立朝,犯颜敢谏,卓冠唐代.但他手书《尚书·洪范》(见湖口县石钟山《魏征书》碑刻),古劲之中,自含婀娜.宋文彦博在《魏征书》跋中云:“而观此卷,其朴茂之气,扑人眉宇。如陈公所谓:‘生前由直道,殁后振芳尘。’、‘岂知公之芳尘振于楮墨间?’”
说到现代,江西省湖口县也有这么一位人物,他就是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工农红军第一游击大队大队长周赓年(1901-1930)。1925年投入广州北伐军,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排长。1926年11月,随北伐军进入南昌,适逢江西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遂回故乡湖口组织民众投入大革命洪流,1927年8月,白色恐怖笼罩湖口,周赓年和其他革命骨干一道被反动当局通缉。他隐蔽身分,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这时国民革命军军权己被反动派所掌控,周遂于1928年5月毅然离开军队,在鄱阳县找到中共党组织,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奉中共赣东北特委派遣回湖口建立革命武装,同年9月15日率领一支由48人组成的精干队伍,袭击都昌县汪家墩靖卫队,首战告捷,缴敌步枪11支,便于28日在湖口园密庙正式成立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被任命为大队长,从此他便带领这支队伍,转战湖口、都昌、彭泽、鄱阳一带,打土豪,分田地,开辟苏区,建设苏区,保卫苏区,英勇善战,指挥得力,所向披靡,威震一方,关于他的传说可多哩,有说他是飞毛腿,景德镇距湖口二三百里,他一天一宿可徒步从景德镇赶回家,也有说他赤脚可在板头田(收割后犁过一次的干涸稻田)赶狗,狗没他跑的快,还有的说,如徒手搏斗,五六个壮汉都无法拢他的身,這么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谁知竟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之士。
他的文采凸显在悼念其父的挽联中,周赓年的革命活动,虽然给穷苦百姓带来福音,但却成了土豪劣绅及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剌,必欲除之而后快,湖口以夏桂生、都昌以陆士郊、彭泽以汪琳为首的三县联合反共反动武装,向第一游击大队进行围剿,并悬尝大洋购买大队长周赓年的头胪,他们在无法抓捕到周赓年的情况下,便将他年迈的父亲抓入大牢,其父在狱中,忧病相加,病入膏肓,当局只好又把他释放回家,一方面担心赔安葬费,另一方面可作诱饵,好引周赓年上钩,当赓年得知父亲病情十分严重时,心急如焚,三番几次想去探望,有时是组织不允许,担心中敌人的埋伏;有时仗打到家乡附近时,他不忍离开指挥岗位,而无奈作罢,直至他父病故,都未能回家奔丧,周赓年本来是一位孝心十分重的人,可父病不能探望,父死不能守灵,对他来说内心确实是苦不堪言,忠孝不能两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忠于革命,要以孝服从忠,在这万般无奈的时候,他只好撰一挽联以寄哀思,这挽联是:
为革命奔波,明知父病在床,母亲啼哭,情形极凄惨。怎奈一肩重任,不我自由。使命未完成,三过家门空怅惘;
念前途险恶,可恨权奸当道,豪绅横行,压迫太难堪。从兹万众同袍,济民水火。服丧惟报本,几行血泪祭幽魂。
这副挽联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上乘之作,联中既有作者对当时革命严峻形势的深刻认识,又有作为儿子想尽孝而又不能尽孝的矛盾心态,更重要的是在先人灵前发誓,要化悲哀为力量,领导和组织民众英勇杀敌,用革命的胜利成果,祭奠先父在天之灵,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胸怀,是感天地,泣鬼神的大孝,这一深刻的思想,在当年只有象周赓年这样身经百战,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洗礼的勇士才写得出来,这岂止是一幅挽联,借用鲁迅先生一句话:“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幅长联,上下联共八十四个字,它用词通俗,朴素,而且非常贴切,上下联对仗工稳,声调协律,没厚实的功底,是很难达到这一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