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苹
钢铁冶金学家李文采是我国1955年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开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连铸、钢水真空处理和热压型焦试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我国最早进行用非焦煤和铁矿石直接炼铁的工厂试验并取得重要的阶段成果,在我国最早倡导和开展薄板坯连铸等试验研究,并指导完成了半工业性试验。
李文采
李文采,1906年9月9日生于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毛坝村一个仅够温饱的农家。其父李烛尘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文采3岁时,李烛尘离开湘西赴北京会试不第,漫游京、津、沪等地,随后又去了日本求学。李文采的母亲郁氏带着几个儿女一直生活在毛坝。李烛尘虽然一直在外,但要求孩子都要上学读书,特别是对长子李文采教育更严。李文采从小聪明伶俐,被送到当地最有名望的私塾读书,先后师从宿儒彭哲臣和胡鸾胡,通读《四书》《左传》,研习古文章法。他总是将书中一些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身体力行,放学之后很自觉地帮家里干活,照顾弟弟妹妹。小小年纪,李文采经常受到邻里乡亲的赞誉。
1918年,李烛尘从日本学成归国,受聘于化工实业家范旭东的天津久大精盐公司。次年,回乡探亲,李烛尘就把李文采接到天津塘沽读高小三年级。这个湘西娃崽由此得到接触新知识的机遇,踏上了新的人生之旅。
李文采从小生活在农村,吃得苦霸得蛮,经过短期补习便跳级考入美国人在天津办的成善中学(后改名汇文中学)。1926年,李文采转入南开中学。他的语文教师钟伯良,是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的高足。钟伯良发现李文采的文化素质很高,便把熊先生的力作《唯实论》介绍给这位青年学生。正是这本著作中的理论观点,影响了青年时期的李文采,也为李文采后来信奉马列主义播下了种子。
虽然成绩优异,但作为长子的李文采不能不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南开高中毕业后,李文采听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职业有保障,便放弃了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读书的机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在交大学习期间,李文采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和科技新著,并参加由中共交大支部组织的读书会,积极要求进步。此时,他还在交大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自然科学的转变》,通过对光是电波也是物质粒子的具体分析,支持辩证唯物论。
10年间,李文采由一个懵懂的山村少年成长为优秀的知识分子。
1930年底,李文采在上海交通大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学校参加了张贴传单和报道红军在苏区的斗争情况,以及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种种革命活动。
1931年底,李文采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毅然向党组织申请到斗争残酷的苏区去工作,党组织同意了他的请求。1932年,他被分配到湘鄂西苏区洪湖边一个叫瞿家湾的地方协助建立电台,贺龙等领导同志接见了这位勇敢的知识分子。李文采满怀激情,迅速建成电台,为恢复洪湖根据地与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之间的通讯联系做出了贡献。就在这一年,洪湖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接连几次激战后,红军大部队转移,电台被敌人破坏。到了年底,李文采虽从洪湖突围出来,却与部队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昼伏夜行,到汉口、上海等地寻找党组织,未能如愿,只得回到天津家中隐蔽。
1933年,李文采由父亲资助去德国自费留学,以免被敌人暗害。李文采到了德国,先在西门子公司实习,后来进入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大学当研究生,以论文《在电炉内由高岭土制取硅铁及氧化铝》获特许工程师学位。不久,他又得到洪堡基金的资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火花式高频电炉的研究及改造》。在此期间,李文采始终在寻找党组织,终有幸与中共柏林支部书记王炳南相遇,从此与他建立了联系,并参加组织的社会活动。当时德国的钢铁冶金工业居于世界前列,而我国的钢铁工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奇缺。这种反差促使李文采以最大的精力刻苦钻研冶金技术,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道路。
1939年,李文采以优异成绩获得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大学机械系电热专业的博士学位。同年,李文采为了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夙愿,毅然回国。他辗转回到抗日的大后方重庆寻找党组织,由人引见和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建立了联系。从此,他在中共南方局负责人徐冰等人的领导下,以自己在知识界的影响和与工业界上层人士的密切关系,积极发展进步群众团体——“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会”。在“青科协”,李文采一方面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做团结青年科技人员的统战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为了建立党的秘密交通机构,由中共南方局出资兴办一些矿山、企业,以作为掩护。他奉命利用巴山石墨公司的业务作为基础,成立了中国原料公司,出任总经理。为了建立党的秘密交通线,李文采曾多次以勘察石墨、石棉矿和铅锌矿等为由,到川北大巴山区、马边、越西等地考察,相机开展党的工作。几年的社会活动使李文采在重庆的科技界中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1944年,李文采到四川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任教一年。在此期间,为满足各大钢铁联合企业的矿石、煤焦、耐火材料检验等方面的基本建设工程的人才需要,他组建了冶金系。
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红岩村接见了“青科协”骨干李文采、罗沛霖和张兴富等人。毛泽东听完他们的汇报后,说:“中国革命即将成功,你们要团结好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加强与工人的密切联系合作,在科学技术和发展工业上努力做出贡献。”毛泽东还饶有兴趣地谈到,江西钨矿丰富,用途很广,将来可以用它换取外汇,应积极开发利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原料公司很快在天津开设了业务机构,李文采任总经理。他先后在包头、台湾花莲、上海等地经营各种工业原料和商品的销售业务,也从事一些工业成品的制造。这些业务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完全由共产党控制的企业经营,其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回国10年里,李文采当过工程师、商人、教授、经理,参加了党的秘密工作和统战工作,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49年初,经上级组织批准,李文采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
李文采故居遗址
1949年4月,李文采在北平参加了南下干部团。他清楚地记得毛泽东在1945年对他讲的那番话,于是向周恩来建议,希望党中央派科技干部参加接管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作,使之迅速恢复生产,以巩固革命胜利的大好局面。周恩来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与刘少文、刘晓一道南下,参加上海市的接管工作。5月,李文采担任华东财经委员会重工业处副处长,主持了上海市各钢铁厂的接管,建立了上海国营钢铁公司,筹建了京、沪、杭的电力并网工程,并开展了上海、沈阳之间工业产品交流等工作。
完成上海市的接管任务后,熟悉西南工业情况的李文采,向邓小平提出到西南去参加接管工作的请求。李文采随军到达重庆,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协助段君毅、万里,为接管、恢复和扩建重庆的钢铁、军工、煤矿、化工、造纸、造船等工业,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0年,党和政府为了加快发展西南经济的步伐,批准修建成渝铁路,李文采的任务是负责成渝铁路所需钢材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他知道重庆大渡口钢铁厂存有全国唯一一台蒸气动力大初轧机,能轧制钢轨,便迅速组织力量,从鞍钢将5万吨钢坯运到重庆,加紧生产。仅用3年时间,成渝铁路顺利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第一项重大建设成就。由于国内一穷二白,国际封锁,李文采所承担的工作之艰巨,所做出的贡献之巨大,都是可想而知的。在此期间,李文采还主持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越西石棉矿。
1952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撤销。李文采为了潜心冶金工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谢绝了中央调他去行政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好意,主动请求到不足200人的轻工业部重庆工业试验所去工作。1954年5月,李文采调到北京任重工业部钢铁工业试验所所长,不久又被冶金部调到该部钢铁研究所任所长。在全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形势下,他有机会熟悉钢铁冶金流程,并学习、推广苏联氧气转炉、钢水真空处理、连续铸镜等新工艺,为我国钢铁工业科研院所的创建做出了贡献。
由于李文采具有渊博的学识,深广的阅历,在科技界的巨大影响,以及对新中国建设和科学的贡献,1955年由冶金部推荐,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李文采被聘为第一批技术科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李文采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研究和科研组织工作,成果显著,曾先后在中国金属学会、北京市金属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冶金学科组担任领导职务。
1955年,李文采在研究所建成了一座半吨顶吹氧气转炉。1956年,李文采组织开展了当时世界领先的钢铁工业的三大新工艺技术试验,即半吨氧气顶吹转炉的炼钢试验、80毫米圆坯半连续铸钢试验及钢水真空处理和真空铸钢试验。当时,这些新工艺技术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也才刚刚起步。同时,李文采与鞍钢合作进行了平炉氧气炼钢试验,又与抚顺钢厂合作进行了电炉氧气炼钢试验,推动了我国用氧炼钢的发展,为各钢厂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提供了技术参数和操作经验。
1957年,李文采组织建成了我国最早的连续铸钢和钢包真空处理实验装置。这是一项重大钢铁冶金新技术,它在世界各先进工业国家的冶金行业中也是刚刚起步。不幸的是,这一新工艺受到当时浮夸风的严重冲击,参加专题研究的成员纷纷调离,研究被迫中止。但钢铁冶金三大新技术项目都列入1956年我国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草案)》,经国内外继续对其开展大量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推广,现在已成为炼钢、铸钢最主要的生产工艺技术。
1958年,工业部钢铁工业试验所改名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李文采担任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学术活动。他经常查阅最新科技资料,及时掌握当代冶金技术发展的动向和信息,设计冶金新工艺,开展专题研究,并先后培养指导了4名博士生和3名硕士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此后,李文采被迫停止研究。直到1979年后,李文采才重新开展新课题研究。为了挽回浪费的十年光阴,他把工作重点放到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创新、国产化方面。为使中国钢材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李文采努力开发自己的钢铁冶金生产新工艺,提出“优化、连接化、自动化和防止公害”的三化一防标准,以改进现有工艺。20世纪80年代,李文采和博士研究生们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炼铁、炼钢、精炼、连铸等工艺的意见。1983年,在国际上薄板坯连续铸钢的试验研究起步不久,李文采即指导博士研究生选定了“薄板坯连铸及其快速凝固机理研究”的课题,开展试验研究。由他培养的博士与攻关组一起,在“七五”完成了半工业性试验。此项目被列入“八五”科技重大攻关项目。至今薄板坯连铸的装备已大量引进,薄板坯连铸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生产应用。1985年李文采指导研究人员开展“钢锭的快速凝固”研究。当时模铸法占的比例很高,钢水因为凝固速度慢,内部存在许多缺陷且生产率低,需要研发钢水在铸模中快速凝固的方法。他组织了在锭模的钢水中加入冷铁粒或块的试验,有效减少了钢水凝固过程中带来的中心偏析和疏松,改进了铸锭的内在质量。此后国外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
李文采在多年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多项具有变革性意义的重大新工艺研究。他主张中国在新建、扩建钢铁企业之前,应尽快开发由各种新工艺组成的系列生产线,即A线:熔融还原炼铁、吹氧炼钢、精炼、连铸、连轧、后处理;B线:负责铁矿预还原、废钢准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后处理。他认为,A线、B线都达到最优化的工艺,才能争取钢铁冶炼生产的更大效益,成为投资少、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品种多、质量高和能够提供巨大经济效益的先进钢铁生产线,使中国钢铁生产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他还提出和组织进行了多项对钢铁工业具有变革意义的重大工艺技术的探索研究,如高炉炉外还原、电炉炉底出钢、汽化冷却炉顶与炉壁等。他诸多的前瞻性新技术思想为我国冶金新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上述成就以外,李文采从1957年开始撰写了《钢铁工业的新技术及对推广新技术的一些意见》《中国中小钢铁厂的技术改造》《中国钢铁生产工艺的改革》《钢铁冶金新技术》《用煤炼铁半工业试验》等数十篇科研论文,对中国钢铁科研和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钢铁研究院的45年中,李文采兢兢业业为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1998年,李文采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称号。
2000年3月1日,李文采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2006年10月26日,钢铁研究总院举办纪念李文采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同时出版纪念文集《求索一生》,深切回顾了李文采对党的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科学技术事业无限热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