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磊
【摘要】枳壳煮散由枳壳、细辛、桔梗、防风、川芎、葛根、甘草7味药物组成,以行气活血,理气止痛为主,在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枳壳煮散;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本病的根本病因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肝、脾、肾虚为主,标实以痰浊、气滞、血瘀为主。其中冠心病气滞血瘀型多因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日久,导致气滞不行,淤血痹阻心脉而引发本病,因此本病又称“肝心病”,针对其病因、病机,枳壳煮散在治疗该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起到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1 中医认识
枳壳煮散出自《本事方》卷七,组方为枳壳、细辛、防风、川芎、葛根、桔梗、甘草,主治悲哀恼怒伤肝气,致两肋骨疼痛,筋脉紧急,腰脚重滞,两胁疼痛,四肢不能举等,方中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桔梗气味苦辛平,入手太阴;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川芎气味辛温,入足少阳、厥阴;葛根气味辛甘平,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能缓药之性。此由肝气不舒,故用苦降升散之药,再佐以甘缓,及姜之和卫,使升降不致偏胜也。
《金匮要略》指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就清楚的概括了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是上焦阳虚、浊阴不化。临床上本虚以气虚、气滞,标实以血瘀最为常见,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说。故临床上以行气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心绞痛取得了不错效果。
2 现代医学相关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枳壳中所含的N.甲基酪氨酸能增加冠脉流量和肾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明显的利尿作用;细辛中提起的灯盏花素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并且对心肌缺血、缺氧性心电变化具有对抗作用;川芎的水提取物及生物碱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并降低冠脉、脑血管外周阻力;葛根中的葛根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防风中正丁醇萃取物主要通过影响红细胞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及功能来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桔梗中的桔梗皂苷能降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的阻力、扩张血管的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由此来看,针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冠心病,枳壳煮散具有很好的改善冠状动脉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63岁,2014年3月10日首诊,主诉:胸痛、胸闷10月年,加重伴气短3天。症见:胸痛,痛如针刺,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引起或加重,休息及含化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有时疼痛放射至左肩、左背部,气短,头晕,口干,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眠可,小便可,大便干。舌暗苔薄白,脉弦,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糖尿病病史7年,曾行冠脉CT示:~~~。今日门诊检查,BP:160/90mmHg,P:76次/分。
3.1 西医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
(2)高血压病3.2型糖尿病。
3.2 中医诊断
(1)胸痹心痛病气滞血瘀型。
(2)消渴病。
处方:枳壳9g,细心3g,川芎12g,葛根30g,桔梗6g,防风6g,甘草6g,黄芪30g,当归12g,鸡内金15g,生山楂12g,大黄3g(后下),7剂水煎服。
3月17日复诊,胸痛、胸闷情况改善明显,乏力症状减轻,舌暗苔白,脉弦。BP:45/83mmHg,P:67次/分。处方:上方加人参3g(单包),枳实9g,7剂水煎服。
3月24日复诊:无明显不适,睡眠轻浅。处方:上方加酸枣仁30g,制远志6g,5付水煎服。随访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4 讨论
在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以气滞血瘀型最常见,治以行气活血,通脉止痛。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为罢极之本,如情志过激或抑郁致使气血逆乱,肝胆之疏泄功能失调,心失儒养,心脉挛急而引起心痛。再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滞不行,日久则形成血瘀,从而导致心脉闭阻而发病。总之,心为本病发病之根,肝为本病之源,气滞血瘀为本病之标,情志失常为本病之诱因。故枳壳煮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气滞血瘀型,是基于本方既能疏肝理气,又能活血通络,还有甘缓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