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的导演构思和工作方法

2015-05-26 07:18阿达原载电影通讯1981年第9期
电影 2015年3期
关键词:阿达摄制组挑水

文/阿达 原载《电影通讯》1981年第9期

《三个和尚》的导演构思和工作方法

文/阿达原载《电影通讯》1981年第9期

导演阿达(右)和作曲研究音乐

>>> 编者按:

提起中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的荣光,很多人都会想到《红高粱》、《本命年》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片。可最早让这个国际A类电影节认识中国,并捧回一座银熊奖杯的却并不是它们,而是美术短片《三个和尚》。除了柏林电影节之外,《三个和尚》还获得了第四届欧登塞国际电影节等五项国际奖及包括金鸡奖、政府奖等多个奖项在内的国内大奖,它是我国获国内外奖项最多的美术片之一。

1979年春节,按照惯例,文化部举办新春茶话会,相声大师侯宝林为各文艺界人士现场表演了一段相声,其中讲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内容。坐在台下的阿达当时就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关于三个和尚的美术片呢?

虽然导演阿达没有用文字记录过自己在选中这个题材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当时的社会环境带给他的影响,但从包蕾在编剧自述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对文革、对“四人帮”的部分反思。他说“人少,固然分配起来容易满足一些,但人多,要是大家不肯办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恐怕食也没得吃,成了无政府状态,大家终日游荡,不去上班,到时候去领薪水,以至于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这滋味,全国人民在‘四人帮’猖狂时,早已尝到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受到过国际国内如此高度赞誉的《三个和尚》渐渐被淡忘,更难有人记起包括导演在内的创作者们曾在这部短片中所做出的众多艺术探索和创新。它不论是选材立意,还是结构手法,直至每个小细节,都是一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影片。

故事梗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无人的小庙。一天,一个小和尚来到小庙安居下来,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日子过得安稳自在。不久,一个长和尚来到庙里,小和尚给他水喝,并叫长和尚去挑水。可是没挑几次,长和尚觉得一个人挑水太吃亏,便叫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因为赶路劳累,把水缸里的水都喝光了,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水,但胖和尚把水挑回来又立刻都喝光。于是,三个人都不去挑水,各自念经,各自吃饼,庙里没有水喝。夜里,小老鼠偷食,打翻了烛台,酿成大火。三个和尚奋力救火,把火扑灭,体会到齐心合力的力量。从此,三个和尚发明了一种共同挑水的好办法,在小庙里过起安稳平静的日子。

《三个和尚》演职员

出品单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1980年

编剧:包蕾

导演:阿达

造型:韩羽

背景:陈年喜

绘景:尤先锐

摄影:游涌

动作设计:马克宣、范马迪、庄敏瑾、徐铉德、秦宝宜

作曲:金复载

演奏:上影乐团,指挥:姚笛。

一、题材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民间谚语从古到今,几乎人人都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做不成常常是“三个和尚”心不齐在作怪。这三句话很简单,但有很深的哲理。过去如此,今天也如此,将来还会这样。因此,我决定以此为题材拍摄一部动画影片,特请著名儿童文学家包蕾同志用这三句话编写一个剧本,剧本写得很有趣,幽默诙谐,不用对白,这正是我所想的,但略嫌散了一些,厂领导看过剧本后对我说:行了,在分镜头时加工吧!在征得编剧同意之后,对剧本作了删减,加工。

二、主题

“三个和尚没水吃”并不单纯说人多不好,而是因为心不齐才坏事。我在影片中将三句话作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发,并使矛盾激化(火灾,救火)而最后又使矛盾得到圆满解决(从挑水到吊水),使得三个和尚从没水吃变成有水吃。这样,观众看完影片后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心不齐,办不成事;心齐了,就能办好事”。主题这样处理,就把原来消极的东西(没水吃)变成积极的(有水吃)。我想:这样处理,作品生命力会更强一些,文艺作品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考虑到观众的需要,也应该这样。

三、风格样式

这是我想得比较多的。鲁迅先生说过:“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三个和尚》题材很好,但有了好题材并不就等于就有了好作品,这要看怎样处理,它的风格,表现手法……等等,弄得不好,反会糟蹋了这个好题材。

这三句话能在民间广为流传,不仅有它深刻的思想涵义,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它具有独到的表现形式:简单明了,幽默诙谐,重复易记……所以我们也力求抓住这些特点,这就是常说的“影片的味道”,使人们在看过《三个和尚》之后,一方面体会到言简意深的哲理,同时也寓教育于艺术享受之中。

我们注意了以下十点:

1、中国的:区别于外国的动画片(特别是美国DISNEY的)要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

2、大众的:男女、老少;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中国人,外国人都能接受,雅俗共赏。

3、寓意的:影片并不是真实事件的如实反映,而是通过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思考一个问题,其中有哲理。

4、现代的:影片是给现代人看的,所以搞这样一个“土”而又“古”的题材,也要用现代手法,要有新意。

5、漫画的:漫画的特点是一目了然,讲究漫画的形象比喻。特请漫画家韩羽设计造型,他画的人物很传神,又很简炼,这正是影片所需要的,根据他的风格和影片的可能采用方构图,把片名改了,这也是一种尝试。

6、幽默的:三句话本身很幽默,所以影片也搞得幽默,注意含蓄而不是“硬噱头”,也不去丑化和尚。

7、精炼的:只有最精炼的东西才能给人们以深刻印象,也容易记住。影片不用对白,情节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都去掉,节奏紧凑;背景几乎是白的,颜色只有几个,是我们厂出品影片中最简单的一部,反对“慈禧太后”的那种繁琐。

8、喜剧的:这是一个讽刺喜剧,善意的讽刺,三个和尚都是好人,心底善良,只是有缺点,这些缺点也是我们自己身上常有的,通过影片的教育去改掉缺点,这正是作品的积极意义所在。

9、动作的:影片的结构概括为:人物出场、挑水、念经、老鼠;重复三次,最后救火,矛盾解决。这些都有很强的动作性,动画片的特点可以发挥出来。在注意“动”的同时也注意“静”的运用,辩证统一。

10、音乐的:整个影片不讲一句话,影片的节奏、动作的设计是根据音乐来进行的,动作和音乐紧密配合,相互补充。作曲金复载的音乐写得很有特点,再加上剪接时的严格对位和再创造使影片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以上十点形成了《三个和尚》影片的风格,它有别于其它任何一部影片,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向观众说话的,(虽然不用对白),这样在艺术上可以有所创新。

设计人员在推敲动作

四、工作方法

如何发挥摄制组全体创作人员的积极性,相互配合把影片质量搞好,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些工作方法:

1、充分酝酿,导演接触这个题材较早、有较长时间去思考。

2、导演不要急于把自己所想到的一切和盘托出,而是向摄制组的成员先讲一讲未来影片的风格、样式和结构。我们始终认为把握住影片风格或曰“味道”是非常重要的。

3、与此同时,讲几个导演想好的比较有趣的情节,这样可以启发大家讨论,使每个人对导演的创作路子、构思方法、风格特点……等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4、讨论时不作记录,海阔天空,想到什么都可以讲,大家没有思想负担,不好的东西尽可推翻而代之以更好的。

5、导演在讨论时注意掌握,有了大架子,不怕开无轨电车,我们称之为“面筋塞肉”。

6、反复讨论了几遍之后,虽然不做记录,也都记在脑子里了,越来越具体,原来好像浮在空中的东西渐渐落下来了,动作和情节都有很大程度的丰富。

7、讨论暂告一段落,由导演和设计用最快速度把大家所谈的东西画成分镜头初稿。

8、把画面分镜头拿出来给摄制组一起讨论一次,局部修改、调整;这样分镜头本就基本定下来了。

9、分镜头定下来以后,作曲先行,先期音乐。在录音之后要反复听,仔细品味音乐的妙处,在必要时对局部作一些调整(如“救火”一场就是根据音乐再重新分镜头,使音乐盒画面更为统一)。

10、任何一个建议导演都要仔细听取,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即使这个建议不用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让大家一起讨论,形成群言堂,注意不要挫伤大家创作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讨论有一个特点,从动画设计、背景摄影、作曲、录音、剪辑、制片都踊跃发言,生动活泼,思想解放,同志们说:“很久没有这样讨论了”,畅所欲言,创作热情很高。在摄制组全体同志的努力下,《三个和尚》影片已经完成。导演的构思基本上体现出来了,动作和音乐的配合上是成功的。摄制组的人员很少,绘制期也较短,成本节约。然而在具体的绘制、拍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要采用的方片门,遇到阻力迟迟不能投入生产,影响了我们影片的周期(否则可以更快一些);技术试验,彩色试验做得不够,有个别镜头颜色不理想;描线有很多是生手,有抖动;摄影上也有些小毛病。总的来说影片还很“粗”,这是我们所遗憾的。

阿达(左二)在庙中收集《三个和尚》的素材

猜你喜欢
阿达摄制组挑水
理性思维 辩证思考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帮妈妈挑水
挑水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
“老三毛阿达姆松”经典漫画选辑(八)
“老三毛阿达姆松”经典漫画选辑(七)
周而复始
同桌的阿达
在高温与严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