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近日,贵州省教育厅出台《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今后,该省高校课堂将全面安装监控系统,以此监督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其实这种监控系统,说是为了监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则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进行了监督,只是这有别于以往一些教育部门及学校的做法,也就是一些监控做法只针对学生,而此次在课堂全面安装监控系统,却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前不久,河北省某中学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在每个教室后一部分都设有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零距离随时观察每个学生,随时掌握班级动态。此举引发网友热议。但此次贵州省教育厅的做法,却让一些教师感到焦虑,认为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有些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一边讲故事一边上课,或与学生开点玩笑,如果对他们的教学实行全程监控,肯定会让他们感到拘束。
教育部门与学校掌握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其实也是责任所在,但一些做法却显得操之过急,对教师与学生实行全程监控,其实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也如此。教师有个性的教学方式,并不见得能入得了监控者的“法眼”,那是否就应当判定教师教学方式有问题,而对此予以纠正呢?教学成绩如何,其实可以通过抽查,通过学生及家长的反馈信息及学生的成绩等来做出评估,如果实施全面监控,那监控者是谁?是否又该拨出一部分款项来请人全天二十四小时监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过于管控教师与学生的言行,结果都会让教师变得不敢大胆创新,变得因循守旧,在课堂上失去活力,由此不仅不能带来教学水平的提升,反倒可能带来教学水平的下降;全面监控,也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如同丧失了人身自由的囚犯,无时无刻不感到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把自己变成了透明人,失去了自己的空间。
与其希冀于通过一些管控措施来及时掌握教师与学生的动态,不如对教师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完善考核制度,只管鸡下蛋,而不必管鸡如何下蛋。对教师如此,对学生也应当实行一定程度的放养式教育,不能让教师与学生都变成这种严密管控下的“牺牲者”。(作者地址: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城关镇一环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