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到11月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留法访问学者李薇个人艺术作品展在北京798悦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作品涵盖了李薇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一系列作品,包括壁挂、装置、屏风和手稿等种类,完整展示了其创作生成与感受的逻辑性。
作为中国当代的设计艺术家,或多或少地都会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外来强盛的西方文化和自身历时性的中国文化?李薇教授这些年“探索前行”,从“表现中国”“去中国”到“再中国”,表达了她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给以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服饰艺术研究深刻的启示。
李薇曾长时间醉心于西方体系的学习,却没有“全盘西化”,而是诉诸于“中国性”的探索。从独特的中国空间意识出发,强调“内空间”、“虚空”、“模糊”、“二维空间”,运用“水纱”等新的材料,通过织、绣、染、塑、画等综合办法创造出一件件处于服饰、装置、绘画及产品等边缘性的作品,好像把这些艺术分类返回到艺术本源的地方。这次展览主要选取了李薇近年来涉及的六个方面的作品:昼夜流变、屏与平、清静远、二维水纱、时之饰、身体与身份。
“无论是艺术创作和生活的服装设计,对设计者来说都要有‘四度。高度、深度、温度和适度。高度,就是视野和修养;深度,是专业文化的深挖和积淀;温度,就是坚持适度,则是恰到好处。”本次展览作品充分展示了李薇多年的积淀,以及她对纤维材料精准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每一件纤维艺术作品都像是流动的水墨,其飘逸旷达的意境,游离于天地之间的情怀都在方寸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是什么?李薇用作品告诉大家,传统是一种精神,是—种状态。东方的视觉审美不是元素的堆积,而是文化内涵的外化。李薇曾走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也曾在艺术之都的巴黎与国际艺术家有过深入探讨,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有了更开阔的眼界。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李薇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传统纤维工艺与现代纺织艺术表达完美融合,印证了其纤维和服装相互承接、相互转换的学术主张。
本次参展作品不仅只是对传统东方美学意蕴的追寻,也是对中国文化如何与现代美学、当代设计语言融合的一个探讨。李薇通过独特的个人理解,将中国抽象的空间之美融入简约的西方审美之中,使之不仅仅是一种抽象艺术,而是一种复合的多元化存在,让外国人通过感受也能理解和欣赏这些“异”文化。李薇坚持践行其艺术理念,并为之寻求突破,所设计的艺术作品受到了艺术界和时尚界的广泛认可。总之,李薇个人艺术作品展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诉求,这体现了对当下国际化语境下的“中国性”和“差异性”的探索。正如评论家刘军平所写,“她的艺术历程也是当代许多学者主张的:先‘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其创作有生成和感受的逻辑性,是‘易之卦象、彩陶纹象、中医脉象,既非抽象,也非具象,即‘在空的状态中实现一切的终极关怀”。
青绿山水:青绿山水表现出国画般的色彩和韵味,给人一种安静、放松的氛围,渲染了生命延伸的‘神秘。用薄的媒材表现厚重感和内张力,传达出民族自信又很具有国际性。
旗袍系列:这一系列作品表现的出旗袍的安静、真挚的性格,在极单纯的性格中释放出的一种高贵优雅的精神空间,运用细腻丰富的肌理纹样,将动与静、虚与实、悠远与亲近、视觉性与写意性、古典与前卫相互融合。
彩色系列:此系列分为三个部分,紫色系列,红色系列,蓝色系列。这三个系列运用简洁舒展的服装形态与细腻丰富的拼布工艺及细微的晕染色彩渐变,寻找色彩运动的张力。
夜与昼系列:作品采用了大写意的手法,以中国丝、水纱为材料,吸收了中国水墨的黑白韵味和意境,蕴有老子的“有无相生、黑白相倚、阴阳流变”的哲学意味,追求单纯中的丰富、虚空中的气韵,抒发了洒脱、高贵和融于天地之间的情怀。
李薇,教授、博士生导师、留法访问学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论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协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服饰委员会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学术主张:从传统文化入手,对传统服饰文化及服饰之外的载体和国际服装流行趋势等领域进行研究,形成多元素融合的服装创新设计观念及理论。
学术成果:
作品获《清、远、静》获得<“从洛桑到北京”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夜与昼》获得<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金奖、《韵》“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大连杯”银奖、新西兰“羊毛杯”铜奖、“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优秀奖、“科学与艺术”国际作品展优秀奖等奖项;曾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计服装、绶带等;
承担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彝族服饰研究》及中华植物染色的保护与发展的《中草药功能性服装面料开发》等多个项目。
自1995年至今,李薇在巴黎举办了四次运用不同媒介表达的个人艺术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参与多次围绕新艺术形态及艺术设计主题的群展。其中包括:韩国“国际设计双年展”;法国“身体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十国艺术家联展”;韩国“今日中国——60周年国庆艺术作品展”;中国“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等。
学术论文及著作:
著有《中国传统服饰图鉴》、《立体裁剪》、《服饰结构设计与表现技法>、《服装设计十二人》、《人物整体形象设计》等学术书籍;并发表《服装空间》、《从三宅一生的创作看文化的选择》、《服装进入了中性化时代了吗?》、《FASHION.SPACE》、《Fashion Ar带来的对时装艺术的思考》、《服装立体裁剪与服装造型》、《从空间意识的角度看中华元素》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Fashion Art带来的对时装艺术的思考》获2009年清华大学高等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并荣获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全国优秀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