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翀 田伟强 蒋晓梅 朱雅艳
·药学园地·
门急诊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合理性评价
刘 翀 田伟强 蒋晓梅 朱雅艳
质子泵抑制剂;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已成为目前临床酸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最好的药物。PPIs的应用被誉为20世纪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随着PPIs应用人群的不断扩大,其潜在风险和不合理应用的问题渐有报道。国内外的调查研究[1-3]均发现存在PPIs过度使用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也使患者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4]。为了规范PPIs的使用,减少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笔者对我院门急诊处方PPIs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1.1 资料来源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抽取我院2014年l2月份门急诊全部的处方,筛选出使用PPIS的处方,应用Excel软件进行登记汇总,汇总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就诊科室、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信息,并对PPIS进行用量排名。
1.2 方 法
1.2.1 评价标准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标准对处方进行分析,对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判定标准依照药品说明书、《中国国家处方集》及相关疾病治疗指南[5-13]。
1.2.2 药物利用分析 以WHO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DDD值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14]及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常规剂量确定推荐用量。用药频度(DDDs)=某药年消耗量/该药DDD值,越大表示患者使用频度越高。日均费用(DDC)=某药年销售金额/该药DDDs,越大则反映患者药费负担越重。
抽取2014年12月门急诊处方数共80 395张,其中PPIs处方有5524张,占6.87%(5524/80 395)。男性2658例(48.12%,2658/5524);女性2866例(51.88%,2866/5524);PPIs使用以消化内科居多(53.37%,2948/5524),其次为急诊科(14.14%,781/ 5524)。含PPIs处方中不合处方882张(15.97%,882/ 5524)。不合理处方中无指征用药的占76.98%,其他不合理情况主要有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等。5524张PPIs处方中年龄分布≥65岁911例(16.49%),40~64岁 3234例(58.54%),21~39岁1248例(22.59%),≤20岁131例(2.37%),PPIs药物用量排名前五的科室分布及临床应用见表1,PPIs药物使用情况见表2。
3.1 使用PPIs人群分布情况分析及老年人选用PPIs的建议 从年龄分布情况看,中青年使用PPIs比例很高,占75.03%,显示消化道疾病出现越来越年轻的状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饮食缺乏规律、长期劳累过度,压力增大,情绪紧张等都是引起消化道疾病的诱因,建议40岁以上人群可常规查Hp、胃镜、肠镜。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改变,可能导致PPIs的药动学参数发生一定的变化,虽然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考虑到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服药品种较多,应特别注意其安全性和药物相互作用。PPIs主要在肝脏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代谢,其代谢的主要同工酶是CYP2C19,其次为CYP3A4,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由于许多其他药物也经CYP2C19和CYP3A4代谢,与PPIs合并使用时可能使这些药物延缓代谢和排泄,从而产生药物相互作用。但由于PPIs药物的代谢对这两种酶依赖程度不同,故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差异很大。奥美拉唑发生率最高,其对CYP2C19的亲和力比CYP3A4高10倍。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的单一异构体,对CYP2C19的依赖度下降。泮托拉唑在肝脏内代谢,但对P450酶不产生诱导或抑制作用,所以不影响其他药物在肝脏内代谢[15],未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雷贝拉唑为部分可逆的PPIs,在肝脏的代谢主要经非酶途径,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小、个体差异小的PPIs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药师建议:对于合并使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首先推荐使用泮托拉唑,次选雷贝拉唑或者埃索美拉唑;若同时服用与PPIs有明确的CYP2C19竞争抑制的药物如氯吡格雷,首选非酶代谢的雷贝拉唑,其次选泮托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均较多,不建议老年人选用,同理兰索拉唑也不推荐。
表1 PPIs药物用量排名前五的科室分布及临床应用情况
表2 PPIs用药金额、DDDs及DDDc值结果统计表
3.2 合理性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PPIs几乎在各科室都有应用,以消化内科居多,这与该类药物的临床适应证有关,其次为急诊科。临床应用PPIs随意性较大。如胃炎诊断是临床最常见的诊断,但胃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对于慢性胃炎伴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择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PPIs治疗[10]。急性胃炎使用PPIs仅限于药物、应激或乙醇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对于胃肠炎、肠炎和肠胃炎等诊断不主张常规使用PPIs,而临床的现状是这类诊断的病人无一例外都使用了PPIs治疗。
无用药指征是不合理用药的最主要原因。具体表现有:①处方诊断开具为头晕和眩晕、胸痛、腹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精神分裂症、发热、哮喘、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后遗症、输尿管结石、肝功能异常等,无符合PPIs使用的适应证。②急诊科常见以骨折、皮肤挫裂伤、颅脑外伤、肺部感染、细菌性感染、COPD等诊断为由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意在预防应激性溃疡,但事实上大多患者并非属于《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中所定义的高危人群[11],无需使用PPIs。
用法用量不适宜是不合理使用PPIs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部分处方用药频次过高,缺少每天2次的给药指征,而急诊又常见单次剂量过大的情况,如使用奥美拉唑注射剂常一次性使用80mg。PPIs应按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不同的用药剂量,一般以其标准剂量为主,根据抑酸的需要,可以增加剂量以提高胃酸的pH。但应注意影响PPIs临床疗效的决定因素是抑酸持续时间而不是瞬间抑酸强度。从药效学角度考虑,质子泵被抑制后,胃壁细胞将动员储备的质子泵活化,进入分泌膜发挥泌酸功能。分次用药增加了PPIs和质子泵结合的机会,可显著提高抑酸效果。因此,增加给药频次的效果应优于增加给药剂量的效果。奥美拉唑注射剂说明书上明确规定当每日剂量超过60mg时应分2次给予,建议按照说明书要求分2次给予。
3.3 质子泵抑制剂用药金额、DDDs及DDDc值结果分析 本院使用的PPIs有5种,共9个品规,其中3种注射剂,6种口服制剂。由表2可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DDDs最高,总金额排第二位,因奥美拉唑为第一个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医师对该药的药效及安全性了解最多,便于控制和给药,故而使用频次仍然最高。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总金额最大,DDDc值在注射剂和口服制剂中均以埃索美拉唑为最高,作为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其抑制H+-K+-ATP酶的作用更强,且具有起效快、个体差异小、作用稳定持久等优点,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但该药价格相对较贵,使用该药的患者经济负担最大,临床上需严格控制其适应症。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用量最多,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DDDc值最低,使用该药的患者经济负担最小。泮托拉唑生物利用度比奥美拉唑提高7倍,对壁细胞的选择性更专一,在胃酸的抑制作用方面较稳定,效果较强,时间也较持久。国产药品相比进口药品价格便宜较多,如若选择国产药治疗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故医师选择PPI类药物时既应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应优先选择日均费用较低、具有经济性的药物。
[1]Perwaiz MK,Posner G,Hammoudeh F,et al.Inappropriate use of intravenous PPI for stress ulcer prophylaxis in an inner city community hospital[J].允Clin Med Res,2010,2(5):215-219.
[2]Gupta R,Garg P,Kottoor R,et al.Overuse of Acid Suppression TheraPy inHospitalized Patients[J].Southem Medieal允ournal,2010,103(3):207-211.
[3]刘静,王莉文,贾颖.我院2007-2009年神经外科抗溃疡药使用情况分析[J].药品评价,2010,7(18):35-37.
[4]Aseeri M,Schroeder Kramer J,et al.Gastric acid suppression by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s a risk factor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Am允Gastroenterol,2008,3(9):2308-2313.
[5]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消化系统疾病用药[M].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44.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0):649-661.
[7]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3年,深圳)[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2):73-76.
[8]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允].胃肠病学,2012,17(10):618-625.
[9]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大连)[允].胃肠病学,2008,13(2):114-117.
[10]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我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年上海会议)[允].胃肠病学,2006,11(11):674-675.
[11]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1000.
[12]钟永基.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1].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1.
[13]Daley RJ,Rebuck JA,Welage LS,et al.Prevention of stress ulceration:current trends in critical care[允].Crit Care Med 2004,32(10):2008-2013
[1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5]Huber R,Hartmann M,Bliesath H,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pantoprazole in man[允].Int允Clin Pharmacol Ther,1996,43(5):185-194.
(收稿:2015-05-08 修回:2015-05-22)
浙江省丽水市科技局医卫类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自筹项目(No.2014YWZC16)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丽水323000)
朱雅艳,Tel:(0578)2285717;E-mail:zjlszj0051@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