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2015-05-22 04:59胡冰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风筝意识文本

胡冰晶

语文意识是指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语文老师作为职业的非常重要的标志。语文教师要关注、有意唤醒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一、解读文本“语文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该做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解读文本无疑成为教学的根本。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语文意识,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寻绎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的意蕴,最终得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

如王文丽老师设计的《风筝》一课,该课以视野融合为基点,巧妙整合,最大限度地开掘了文本的文化底蕴。王老师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理解”的层次非常清晰:课始,以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导入新课;接着重点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感受贾平凹笔下的风筝所承载的情感(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和对故土的眷恋。)我们教学这一课时可能大多会到此作结,认为是达到了教学目标。而王老师却又先后向大家出示了两篇不同内容的《风筝》(分别是:网友写给自己的诗、鲁迅写的《风筝》。),引领学生通过朗读不断地发现,风筝上还蕴涵着“亲情、友情、爱国情……”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看来,每个人对风筝都有着独特的感受,有着独特的解读。那么,属于你自己的风筝上又书写着什么呢?接下来请你在纸上写下对风筝的理解。”)孩子们用一句句深情而饱含诗意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建构了心中美丽的风筝。正因心中有着强烈的语文意识,王文丽老师的课才会充满文化气息,显得大气而厚重。

二、细节处理要有语文意识

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很多老师最关注的是教学技巧,其实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中,常常蕴涵着和技巧一样有价值的教育元素。

有位青年教师在借班教学《掌声》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第一次合作学习,我不知道能不能成为你们学习的好伙伴。你们说我能行吗?

生:能。

师:来点掌声好吗?(生热烈鼓掌)同学们,你们的掌声会说话!你们的掌声在对我说什么?

生:老师,您一定能行!

生:老师,看您那么温柔可亲,您一定会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师:小嘴巴真甜!(轻轻抚摸该生的头)听了你们的鼓励,我现在有信心了。我一定珍惜你们的掌声,相信这节课我们合作愉快!请你们转过头来,往台下看看,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许多老师。

师:老师也想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好吗?(生鼓掌)你们的掌声会说话,你们的掌声对台下的老师说什么?

生:老师,欢迎你们!

生: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这堂课,我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师:看,老师们正用微笑对你们的掌声表示感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掌声》看看文中同学们的掌声在说什么。

这一细节的设计多么巧妙!他充分利用现场的课程资源,在自然状态下与学生展开交流。两次掌声,既活跃了气氛,又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学习中。短短的师生对话,沟通了师生的情感,诱发出学生善解人意的表达。

三、生活中要有语文意识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

例如:上学期,我指导了一项学生综合性学习: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广告词,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查找错别字,寻找错别字的成因,研究纠正这类现象的办法。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还从生活中得到了各种能力的锻炼。

组织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罗阳的街道》,就强调了学科知识的整合,为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创设了机会。通过指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了学生热爱横溪,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调查访问的方法,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汇编材料等方法。

四、学科整合要有语文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就向我们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就可以渗透于《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音乐》,甚至《数学》等各门学科。

有一次,我到二年级上劳技课,内容是教儿童折纸玩具。刚进教室,班里还是闹哄哄的,当我将事先折好的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纸玩具一古脑儿摆放到讲桌上时,学生们突然静了下来,五十多双小眼睛齐唰刷地盯着讲台桌。我要同学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一个纸玩具,再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接下来要求这个同学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拆开,拆开后必须折回原样,并强调边折边想边记,研究它是怎么折成的,自己探究分析,然后到台上当小老师,边讲边做,演示给大家看。在学生讲述遇到困难时,我便引导他们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帮助他们把话说通顺,说完整。这样的劳技课孩子们不但学会了实践的本领,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还学会了正确叙述一项活动的程序,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三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社会》中有一个单元叫《我的家庭》,其中有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各位家庭成员,会描述成员的外貌、性格,感受他对自己的关爱并和他说说心理话。这些要求在课本中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正巧,那学期语文课本的习作训练中就有一项是要求学生写身边的一个人物,反应人物的一个特点。于是,我就和品德老师商量,请他在课堂上多注意学生描述家庭成员时的谴词造句,适时帮助纠正。课后,我又趁热打铁,布置大家写一篇以介绍一个家庭成员为内容的小作文,要求写清人物的外貌,通过一件事反应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第二天学生上交的作文质量果然提高了:篇幅长了,内容也不像以往那样空洞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人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让我们带着语文意识,用语文的眼睛,语文的耳朵和语文的心灵去教语文。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再创佳绩!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筝意识文本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