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堂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的方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硝苯地平组25例使用硝苯地平(拜新同)治疗;厄贝沙坦组25例使用厄贝沙坦(安博维)治疗,联合组24例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拜新同)治疗,对患者进行疗效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68.0%,厄贝沙坦组总有效率为72.0%,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压改善及血清肌酐、尿蛋白指标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组心脑血管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保护心脑血管,能够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厄贝沙坦;钙离子拮抗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93-02
2型糖尿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病,而糖尿病肾病是老年人非常严重的一类合并症,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肾功能的损害易导致高血压的出现,同时糖尿病引起的血液粘稠度上升、血流阻力增大也是高血压出现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及高血压属于同源性疾病,经常同时出现,目前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最主要疾病,控制血压、降低蛋白尿、逆转肾功能损害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应当予以重视。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为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进一步诱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另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会增加脑、心脏、肾脏以及视网膜发生病变的几率[1-2]。本次研究通过使用厄贝沙坦(安博维)联合硝苯地平(拜新同)的方法同常规临床治疗手段进行对比,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改善及指标达标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及高血压协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及美国糖尿病协会[4]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作为参考,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74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均≥6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硝苯地平组25例使用硝苯地平(拜新同)治疗,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为60~79岁,平均年龄(68.62±4.71)岁,糖尿病病程约為(11.35±6.62)年,高血压病程约为(7.96±4.89)年;厄贝沙坦组25例使用厄贝沙坦(安博维)治疗,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分布为60~81岁,平均年龄(69.23±4.83)岁,糖尿病病程约为(11.84±6.97)年,高血压病程约为(8.23±5.06)年;联合组24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安博维)联合硝苯地平(拜新同)进行治疗,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为60~79岁,平均年龄(68.62±4.71)岁,糖尿病病程约为(11.35±6.62)年,高血压病程约为(7.96±4.89)年。三组均已排除其他身心疾病等,三组上述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健康教育及降血糖、调脂等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为厄贝沙坦(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安博维,生产批号:2A358),剂量:0.15g;硝苯地平(德国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商品名:拜新同,批号:BJ12291)剂量:30mg。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口服,30mg/次,qd;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口服,0.15g/次,qd;联合组:联合服用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使用方法同前两组。定期随访,观察对比治疗1月后的治疗效果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1.3评价标准[3]显效:肾功能明显改善,血压、血糖控制良好;有效:肾功能恢复,血压、血糖起伏不大。无效:肾功能无明显改善,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血糖测量清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3次/d。血压测量采用国际标准使用立式水银血压计测量,每次测量3遍,取平均值。
1.4观察指标三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清肌酐及尿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观察两组用药后的副反应及心脑血管系统的变化。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实验室指标对比治疗前三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及尿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联合用药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尿蛋白指标均明显低于硝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治疗疗效对比三组治疗1月后观察患者心脑血管系统表现,硝苯地平组出现1例房颤,3例心衰,2例脑缺血;厄贝沙坦组出现1例心衰,1例脑缺血,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硝苯地平组显效的1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68.0%;厄贝沙坦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2.0%。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肾病已逐渐成为引起终末端肾病的第二大病因,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重危因素,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程度,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肾脏损伤可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应考虑的问题是降压效果及对胰岛分泌功能、肾功能及糖代谢等的影响[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抗高血压治疗,不仅限于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以使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下降24%,微血管病变下降37%,心肌梗死下降44%,而单纯控制血糖,仅能使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下降12%,微管病变下降25%,心肌梗死下降16%,所以,严格控制血压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6-7]。由于其合并症的原因,患者机体代谢异常紊乱,一旦发展到肾病终末期,则非常难以治疗。英国UKPDS调查结果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降低某些疾病的的发生,其中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4%,中风发生率降低44%,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7%,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诊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存活时间[8]。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其不同于中青年患者的特殊性,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两种及以上的药物联用才能有效控制血压。目前临床控制血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其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肌收缩力以控制患者血压,另外其也可以有效解除肾小球的高压状态。厄贝沙坦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特效药,其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可扩张肾小球动脉,降低肾小球压力,在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同时达到降压效果。有研究表明厄贝沙坦降压作用不如钙离子拮抗剂,但其对肾功能的保护效用明显,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对血压的控制,在使用厄贝沙坦的同时加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联合控制血压。在对老年患者1个月的治疗中,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联合用药的观察组血压改善及血清肌酐、尿蛋白指标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组用药后心脑血管的变化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仅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肾功能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易出现单发或并发疾病。本研究中三组患者用药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说明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比较好。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的保护方面,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老年房颤、心衰、冠脉综合征及脑缺血、中风等的发生,对于老年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严谨的制定治疗方案,不仅仅在对症治疗上,对于其伴发症及继发性疾病的防治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君,钱东林.厄贝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12):2002-2004.
[2]周曉玲,田开新,任永红,等.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4):406-407.
[3]陈建华,宋和平,陆瑾.国内外高血压诊断标准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05:527-528.
[4]李雪莉,姜亚云,张景玲,等.WHO与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异同的探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2:26-29.
[5]黄翠娟,谢文超,廖波.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女性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35-3436.
[6]胡善联,陈文,ANNEMANSLieven,等.厄贝沙坦治疗中国高血压性2型糖尿病伴有微蛋白尿症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3):193.
[7]崔秀玲,奚悦,马跃.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39-2441.
[8]张玲,牛建生.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038-2040.
(收稿日期: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