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极生物圈(中)

2015-05-21 21:23江南
小学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鲁道夫鄂温克族犄角

江南

麝香牛——顽强生存的奇迹

在北极,有一种冰川纪残留下来的古老生物,也是北极最大的陆地食草动物——麝香牛(别称北极麝牛)。它在地球上已存活了60万年,要知道这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与它同一时期的猛犸象等庞然大物早已因地球环境的变化和早期人类的过度捕杀而灭绝了。

麝香牛因其身上会散发一种麝香的味道而得名,这种麝香味儿在它们进入发情期时会更加明显。它们乍看长得有点儿像西藏的野生牦牛,但比牦牛大,高1.8米以上,体长2~2.5米,体重可达400~500千克。它们的重量最主要集中在长有肉峰的前半身,看上去格外矫健有力,特别是在拼搏和争斗时,更显勇猛顽强,锐不可当。

麝香牛生活在北极冻土带,以苔藓、地衣为主要食物。别看它是吃草的动物,性格却不柔弱,反倒有些倔强、坚韧不拔,即使面对强敌北极熊和北极狼也决不退缩,宁肯一拼到底。如果能跟麝香牛近距离接触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实际上它们骨子里带有些文静的气息,从它们每天花很多时间趴在地上打瞌睡以保存体力就能看出来。但这种文静闲适的态度在强敌来临时就会一消而散。当一群麝香牛感觉受到威胁时,它们不会像野牛那样四处溃散,而是会围成一个圈儿,摆好架势面对敌手,并将小麝香牛藏在中间。如果天敌是北极狼或者北极熊,它们会将坚硬的牛角朝外,让天敌无计可施。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不会主动出击的,但有时候愤怒的麝香牛会冲出防御圈主动发起进攻。

你也许会问,麝香牛能在北极这么冷的地方生存繁衍,必定有很强的御寒本领吧?这是当然的!法宝就在它们身上。光是那又厚又密的绒毛就足以抵御任何寒气和湿气,一点儿不惧怕北极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再加上外面的一层粗长毛可以很好地防御雨雪和大风。因此,麝香牛是极不怕冷的动物,但都很怕热。

麝香牛的社会生活也十分有趣。它们群居,却不像驯鹿那样组成庞大的队伍,通常一群只有几头或十几头,最多也不过几十头,雌牛和幼牛被夹在中间,四周由雄牛警戒和照顾。

如果能给麝香牛画一幅肖像,一定不能忽略它们那对坚硬且永不脱落的犄角,你的画笔可以从尖利的角尖画起,线条随着它向上翘起,直指前方。犄角像一把钢叉,使人望而生畏。当整群麝香牛聚在一起时,远远望去像一个个隆起的土丘。它们平时行动缓慢,似乎很是笨拙,但若受到惊扰,就会狂奔起来,风驰电掣,地动山摇,那种狂奔的气势让人震撼不已。

虽然长而多绒的毛发是麝香牛抵御严寒所必需的,但是也有一种潜在的危险。因为即使在严冬季节,温暖的气流有时也会带来一场大雨,寒风一吹,麝香牛身上的水球就会渐渐冻成一层厚厚的冰甲,随着冰甲的叠加,等你再看到它们的时候,会发现它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大冰砣子,动弹不得。

值得一提的是,麝香牛曾经被列为濒危物种,而且有一段接近灭绝的经历。当时,人类扩张到北极地区,挥舞枪支的人类为了获取皮毛、牛肉和牛角,便对麝香牛展开了杀戮。1865年,美国阿拉斯加的最后一头麝香牛在枪声中倒下了。20世纪初,在加拿大共有3600多头麝香牛被射杀,它们的皮毛及肉遭到贩卖。在阿拉斯加麝香牛灭绝了半个世纪后,加拿大政府于1917年通过法律禁止猎杀麝香牛,这才避免了加拿大北部麝香牛的灭绝。后来,美国从格陵兰岛引进了34头麝香牛,放归阿拉斯加,在法律的保护下麝香牛才得以繁衍至今。现在在阿拉斯加大约已有3000头,在全世界大约有8万头,它们已不再被认为是濒危动物,使得后人能有一睹它们风采的机会。

驯鹿——在迁徙中加速生长

了解完麝香牛,咱们还有必要说说驯鹿,因为驯鹿也是食草动物,而且你一定想听听有关驯鹿和咱们人类关系的话题。

如果你对圣诞老人和他的雪橇车有所了解,那么你一定对驯鹿不陌生。因为圣诞老人的故事就是从一只名叫鲁道夫的驯鹿开始说起的:从前有一头驯鹿名叫鲁道夫,它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头长着大红鼻子的驯鹿。在一个浓雾漫天的平安夜,鲁道夫驮着圣诞老人安全地到达每一处房子。不论雨雪风霜,什么都难不倒鲁道夫,因为它又红又亮的鼻子像灯塔一样穿透了迷雾。

大约在200多万年以前,驯鹿曾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那时的人类主要依靠捕食驯鹿吸取营养,后来,在寒冷的地区人们又将驯鹿驯化为驮运工具。

在北极,驯鹿的体重可达150多千克,雄性稍小,有90千克左右。雌雄驯鹿均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其展幅可达1.8米。犄角每年更换一次,旧的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驯鹿生存于寒带、亚寒带森林和冻土地带。主要以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为食,随着季节变化也会吃些树木的枝条和嫩芽、蘑菇等。

与麝香牛最大的不同在于,驯鹿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徙,而且是由雌鹿带头,雄鹿跟随其后。驯鹿迁徙是动物界的一大奇观,也是人类最早熟知的动物大迁徙。

整个迁徙从春天开始,驯鹿群秩序井然地离开自己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万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它们边走边吃,日夜兼程,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迁徙路线的标志。如果你能跟随它们一起,就会在迁徙途中发现一个令人大感意外的现象——母鹿竟是在迁徙途中生产幼崽儿的。更为惊人的是,驯鹿幼崽儿产下两三天即可跟着母鹿一起赶路,一周之后,它们就能像父母一样跑得飞快,时速可达48千米。此时你不得不感慨幼小的驯鹿生长速率之快,真是任何动物也无法比拟的,作为人类的我们更是望尘莫及。如果驯鹿在途中遇到狼群的惊扰或猎人的追赶,它们会一阵猛跑,发出巨响,扬起满天的尘土,在北极天地间上演永恒的生命角逐赛。

在北极地区,麝香牛和驯鹿按照从古至今传承的生存方式继续繁衍着,可以说,它们面对自然界恶劣的生存环境时是无比坚强勇敢的,面对人类的进犯和侵扰时却是脆弱的。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得不生存在北极这样的冰天雪地中,一定会更加觉得麝香牛和驯鹿是可敬的,因为严酷的寒冷没有使它们退却。我们能对动物们做出的最大帮助,就是尽己所能保护它们的种群繁衍。

驯鹿在中国

在咱们国家,驯鹿是一种极为珍稀的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你一定也听说过它那响当当的名字——“四不像”。说它“四不像”是有原因的:它的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子似牛而又非牛。人们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名字来称呼它,叫“四不像”是最贴切的了!

驯鹿主要的生存区域涵盖了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咱们中国,你只有到大兴安岭东北部的林区才能见到它们。鄂温克族是唯一一个饲养过驯鹿的民族,驯鹿与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古鄂温克人在捕抓到野生驯鹿之后,便尝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驯养驯鹿。鄂温克族人发现,驯鹿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利用驯鹿做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正好能帮上鄂温克猎人狩猎的大忙。由此,驯鹿就成为鄂温克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经济动物,而且驯鹿被冠上了“林海之舟”的美称呢。

猜你喜欢
鲁道夫鄂温克族犄角
民居趣读
Thermal apoptosis analysis considering injection behavior optimization and mass diffusion during magnetic hyperthermia
开怀篇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绿犄角大恐龙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公羊触篱
俄罗斯埃文基人与中国鄂温克族民族起源探讨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与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