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婧
果壳阅读就像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内容作坊,在他们看来,做书是一件“高贵”的事。
果壳阅读(以下简称“果阅”)正式创立于2011年,是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果壳传媒”)旗下的出版品牌。抱着“身处果壳,心怀宇宙”的美好志向,一群从事科普传播的年轻人,将知识的幽默、多变、严谨,以真实而优雅的姿态不断输送给读者。
果阅成立短短四年,始终保持不超过10人的团队,却积累起一大批忠实粉丝,且品牌和口碑在业界俱佳。他们不紧不慢,耐心地为读者积累、制作内容生动有趣的优质科普图书,唤起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自互联网中来
果壳阅读是一个极具互联网精神的图书工作室。几个对科学有着狂热喜好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他们搭建分享科学知识的网络平台,将优质的内容资源进行系统整合,编辑成书出版,吸引更多相同爱好的人走到一起,试图默默改变中国科普教育的现状,让科学真正流行起来。
回顾2008年4月的一天,科普作家姬十三在北京北三环一家书吧里与一群对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碰面,畅聊科普写作。其间,一名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建议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办个群体博客,把优秀的科普文章集中在一起发布。之后不久,公益性质的网站“科学松鼠会”注册成立,后来成为果壳阅读创始人的小庄是最早的一批会员,也是当时网站和群博客的主编。一年后,“科学松鼠会”的几个人走出来成立了一家公司,便是如今的果壳传媒。
最初,果壳传媒的核心仅是以兴趣分享为主旨的知识型科技网站——果壳网。不过,在网站之外,关于打造果壳出版品牌的设想也开始在小庄和姬十三的心中酝酿。
在小庄看来,目前国内高品质的科普图书并不多。过去那种教科书方式的科普书早已过时,科学知识本应该是有趣的,所有人都应该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当时,我每天在网上处理一些有趣的科普文章,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内容沉淀。经过一段时间,基于某一个相似主题的内容积累得多了,就考虑系统整理一下,用两、三年时间做一本书。”小庄认为,将果壳网上海量的素材,系统地编辑成书,既是对有趣的科普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亦是对果壳传媒品牌的一种补充。
小庄告诉《出版人》,当初她让朋友设计Logo,为这个出版品牌取名“光芒阅读”,2010年,正式更名为果壳阅读。从那时起,背靠果壳这颗大树,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登门造访希望合作。
从2011年开始,小庄着手组建成立了一个图书工作室,开始系统地做“果壳阅读”系列书系,并逐渐形成大众成人科普、科幻和少儿三个板块。时至今日,果阅作为果壳传媒旗下一个独立的图书出版品牌,先后已推出了30余部作品,且不少图书还成为众多“好书榜”上的常客。
科学文艺范
有点小资、有点文艺,年轻化、生活化,一直以来,果壳阅读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标签,使得读者一眼就能辨识出哪些是果阅出品的书籍,而这也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果阅图书天生就具备一种“亲民”的特质,语言通俗幽默,设计生动活跃,从书名到封面,再到内文的设计风格,都展现出一股原本和科学不搭边的“文艺风”。
不过,在追求文艺、可读的同时,果阅图书又保持了科学性和严谨性。小庄笑言自己有“文献癖”,会逐字逐句地读文稿,看到作者文章中未标明出处的引用和人名,都会查资料求证之后,一一标出来。
“既严肃又活泼”,让果阅图书自成一派。以他们出版的《冷浪漫》为例,该书在写作手法上做了新颖尝试,把文艺风和网络语言引进到科普写作中来,让青年读者爱不释手和交口称赞。比如,你随手一搜就可以发现随书的“冷知识约会救急卡”中的“当你收到红玫瑰时,不妨注意一下茎秆上是否只有寥寥数枚刺?这些几乎全是月季花的后代。”类似的表达已经成为引用率很高的“冷幽默知识”。
除了对每一本书精雕细琢外,果阅还注重将不同类型的内容归纳整理,分成具有辨识度的体系,再取一个既文艺又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第六日译丛”、“搞笑诺贝尔奖”、“谣言粉碎机”等书系的锻造,不仅方便读者按照门类记住知识,同时增加了自身的品牌记忆。
在粉丝们看来,果壳出品的科普图书能用最合理的科学依据来解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此外,果阅的书名够怪够长,像《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修改了我的大脑?》《再冷门的问题也有最热闹的答案》《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等,虽然很难让人一次就记住,但让人印象深刻,不知不觉中,这种略带文艺气息和极具创意感的标题逐渐成为果壳阅读的一个鲜明标记。曾经一度,市场上还引来众多跟风追随者。
专注“一块田”
有趣、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是果壳阅读的出版追求。小庄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们做第一本书的经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共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作者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科普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而这期间,她与姬十三通过邮件反复沟通,耗时两年才将这部作品推向市场。这本书一炮而红,书评人梁文道称赞果壳阅读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
不过,成长的过程也有艰辛。小庄坦言,有的书在前期投入大量金钱和心血,最终的市场反响却不尽如人意。即便如此,她也坚持不屈从和迎合大众的口味。
“其实只要是果壳网的粉丝,我们出版的书他们大多都会买。果阅的目标人群是一、二线城市的20?30岁的年轻人。”小庄并不否认,他们所出版的图书就是做给围绕在果壳周围的人看的,通过这些粉丝再去辐射更多的人。
在图书的营销推广上,小庄并不担心。母公司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本身有强大的网络传播能力,其社区已有600多万注册用户,微博粉丝超过300万人,微信粉丝超过40万,App客户端的下载量也在百万数量级。据果阅的宣传人员介绍,大部分“果粉”是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的宣传和线上活动的介绍了解到新书的信息。
果壳阅读的快速成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登门“提亲”。谈到与出版社的合作时小庄表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出版商希望合作的邮件,但多数出版商给人的感觉缺乏耐心来一起培育品牌,等待作者成长,等待作品成熟。他们更多的是想直接获取一些东西,比如结集出一本书。”
就在去年,果壳阅读从果壳传媒的一个部门分立出来,正式注册成为上海果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尽管如此,小庄还是更愿意把它称作一个小型图书工作室。从选题策划开始,在下印厂之前的所有工序都由果阅来完成,后期的宣传和发行,则交由合作的出版机构。而果阅本身,就像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内容作坊。在这个小团队看来,做书是一件“高贵”的事,他们希望图书能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然而,不论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还是纸质出版,“果壳家族”早就意识到,越来越个性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才是这个时代的脉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