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凯琳:我一直在“做媒”

2015-05-20 15:46梁瑞丽苏珍珍
中国纺织 2014年2期
关键词:棉花协会

梁瑞丽+苏珍珍

毛凯琳曾经从事过导游、记者、公关总监,甚至自己开公司作老板,现在她的最新身份是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的中国总监。

这位具有北欧血统的女性与中国的缘分似乎是注定的,自从198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她就再也难以和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分开。

天生的探险家

毛凯琳从小在北欧长大,在美国上高中。曾经到过欧洲、美国以及南美洲的毛凯琳在选择大学的学习方向时,她想到了遥远的亚洲、古老的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她的家庭分不开的。毛凯琳把一切都归于她那担任地理教授父亲的熏陶,“爸爸带着我走过了欧洲、北美还有南美。我的祖先是北欧人,我自幼在挪威长大,对于欧洲我是太熟悉了,但是亚洲我还没有去过,我最好奇的是中国,什么都让我着迷。”

因此,毛凯琳到美国明德大学主攻亚洲研究和地理专业。明德大学是当时全美少数能够开有中文专业的学校之一。“那里学习汉语的条件非常好,从古代历史到唐诗宋词,从文言文到现代文学,我全都学了。那里的老师也非常优秀,我就越学越感兴趣。”毛凯琳说,他们的老师有的来自中国内地,有的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

80年代初,毛凯琳就来到了中国。那时候,能在北京街头看到老外还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在毛凯琳的记忆中,那时的北京到处都还是灰色的,房子也都很旧,不像现在这么漂亮。一晃30多年过去了,毛凯琳亲自见证了中国的变化,在她看来,这是兴奋又难得的经历。

毛凯琳至今清楚记得自己1980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情形,她当时是随学校的代表团来华考察,从香港坐火车先到广州,辗转经西安、上海,最后到达北京。毕业后毛凯琳第一份最有意义也最有价值的工作开始了,从此,她成为一个中文翻译兼导游。

1983年,毛凯琳带了一个美国旅游团再次来到了北京。那一次,庙会给她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在庙会上,毛凯琳首次领略到了北京的剪纸、画糖画等民俗表演,当然,还有丰富的小吃。

毛凯琳回忆起来,至今还显得很兴奋。“当时有很多的表演,有人在唱京剧,穿着鲜艳的衣服扭秧歌,还有很多的杂技表演,我还记得有顶碗。”

虽然身在中国,对于自己的父母,毛凯琳一直怀有深深的感情。在美国,有一个说法,“fathers daughter”,翻译过来就是“父亲的女儿”。毛凯琳一直希望能带自己的父母认识中国,这个愿望在1985年变成了现实。当时毛凯琳刚刚接受了一个新工作,但她提出了一个条件,在工作前必须放假3星期,毛凯琳带着父母坐了3天半的公共汽车去了新疆喀什,她犹记当时还需要办旅游许可证。

“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我喜欢探询一些深刻的事务。比如说小时候拉小提琴,很难,很复杂,但是很有乐趣。”

厉害的“中国通”

国外有一本类似“东方指南”的小册子,介绍人们该如何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以更好地在中国进行沟通。这本很有点幽默色彩的书——《管钥匙的人不在》( The Man With The Key is Not Here ),其作者之一就是毛凯琳。现在的毛凯琳可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毛凯琳告诉记者,“很多人要求我们写第二本,这也正在计划中。”

据了解,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武汉“砸大奔”事件中,她曾作为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东北亚地区公关总监,代表奔驰车一方,出任央视《实话实说》的嘉宾。不仅如此,在此后的几起关于汽车的“危机公关”中,她都曾代表自己的公司“亮相”媒体,取得了很好的公关效果。

“80年代来中国,是坐火车,90年代呢,我是开奔驰来的。”毛凯琳很幽默。“那段日子我又开始恢复了到处跑,香港、澳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等,我的脚上也像安装了汽车轮子一样,我和很多中国记者都很熟悉,我带领他们去德国总部试车,组织各种奔驰车的展览和推广会。”可以说,奔驰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有毛凯琳的功劳的。

不仅是汽车,曾一直任美国驻华商会副会长的毛凯琳,还曾有过在钢铁和旅游行业、金属和矿石贸易等领域的从业经历。在中国的“六五”计划期间,她就开始服务于中国钢铁技术水平的提升。继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之后,她创办了自己的公关策划公司——“Malmstrom Associates Orient ”,担任董事长的她给自己的作品起了个很有意思的名字“毛东行”,意喻“沿着东方一路前行”。

2006年5月8日,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是个“好日子”,对于毛凯琳来说也是如此。这一天,毛凯琳被任命为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的中国总监。据说,美棉协会对毛凯琳女士在中国多年的工作经历非常欣赏,他们相信这位“中国通”将会把卓越的领导技巧和良好的市场沟通背景,带给已然是非常富有工作经验的美棉中国团队。这意味着,毛凯琳将从“坚硬”的钢铁转向“柔软”的棉花。对于自己的转行,毛凯琳用了一句歇后语来形容:“就像棉花一样——非常自然”。

“我为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战略性规划,同时协助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大门,建立自己的国际品牌。我在很多行业都做过,但都与贸易相关,可以说,我一直在做媒。在中美之间,在中国的企业和美国的企业之间,我一直在发挥一座架桥的作用,我在中国的生活现在是越来越有意义了。”毛凯琳这样自我总结。

美丽的棉花大使

从2006年到现在,毛凯琳对自己在美棉协会工作的评价是,“在中国推广棉花,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但这是我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更有激情,也不会感觉到困难。我正在一步一步把我的工作开展起来,我非常愿意做出不同。”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今天,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舒适健康的天然纤维棉制品。“COTTON USA”吊牌以独特的一朵棉花的造型,给许多中国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推广吊牌活动,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启动了“供应链营销计划”。在此项目中,美棉将致力于将全球的棉类纺织品服装采购商、零售商和品牌商介绍给中国的生产商,并配合大力度的消费者推广,让更多中国优秀的棉制品生产商了解美棉。而获得授权使用COTTON USA吊牌的中国企业,将被纳入“中国买家数据库”。全球的买家除了供需见面会之外,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直接与供应方的企业进行联系。据了解,在中国已有近200家授权厂商。endprint

毛凯琳说,“只有顾客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我们非常愿意分享美棉在棉花推广方面的经验,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我们只是给出建议。我们一直在积极促进中美企业之间的交流,我们还经常组织一些中国纺织企业的代表到美国参观考察。”对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在中国的工作定位,毛凯琳用“架桥”这个词语给予了准确的概括。

在毛凯琳的推动下,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每年都会确立一个宣传主题,协会一直以“Naturally天然”为主题在中国推广其倡导的自然环保理念。201~2013年,在延续“Naturally天然”这一主题的基础上,美棉引入“Real真我”的理念,推出一系列“天然美棉 真我生活”主题活动。其中,由当红影星张歆艺与何晟铭分别主演的美棉微电影《遇见真实的自己》以及《寻回真实的自己》成为2013年度主题活动的最大亮点。

最近,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美国国家棉花总会(NCC)、美国棉花公司(CI)和澳洲棉花协会携手创立了COTTON LEADS 认证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和提高纺织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能力,以满足全球对负责任种植和生产的棉花纤维的需求。毛凯琳作为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的中国总监,自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负有义不容辞的推广责任。目前已经优几十家企业参与了该认证计划,他们肯定了COTTON LEADS 棉花的优点并将其纳入他们的可持续采购计划,其中不乏象魏桥纺织、华纺股份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

由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和美国棉花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全球生活方式调查(GLM)表明,超过一半的全球消费者认为采用100%棉花等天然纤维,能够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服装。美国的棉花种植者不断努力地将棉花的碳足迹降至最低水平;在过去的20年中,在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用水量、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

由于亲眼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毛凯琳对于中国的了解和感受显然超过了多数在华的外国人。她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经济和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变化。这也决定了美棉协会在中国的工作,必须要足够灵活和迅速;同时,身处时尚界的纺织服装行业的特点和顾客对产品越来越高的需求,也都要求我们必须“加速”,这不仅仅指工作效率、也包括各种信息的获取和发布。至于未来团体的工作态度,毛凯琳笑道,“当然,我们必须要更积极一点。”

前段时间,毛凯琳遇到一个朋友,得知她还在美棉协会,朋友惊讶地表示,“你还在跑棉花啊”。现在的毛凯琳已经成为一位美丽的棉花大使,用她的话来说,“真是越跑越喜欢,我已经深深爱上了棉花。”endprint

猜你喜欢
棉花协会
棉花是花吗?
求职难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心中的“棉花糖”
校园协会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