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纯雅
《零售的哲学》
铃木敏 文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不打价格战,不搞突击开店,不去抢占市场,甚至于不喜欢做太多的品牌推广,7-11的成功看似有点另类。
7-11,前身是美国一家制冰企业,兼做零售,在美国本土成绩一般,在1973年被日本零售企业伊藤洋华堂接手后,却脱胎换骨。此后40年的发展历史中,屡次创造销售佳绩,最令人佩服的是,位于20多个国家的2万家分店,可以做到真正的标准化经营,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品牌之一。
便利店不是“微缩版超市”
对于7-11的成功,业界早有很多归纳,不过算起来,其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的感受应该最深也最贴近真相,近日国内出版他2013年写就的自述体专著——《零售的哲学》一上市就获得了很多关注,恐怕也使人们对这位便利店创始者到底有怎样的成功奥秘感到好奇。毕竟,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零售业由于遭遇电商抢滩,一切都在提醒人们:必须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了。
通读本书之后,最大的感觉似乎不是得到了一种解决之道,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这也许与铃木敏文出身编辑有关。与传统日本企业的经营者相比,他更敢于打破常规,他在文中一直强调一点——大多数人认可的事情,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做,敢于从全新视角思考问题才能获得成功。
从最初进入这个行业,到谈判获得代理权,然后到搭建商业模式,管理整个团队,他似乎一直在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很早就提出:企业最应该关注的永远是客户而非竞争对手。他认为,便利店虽然小,却不是超市的微缩版,而必须有自我的存在价值,能够提供让人们拍手叫绝的产品和服务。
业届流传很多经典的小案例,足见他对产品本身深刻的理解和令人惊叹的坚持。比如除了零食和饮料之外,消费者十分喜欢在便利店里购买新鲜水果,但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是少量优质。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铃木要求采购和保存的过程中都要做到最佳,最特殊的就是夏天的桃子了,很容易就坏掉,放在冰箱里又怕消费者认为不新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团队多次试验,发现桃子放在冰箱里三个小时之后的味道是最甜美的,于是,他就在店铺里张贴海报,告诉消费者我们只卖在冰箱里储存三个小时之后最甜美的桃子,很快就掀起了抢购的狂潮;同样,大米也是如此,长时间存放的大米会影响口感,7-11提出,要把大米放在冰箱里,而消费者每次购买也要适量。
此处由于很多产品最初都是供货商提供,这让遴选供货商也成为了铃木和他团队的重要工作,小小的一款指甲刀都要是全球最好的品牌,要有最高的性价比。可以说,正是这种极端的苛求让7-11获得了消费者长久的青睐。
永远把自己当作消费者
铃木非常讨厌某些公司内部夸夸其谈的管理风格,在他看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员工,都必须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这是零售业最独特的经营之道。即必须真正充分理解消费者,一刻不能停歇,如果连这些基本工作都不能做好,那么何谈其他呢?
他自己就非常喜欢研究产品,研究每个经营流程,他把自己永远当作消费者。在他看来,基本的事情没有做好,证明这个人没有深入研究的决心,也没有渴望成功的激情,这其实才是很多人失败的原因,而在40年的经营过程中,虽然7-11也曾多次遇到危机,但由于经营的基础打得牢固,总能及时纠错和获得新生。管理 责任编辑:李靖
《互联网银行》
克里斯·斯金纳 中信出版社
著名金融业评论家斯金纳从全球新型银行出发,结合转型期间的各方面挑战和障碍,以最直接明了的方式,给出了最可行、最具体的应对方案。这本书循着大数据带给各行业的机遇和挑战,讲述了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给消费者带去的消费动力以及企业与银行关系的改变。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新型金融的一些实例,如英国Zopa(互联网P2P贷款)、比特币等,对有意参与未来商业贸易及银行业的人来说极具价值。
《巴菲特之道》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示了巴菲特投资决策过程中令人神往的“秘密”,书中还收入了贝克夏·哈维公司年报和若干公司股票的价值估算的过程及结果,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巴菲特投资策略的精髓,更理性地投身证券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不仅是知名投资专家和企业高管,也是如今美国公认的少有的真正能够彻底把握巴菲特以及芒格投资思想的财经作家。这是原书的第三版,在原来的基础上,作者也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经过10年时间重新再版,足见其写作的精细与谨慎。
《专注》
丹尼尔·戈尔曼 中信出版社
专注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灵资产,对我们的人生起到指航引路的重大作用。但长期以来,鲜有人正式讨论这个课题,更是低估了它的作用。全球顶级的心理学大师丹尼尔·戈尔曼,追踪人类科学前沿研究20余年,致力为读者带来最新奇、最重要的发现。在《专注》一书中,他以其深耕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功底,精确提炼出专注力的三种形式,即内在专注:能帮助聆听到直觉和价值观的声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对他人专注:能帮助你捕捉到微妙的情绪信号,培育与他人更加和谐的关系;外在专注:可以让他们在广阔天地任意翱翔,帮助你了解大环境,对决策、组织的管理和创新极其重要。
腾讯的内功
腾讯的每一个常识与创新都是一次磨难与探索。
《腾讯方法:一个市值1500亿美元公司的产品真经》
潘东燕 王晓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
文/彭忠富
有这样一个传闻,说投资人有时候会问网络公司的创业者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腾讯也做你这个项目,你怎么办?且不说这个传闻是真是假,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出腾讯公司的确很可怕。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腾讯公司就像一个内力极强的武林高手,同样的招式,别人使出来可能效果一般,而腾讯公司使出来却极具杀伤力。
那么,腾讯到底有什么秘笈呢?
腾讯何以快速制胜?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腾讯手游大起底》讲的是腾讯的“出手”,是“史上最重任务之‘打响移动游戏第一枪”;《垂死项目复活记》则是“变招”,讲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十元店”的大生意》则是“整合”,讲的是腾讯如何“立体化深度运营”。其中第一部分内容最多、篇幅最长,我个人也认为最能代表腾讯公司的内功修为。
自从微信火了之后,搭建在微信上的游戏也跟着火了。腾讯公司推出的“天天系列”的《天天爱消除》《天天连萌》和《天天酷跑》则最具代表性。本书这样描述这三款游戏的火爆:“从晨起到睡前,但凡有人、有闲的地方,总会听见熟悉的音乐响起,那是他们又开了新的一局。”事实上,这三款游戏都非常简单,甚至也可以说是非常老套,无非就是十几年前就人们就开始玩的“对对碰”和“连连看”等。腾讯公司选择这样的“招式”来“打响移动游戏第一枪”显得一点都不“高大上”,但无论是我们的切身感觉还是数据,都不容置疑地显示出,这三款最平凡的游戏,居然在腾讯手里就这样地火了。
当然,稍作分析就不难看出,“天天游戏”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符合诸多因素的。首先,“经过调研,腾讯发现基于移动设备最受欢迎的游戏主要是基于两种操作方式:‘滑和‘点。《天天爱消除》是滑动操作,《天天连萌》是点击操作。”——《天天酷跑》则是利用了手机“边”的概念。而这种简单地可重复玩的游戏则刚好符合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的特色,它可以随时玩随时收。而且,腾讯公司极力打造这几款游戏的社交功能,可以“送心”,可以炫耀,可以比赛,这就更符合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精神。
把简单的东西做出花
然而,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能把最普通最没新鲜感的项目做到最成功,这才是最难的。首先最重要的问题是,你的吸引力从何而来?理解了这个问题,就理解了腾讯公司。要想把最普通的东西做到吸引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做到最好。本书非常详尽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了腾讯如何对这三款游戏高标准严要求,甚至游戏音乐也要写20几段,一个小头像也要打磨到最细。但是,腾讯真正的理念还不是精益求精,而是“用户至上”。在有些细节上,游戏开发团队认为已经很完美了,用户却说出了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一切必须从客户体验出发进行再修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能感觉到腾讯公司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低调和谦逊,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牛,而是永远把客户的标尺当成标杆。真正的内功高手往往是沉着内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深沉低调的腾讯,这才是真正的《腾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