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中虚假语用预设之语用应对策略研究

2015-05-19 22:08刘旭灿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4期

刘旭灿

【摘要】虚假语用预设作为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手段,是发话者通过将非交际双方共有的或者至少对一方有争议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从而达到其特殊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在外交场合中经常被用到。本文以会话含义理论为依据,以外交部就亚太地区问题答记者问为语料,分析我国发言人如何从容应对外交场合中的虚假语用预设现象。

【关键词】答记者问 虚假语用预设 语用应对策略

一、引言

预设又称作前提、前设和先设,一般用来指说话者在说出某个句子时所作的假设。对预设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于1982年提出的。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预设)关系。语用预设涉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态度、信念、意图等,它传达的是发话者的知识状态的假设。作为一种预设,语用预设不一定具有真实性,但它必须是发话者的一种信念,并且至少是交际双方没有异议的,或者能为交际双方所接受的。

二.虚假语用预设与合作原则

虚假语用预设与语用预设貌合神离、形同神异,其借助语用预设的触发机制传递于交际中的一方来说是虚假的,至少是未知的,或有争议而不能接受的非言语双方共有知识。一般说来,虚假语用预设的产生大致有两个原因:第一,发话人可能不了解对方而预置了预设,是非故意行为,这种预设成为客观性虚假语用预设或预设失误;第二,发话者故意为之,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意识形态倾向,这种预设也称为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或预设撒谎。由于第一种情况一般不会产生会话隐含义,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重点探讨虚假语用预设的第二种情况。

合作原则是由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一套交际准则。在Grice看来,为了保证会话等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它包括以下四条准则:

1.数量准则。规定了所传递的信息量,应该包括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规定了说话的真实性,不说自知是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贴切,与所处的时间、场合一致。

4.方式准则。表达方式必须简明扼要、井井有条,避免晦涩和冗词赘句。

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虚假语用预设语用应对策略

1.合作策略。问:关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达沃斯论坛的发言。安倍在演讲中称,必须遏制在亚洲地区无限制的军备扩张,应实施公开,透明,可验证的军事预算。对于中方的海洋活动,他表示首要的不是武力威胁而是对话和法治。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军事意图和政策是公开的,透明的,我们在国防白皮书中和其他场合都作了正式宣布。现在应该增加 透明度的恰恰是日本。日本领导人应该向亚洲国家,向国际社会解释为什么企图修改和平宪法,为什么极力扩充军备。他真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本例中,对方虚假语用预设中方在针对南海活动问题中具有不透明化,不合法化的特点。我国发言人采取了遵守合作原则的策略。首先对记者的提问给了回应,即中方的军事意图和政策都是透明的。同时,我国外交发言人指出日本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背地里扩充军备,企图修改和平宪法,打算用武力控制钓鱼岛。

2.闪避策略。问:中方提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包括哪些具体措施?是否包括经济制裁?

答: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方绝不接受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非法侵占,日方任何旨在强化其对钓鱼岛地位的企图不可能得逞。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我们督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

在此问中存在明显的虚假语用预设就是中国会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显然,把中国对日本说成经济制裁是不恰当的。面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发言人给出具体的措施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闪避策略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中国发言人给出了中国政府针对这个问题的一贯立场,可谓是旧事重提,但是回顾发言人的答问,并没有给出太过实质性的内容。

虚假语用预设在外交场合中尤其是记者招待会中经常遇到。本文对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面对虚假语用预设现象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我国对外交事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但是我们会发现仅仅通过本文所总结策略并不能详细的解释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应对虚假语用预设问题时的所有作答,期待在此领域会有更深入更透彻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张莹.虚假语用预设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2-4.

[4]支永碧.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话语语用预设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5]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