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著的欢喜热闹

2015-05-18 07:33一少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王小波城墙马路

一少

编者按:

实话说,多数人不喜欢北京。拥挤、喧嚣、雾霾、激烈、压力,无数负能量的词语充斥在帝都生活里。可多数人又热爱北京。爽气、奋斗、青春、性情、耿直,又有无数令人热血的词汇属于北京。我们不喜欢北京,是因为节奏;我们热爱北京,是因为味道。多年历史行进,北京留下了什么?激荡在血液里的情深意重,流淌在骨肉里的“玩世不恭”,支撑起文字的原始力量。

这里是北京,这里有你的梦想,你相信吗?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绿树红花早已远去,梦想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发芽。在这里,梦想不会被压抑,可是在这里,梦想不一定会实现。在这里,欢喜热闹,都只是过程。可提到北京,总会热血沸腾。本期,我们就一起去感受梦想,认识北京土著。

北京风情

◎文/王小波

我小时候住在成方街,离北京的城墙很近。就在这条街的尽头,城墙塌了一个口子,沿着一道陡坡,躲开密密麻麻的酸枣刺,就可以上到城上。城墙上面是宽阔的大道,漫地的方砖中间长满了荒草。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来攻打北京,看到了这座城墙。有个联军的军官在日记里写道:这是世界上最宏伟的防御工事。他是对这城墙的高度发出的感叹,而我对城墙顶上的广阔感触很深。那上面是一片荒无人迹的辽阔的地带,走上半小时碰不见一个人。后来我在美国,和台湾来的同学聊天,说到梁思成先生曾建议把北京的城墙改作高速公路,那同学笑了起来,说道:梁先生的主意真怪,城墙顶上还能修马路吗?这位同学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城墙,那上面都修不了马路。我也到过世界上很多城市,见过很多古城墙。罗马城的城墙算是宏伟的了,假如有两个帕瓦罗蒂那样的人在上面并肩行走,就得掉下来一个。难怪没见过北京城墙的人要不信在上面可以修马路——其实不仅能修,而且修出来会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文景观之一。

过去,在北京三十四中附近的城墙里有个很大的仓库,里面放了军火和汽油。有一天爆炸了,三十四中的师生出来救人,赢得了很大的荣誉——他们学校有间荣誉室,里面挂满了那回得来的锦旗。我插队时和三十四中的学生在一起,听他们说过自己母校的光荣史。这说明城墙顶上不但能跑汽车,肚子里还能修仓库。像这样的城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可惜已经被拆了个精光。没有了宏伟的城墙、寂寞的城楼,北京城是一座没有了历史的城市。有些人会说,它怎么会没有历史——历史写在纸上。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到过很多城市,就我所见,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它的建筑。北京城就其本来面目来说,是一座硕大无比的四合院。没有了城墙它就不成个样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我小的时候,北京不但有城墙,还有很多古老的院子——我在教育部院里住过很久,那地方是原来的郑王府,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了王府的旧貌,屋檐下住满了燕子。傍晚时分,燕子在那里表演着令人惊讶的飞行术:它以闪电般的速度俯冲下来,猛地一抬头,收起翅膀,不差毫厘地钻进椽子中间一个小洞里。一二百年前,郑王府里的一位宫女也能看到这种景象,并且对燕子的飞行技巧感到诧异——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很遗憾的是,现在北京城里盖满了高楼,燕子找不着自己住过的屋檐,所以也很少能看到了。现在的年轻人读到“似曾相识燕归来”,大概也读不懂了。所幸的是,北京还有故宫,还有颐和园。但是没有了城墙,没有了燕子,总是一种缺憾。

(节选自《沉默的大多数》)

旁述:

生活要有趣味,趣味来自哪里?自由、真实、参差百态,还有记忆。王小波最喜欢引用罗素的话,大概是因为这一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本源。”1952年后的北京,是王小波看到的北京。城墙存在于他的记忆里,历史遗留在建筑里。北京的城墙是北京的风情,旧时的燕子,王小波怀念,我们也怀念。借用王小波某篇文章的标题送给北京吧:“我觉得我会永远生猛下去。”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小波城墙马路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人来车往的马路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过马路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过马路
浪漫王小波
关于王小波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