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机器人点亮中国“智”造

2015-05-17 03:40:40黄忠魁徐建华
中国品牌 2015年7期
关键词:码垛科工移动机器人

黄忠魁 徐建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机器人点亮中国“智”造

黄忠魁 徐建华

在机器人与中国“智造”的道路上,航天三院33所智能机器人研究室的主任张新华和他的团队始终在奔跑

代号为MGT-20K移动机器人

航天机器人来了

勇挑中国“智”造重担

代号为MGT-20K的移动机器人有个“绝活”:凭借履带和两条手臂,可适应楼梯、沙滩、瓦砾、街道等多种路面,具有较强的爬坡、越障能力;上面安装的航姿系统、GPS、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已用于变电站巡检、危险环境侦查。

除了能跑会动的“活力派”,还有针对市场需求研发的系列台式工业机器人,这些安静坐在工作台上的小家伙们,分别将各自拿手的“绕线圈、打螺丝、点胶、焊接、食品装盒等动作一气呵成,10余台机器人就组成了一条流水线。

尽管这些机器人应用领域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的标签——航天制造;尽管他们的个头有大有小,却来自同一个“母亲”——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33所。正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院长李立新所言,该院机器人的研发已经涵盖机器人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机构、机器人电气、伺服电机5大专业,初步形成了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及整机研发、生产和装配调试的能力,建立了机器人设计开发平台。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升温,机器人制造正成为我国新一轮的热门话题。“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凭借在传感器、控制技术、移动技术、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控制工程等领域的优势,三院积极投身智能制造进程,以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摸索具有航天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李立新说。

33所的机器人家族虽然以“小个子”居多,却也不乏“大块头”,该所为矿泉水生产线订制的自动码垛机器人,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块头”:每分钟码30箱矿泉水,码垛层数可达5~8层,在提高了劳动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该所还开发了中、小型移动机器人,面向反恐、侦察、排爆、电站巡检、煤矿巷道探测等领域和方向。

2014年,在智能机器人研究室成立第3年,该所又获批成立北京市首个机器人伺服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至此,“政产学研用”的产业创新平台初步搭建完成。“我们要用不超过5年的时间,尽量多掌握不同功能机器人研发的关键技术。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外专业企业、高校的技术合作与共享,不能关门搞研发。”该所所长赵连元说。

“机器人不需要休息,不要加班费,不会跳槽。”当被问到为什么搞机器人研发时,33所智能机器人研究室主任张新华幽默地回答。

据李立新介绍,所谓智能机器人,是指有发达的“大脑”、具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它们甚至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的进程中,三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正在于此。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7年,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年需求量将达10万台。

“将来的工厂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多传感器技术、大数据、云制造等都将融合到机器人制造中。”李立新说。

据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今后将致力于推进智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技术的研发和国产化,助力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化进程,还将推进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在石油加工、煤炭开采、机械加工、城市建设、食品加工等典型领域中的示范应用,使航天机器人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领域大展拳脚。

猜你喜欢
码垛科工移动机器人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移动机器人自主动态避障方法
可控机构式码垛机器人的运动学误差分析
移动式码垛机器人移动臂的优化设计
重型机械(2020年3期)2020-08-24 08:31:48
GSK工业机器人码垛程序编写技巧
电子制作(2019年20期)2019-12-04 03:51:36
基于Twincat的移动机器人制孔系统
华电科工的生存秘诀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0:57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7周年
太空探索(2015年11期)2015-07-18 10:59:3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
极坐标系下移动机器人的点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