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见行动 向国学要力量

2015-05-15 04:17季京刘颖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弟子规校区国学

季京 刘颖

2014年9月,长安校区的全体师生第一次走进国学天地,参与了学校“国学思与行”国学周学习及展示活动。为了让师生尽快地投入,尽快地感受国学教育的价值,我们制定了国学进长安校区校园的整体规划:

前期阶段(走进国学):以假期背诵国学百句为契机,走进国学天地,共同学习,提高认识。暑期前校区下发了各个年级国学教育主题内容,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充分的感知,背诵国学百句并学习、了解相应内容的;教师学习《道德经》《曾国藩》,多角度走进国学经典。

中期阶段(了解国学):以九月份国学周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了解国学,通过诵读、吟唱、舞蹈表演、武术操、国学课程等内容的融入,让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情趣后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第三阶段(爱上国学):能从多角度认识国学。进行深度的国学学习,做到点面结合,增加思考与践行。开设国学课程、多学科中学国学(京剧、武术、书法、国画等)。学国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学习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充分体现二小“双主体育人”教育理念,使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在国学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思考,一起行动,一起提升。把国学的学习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国学帮助我们提升观念,让国学学习回归教育本质。

在学习积累中感悟

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学习中感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感受激情。如二三年级,以国学诵读为主,吟唱为辅,学科辅助、形体并融。第一步,诵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第二步,吟唱。使学生在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的过程中,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滋润学生的心田。第三步,与学科教学融会贯通。待学生读熟、背熟,理解经文意思后,进而鼓励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养成好习惯、好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四步,诵读与形体相结合,学生们更能融会贯通地理解。我们选择了通过肢体语言去体会国学的内涵,使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舞蹈展示共分三段,第一段是将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孩子们手持毛笔配合着中国古典音乐,边吟诵边舞动。同时通过吟诵让学生理解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五常之道”,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素质。第二段学生们通过一段椅子舞,伴随着动感的旋律,吟诵《弟子规》,使学生们在吟诵和舞蹈中深入理解了《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规范和态度,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第三段则是体现了孩子们在这一阶段学习中对国学经典的热爱,使学生们在吟诵舞蹈中感受国学的魅力。

校区还注重环境文化的熏陶,在楼道里定期展示学生的国学作品(软笔书法、国画、国学18句等),学校的国学橱窗为学生们介绍一些国学故事和注解,让学生能够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了解其中的内涵。各班还在教室开辟了国学板块等相关活动,让国学教育像潺潺的溪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在主题活动中实践

在学习国学经典过程中,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礼仪伴我行”“走进博物馆”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的理解和实践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比、学、赶、帮,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环保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待人的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践行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行转化。

在国学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两分钟“读论语,学做人”,广播时间听经典讲美德故事。发现有同学发生小矛盾,就会用《弟子规》中的道理去劝解,帮助他们和好。家长们都夸自己的孩子更加懂事了,每天回来都会积极地为家长做事,讲故事……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自觉运用《弟子规》中的规矩严格要求,“将上堂,声必扬”经常挂在他们的嘴边,不断地提醒使得每个学生的发言声音都越来越响亮。还有的同学在学习了《弟子规》的内容后,针对身边同学、好友的不良行为习惯,引用《弟子规》精神写出劝诫书帮其改过。结合感恩教育内容,教师提倡学生自己对父母、家人、师长、班级、学校、社会写感恩词,把道德表现提升到道德情感的层次。步骤是:(1)写一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学校举办手抄报展览。(2)说一说。根据学习内容在班级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和谈学习体会收获的演讲,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3)评一评。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自评、互评。

在践行过程中反思

1.成功之处

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老师们没有这么用心用情地和学生共同学习和参与活动了。学生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地进步,作为教师,我们的思考和行动也必须跟上。《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国学经典里的知识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我们创办了教师学习版块——“诗书雅园”。它是一个教师学习国学的板块,不仅有教师的书法作品,还有不定期更换的两个年段的国学18句,每每走过,师生共同感受着国学的力量,学生的学习同时带动了教师的学习、思考和践行。

在校区学唱京剧展示时,十多名同学只有三个话筒,我们欣喜地发现拿话筒的孩子主动把话筒递到没有话筒的孩子面前,每个人的声音都能通过话筒一一呈现。这个动作虽小,但孩子们的意识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四年级更换桌椅,每位学生都要将自己的桌椅搬出,见一位个头矮小的学生费力地搬着桌子前行,折返的几位学生忙伸出援助之手,男生帮女生、女生帮男生,爱通过双手向内心传递。国学有一种力量,它可以净化人类的心灵;国学又是个长期工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2.存在的问题

在五、六年级“走进博物馆”国学周活动中,级主任在参观前进行了动员,提出了活动中的要求,包括礼仪、纪律、安全等,班主任也根据各班情况提出要求,但在真正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表现并不如我们所愿。回来后我们进行讨论: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应采取哪些方法进行教育?我们首先分析在日常的教育中主科和科任教师之间是不是还存在着死角和盲区,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规则意识的建立是否教育到位等?找到了我们自身工作中的问题,才能找到有效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所有教师积极想办法寻找改进策略,并达成共识。通过走进特需生、树榜样、抓细节、多鼓励、践行国学内容等措施,学生开始向好的方向发生变化,课上的精神面貌、纪律有了很大的进步,课下不文明语言明显减少。

本次校区的国学周展示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细节问题,如表演还没结束,音乐就被按停;个别节目的质量有待提升。于是我们进一步反思:这次活动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空间,教师的指导也贯穿其中,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进行校区整体彩排,就连最基本的节目检查都没有,都是级主任把关。如果从校区的角度整体进行审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漏洞。今后,我们不仅要开展活动,还应该让每一次的活动都侵入人心,即达到教育效果,又要让人终身难忘。

国学周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和践行才刚刚起步。我们不仅要做到向国学要力量,更要在学经典中见行动。

猜你喜欢
弟子规校区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弟子规
弟子规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