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
2014年,晋中市委办公厅开展对和顺县平松村的帮扶。市委办公厅把挖掘释放扶贫村优势要素与当前扶贫政策以及省内外市场需求相结合,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以发展养兔园区、养猪园区、黄芩茶生产基地“两园区一基地”为主的扶贫工作思路,变“输血”为“造血”。
市委办公厅扶贫工作队按照精准扶贫政策要求,扑下身子,真扶贫、扶真贫,把现代农业中发展产业的理念、建设园区的做法植入扶贫工作中,多次深入帮扶村和顺县平松村了解民情民意和经济情况,多次与村两委及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有养殖经验的农户代表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共同探讨选择适合平松村稳定脱贫致富的路子。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顺县平松村共流转土地25亩,建成养兔、养猪两个园区,并扩大了黄芩茶加工基地。目前,该村獭兔、新西兰兔已出栏1.1万余只,现存栏2500只;猪已出栏500头,现存栏280头;生产销售黄芩茶260多公斤。“两园区一基地”收入累计达到100多万元。在园区的支撑下,2014年,平松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39元,同比增长24%。市委办公厅被评为2014年度全省下乡工作先进单位。
流转土地、盘活要素,切实解决园区建设中的用地问题。确定发展养兔、养猪产业和黄芩茶加工项目思路后,为避免家畜粪便污染农村居住环境,也为了防止人畜混居对疫病防控的不利影响,扶贫工作队决定把原来村里发展养殖的散户全部搬迁转移到离村1公里左右的缓坡地带,建设大户带头、能人参与的养殖园区。方案有了,但解决园区建设用地成了最大的难题。建设养兔、养猪园区和黄芩茶生产基地除占用村集体土地外,规划还涉及到8户村民的个人承包地。一开始,这几户村民出于“惜地”、“守地”心理和对土地流转价格方面的顾虑,都不同意流转自己的耕地。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工作队和村干部主动上门,为他们讲解有关土地流转政策,说明分析流转土地后的多种好处;另一方面,提出用村集体土地置换农户土地或以农户耕地入股的方式解决用地。这一办法实施后,8户村民最终有6户以土地置换方式、2户以土地入股方式流转了土地,制约园区建设的关键要素“地”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大户领办、股份合作,切实解决养殖园区运行机制问题。用地问题解决了,投入模式和运行机制就成了制约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结合当前中央、省、市扶贫工作新政策,立足扶贫村实际,在投入和机制选择上,工作队最终采用了流转土地入股、大户投股资、扶贫资金以村集体名义投股资,按股分配收益的办法,并提出“两园区一基地”建设经营中要优先使用本村劳动力,充分调动了投资人、村民和村集体三方的积极性,实现了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探索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扶贫工作新方法。以獭兔养殖园区为例:平松村村委以集体的7.5亩土地、资金80万元(其中,整村推进资金50万元,市相关扶持资金30万元)入股,有2户村民以土地2.5亩入股,养兔大户刘世江等2人以120万元现金入股,共同投资建设养兔园区,收益产生后按入股比例分红。2014年,平松村集体和村民仅此一项就分得10万元红利,大户得到纯收益15万元。除此之外,在养兔园区务工的6个村民还得到约11万元的工资性收入。眼见为实的农民看到养兔的收益后,一些本村和周边村有养殖经验的农户也产生了与园区合作的想法,纷纷到兔园区参观、咨询、索取相关资料。平松村村民高兴地说:“产业扶贫见效快,富了领头的,带动了全村的,还辐射了周边的。”
弱强联合、紧盯市场,切实解决养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市场问题。针对平松村民以往养兔、养猪经验不足,特别是疫病防治和市场销售经验不足的问题,工作队坚持“弱强联合”的理念,主动走出去、找上门,与山东省菏泽富士达肉兔养殖基地开展合作。山东方面及时派出2位技术员,在平松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养殖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护指导。在销售方面,除山东外,工作队还帮助园区先后与山西省食品公司榆次公司肉联厂、阳泉市盂县九旭兔业有限公司、河北省沧州宇思裘皮皮毛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确保了园区“产得出、无疫病、销得好、有钱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