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剑
潘鸿海,1942年3月出生于上海梅陇镇附近的一个叫柿子园的小村落里。如今梅陇镇已发展成上海重要的商贸中心,而在他的记忆中家乡种满了柿子树,他的童年便是在江南的青砖古巷中度过。江南的水乡风情滋养了他,让他一生痴恋,用画笔和颜料涂染记忆中家乡。
在六岁时潘鸿海到村子附近的上海实验小学读书,学校里有一位从日本归国的美术老师,姓卢。卢老师有一套日文版的《世界美术全集》。在那个相对闭塞的时代,全中国也没几个孩子有机会可以见到这样的一套书,“那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很大,现在想起来。我是糊里糊涂当中形成一个概念:画画这个东西,怎么会那么好。怎么会有那么好的画,不管什么画,每一页都很好看。”十二岁时,潘鸿海孤身离乡,到苏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读初中,也是在这一时期,潘鸿海彻底迷上了画画,从年少到古稀,从连环画到水乡油画,始终如一。
1958年,潘鸿海因偶然机遇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学习,后来又顺利进入了该校的油画系深造。那时正值倡导“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年代,在“知识分子劳动化”的号召下,潘鸿海和同学们经常下乡采风、劳动,和农民打成一片。就在他临近毕业之时,潘鸿海和同学被派到萧山的大庄公社和军队干部一起搞“四清”,当地的“新时代”妇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以这些农妇为模特,创作了一套三联画《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油画作品,分别画了三个场景:一幅描写妇女代表大会、一幅画的是妇女科学种田,还有一幅是执勤的女民兵。这幅油画作品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开张,被印了几万张,在全国发行。在杭州求学的十年,为潘鸿海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在这里也开始了他作为一名画家的艺术道路。
1968年,大学毕业的潘鸿海因机缘巧合被分配到《工农兵画报》(后改名《富春江画报》)当起了美术编辑。潘鸿海在编辑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年,参与或主持了四百期《富春江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并画了大量的宣传画、连环画、插图、油画等。在那段时间里,潘鸿海常常下乡与农民打交道,画了许多乡村教师、赤脚医生,甚至农户家里刚诞下的小猪崽等等,这些经历令他熟知江南,也练就了高超的绘画功底。《富春江画报》上亦刊登潘鸿海大量的作品,他的画作也开始在全国产生影响。他回忆说:“那一时期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有,和同仁们一同创作的油画《又是一个丰收年》、水粉组画《鲁迅》,还有连环画《欧仁·鲍狄埃》等,这些作品都入选了全国美术大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世纪80年代,潘鸿海创作了《星星知我心》《鬼新郎》《印佗罗的秘密》《人猿泰山》《巴黎公社》《燕妮与马克思》《逃亡者》《求索——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等众多连环画及连环画封面,积累了近两三千幅连环画画稿。潘鸿海说:“早年出版社的经历和连环画的创作对后来的油画创作有很大帮助。晚上下了班他要画到11点半,有时是两张连环画,三块钱一张,养家糊口。很多连环画就是那样画出来的。”
1985年,潘鸿海赴美国参加芝加哥美术学院讲学,同时到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博物馆里观赏了大量的世界名画,回来的时候背了两箱子的画布和颜料,发奋要成为“中国的油画家”。他想走一条属于中国油画家自己的路,那就是画他最熟悉江南,他以地域作为创作题材的母体,专心创作水乡油画。与此同时,潘鸿海转调浙江画院任副院长、院长,一面完成画院的行政工作,一面专心致志的当起了专职画家。潘鸿海每年都会去水乡捕捉最动人的生活,无论是寻常巷陌还是老屋绿树,笔下织就的“水乡梦”融入了潘鸿海的生命和情感,他说,“那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每一张画都是一个故事,一段感情。”“几十年来的绘画探索,我自己还是最熟悉自己家乡的东西,题材上来讲观众也很熟悉;从表现手法上来讲让人看得懂一些。画面跟观众能交流的写实手法。”《姑苏行》《江南行》系列、《绣江南》三联画等相继问世。水乡人水泊天涯的乡愁,水陆两相的生活,渐行渐远的节令关系和雾气一样消散的宁静……都被永恒地留在油彩里。
后来,潘鸿海又选择了难上加难的题材——画江南女子。潘鸿海笔下的风景灵动秀丽、远离尘嚣,而他笔下的女子或淳朴善良、或聪颖剔透。当年,潘鸿海曾以周迅等江南典型的女孩子为模特,创作了一系列油画,如《周家囡》《西子姑娘》等,他说:“周迅具有典型的江南女孩子的特点,而我的作品画南方女孩子的比较多。”画面中的江南水色交融朦胧,大背景下衬托着少女亭亭玉立的身姿,人物情绪的安详平和、造型的准确细腻,代表着潘鸿海心目中自幼铸就的对江南水乡古老淳朴的乡情民风之美的向往。
2010年潘鸿海创作了油画《外婆家》的系列油画,“江南是我的外婆家,童年印象中的外婆及外婆家是美丽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具体的。对我而言,外婆家的风土人情代表着江南风情,外婆所处的年代代表着江南历史。画面这三人中以外婆为中心,三人的关系是妯娌,他们的组合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天地,她们置身于典型的江南家居环境……这一切的一切,反映的是江南的情,民族的魂,这不是具体的一幅画,而是对历史、时代的记忆搜索和集中,是江南美在平面上的和谐展示。人物造型完美,色彩素雅而温顺,构图线条流畅,是对画面的精心设计,而又尽可能不做作,她是虚拟的外婆家,但又是真实的外婆家。这系列画既具象,又抽象,这就是我想赋予她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写道:“潘鸿海的水乡像梦。同时,他的诗意水乡也正在远去。传统的江南水乡,依水而居,依水而市,创造了一种与小河水巷相谐的建筑尺度和人居风味。……随着现代道路交通的发展,人们纷纷奔向道路的两旁建房和生活。新的生活资料彻底地改造了人们的习俗,水乡的拱桥、廊街、青石板道,离人们越来越远。更重要的是水乡曾有的那种尺度关系、水陆关系、节令关系和梦一般的宁静被完全改变,像遥远的记忆留在人们对于大道大楼的瞬息回望之中。……正是在这种的时候,水乡的描绘显出了人文守望的意味,显出了绘画深处那历史的道白。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只有站在潘鸿海的水乡绘画面前,揣度水乡的真生活,回味那消逝的水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