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旭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九个方面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面对新常态,北京工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瓶颈,轻装上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新常态下北京工业经济的特点
2011年以来,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可以说率先在全国进入了中高速、结构优、动力新的新常态,有三个具体表现。
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11年是7.3%,2012年是7%,2013年是8%,2014年前10个月是6.5%,虽然都是个位数增长,但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内。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2014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在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9%的情况下,利润同比增长17.5%,增速高于全国10.8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1.5%,达到人均31.9万元,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两倍。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3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为0.8∶22.3∶76.9,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同比增长9.1%。高端产业对北京工业的支撑作用加强,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三个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同比增长约4个百分点。北京市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为68%,居民消费增长快于政府消费,消费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三是创新要素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北京科技创新要素投入逐年提高,科技成果产出保持较高增速。2013年,北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6%,技术合同成交额2851亿元,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增长33.6%和24.1%。工业企业以不到全市研发经费20%的投入,取得了超过50%的专利授权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北京工业还呈现出三个独有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产业“高精尖”化趋势显现。2014年1-10月,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5%的情况下,现代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1.1%,比平均水平高10.8个和4.7个百分点,高于2013年全年水平。2014年1-10月,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4.9%,高出同期工业8.4个百分点。华胜天成自主开发安全可控的新云东方高端服务器全系列产品实现量产,工美集团APEC国礼等一批高精尖产品脱颖而出。
二是调整疏解任务艰巨。当前,北京的大城市病必须要通过大手术才能治愈。2014年7月和10月,市政府先后发布新增产业禁止目录和污染企业调整退出目录,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实施工业企业调整退出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通过政策“组合拳”引导企业调整退出,就地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及污染企业392家,完成市级以上开发区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2208蒸吨。特别是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我委组织停限产重点监测企业396家,为北京“APEC蓝”做出积极贡献。但是要达到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的要求,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而且越到后面骨头越难啃。
三是区域发展机遇难得。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在这方面北京工业做了一些探索,比如首钢集团抓住搬迁调整的历史机遇,实现沿渤海湾产业布局,并于2011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凌云化工整体搬迁至邯郸武安工业园,实现原地转型,异地升级。实践证明,跳出北京面向京津冀更大腹地发展,为北京工业提供了浴火重生的重要机遇。
新常态下北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瓶颈
一是产业调整疏解和稳增长之间的矛盾。加快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产业的调整退出,必然会减少工业存量。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的深入实施和严格执行使增量部分“优中选精”,避免了数量上的简单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培育、企业转型发展、创新源转化为增长源、高精尖项目培育和引进都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难以弥补调整退出留下的“真空”地带。产业结构调整好比弯道行车,安全驾驶一定要控制好速度。新兴产业的增量发展、传统产业的存量优化,都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实现动态平衡。
二是发展高精尖产业与成本环境空间约束趋紧之间的矛盾。习总书记要求北京紧扣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放弃“大而全”,构建“高精尖”,要“白菜心”不要“白菜帮”。一方面,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资本优势,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另一方面,客观要素供给变得越来越昂贵稀缺,环境准入条件变得越来越严格苛刻,北京工业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工业用水保持零增长,工业排放实行减二上一,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调。此外,北京还面临着人口承载压力、雾霾PM2.5治理压力,交通拥堵治理压力等多重制约。因此,我们的发展思路必须做相应调整,必须有舍有得,坚决放弃一般制造业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在存量调整上下功夫,走智能制造、企业总部、技术升级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路子。
三是创新成果就近产业化与承接环境不配套之间的矛盾。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就是要创新工作举措,提供好阳光、空气、土壤和水,让创业种子更好地发芽成长。有数据表明,中关村向京外转移、辐射的技术和产业中,在津冀地区落地的不足10%,大部分是“孔雀东南飞”了。当前,我们要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关键还在于各地政府要把发展环境营造好,加强承接孵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软硬件条件。
北京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和启示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新常态下发展的困惑,工业发展必须要主动求变求新,寻找新的发展动力。结合北京工业多年的实践探索,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做文章,让政府有形之手在市场容易失灵的领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努力破解发展瓶颈,释放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一是在继续破冰经济管理领域的体制机制方面做文章,向改革要动力。当前,经济社会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自2014年3月实施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截至10月底,北京市新设企业12.77万户,同比增幅67%,远远高于改革前几年每年10%左右的增长水平,极大激发了大众创业的热情。2013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分三批取消和下放了审批事项381项,精简比例达41.2%,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减少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任务。
二是在做大“四新”经济方面做文章,向创新发展要动力。经济学家熊彼特把创新归结为“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供应来源和新组织”这五种形式。结合北京实际,我们认为“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可能是未来工业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近来,北京“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喜人,打造了很多个第一,比如,全国首个55纳米智能卡芯片在中芯国际实现量产,国内首款自助桌面云平台及首款采用自助操作系统的可穿戴智能手表新产品面世,小米手机借助研发众包等互联网新模式异军突起市场份额排名国内首位,百度成为全球首个开放大数据引擎的企业,等等。在服务“四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搞产业的核心就是搞环境,搞环境的窍门就是为高端人才做好服务,使“人才带着思想来就能做出产品”。我们也正在思考如何引导市场主体做好要素资源组织模式创新,进一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三是在破解制约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传统政策方面做文章,向刺激消费需求要动力。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轨迹是基本吻合的,市场需求层次的提升拉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现阶段市场动力源正由供给侧向需求侧转移,但是诸多不利于消费的制约因素还依然存在。一些深受北京市民喜爱的老字号品牌因为高昂的入场费难以进入综合商超销售,同仁堂医药由于高质高价无法进入医保采购目录,等等。为此,我们研究如何在破解制约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约束上下功夫,如何在新常态下保持战略定力,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在环境治理、信息消费、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促进内需的增长和升级,同时发挥大规模市场下的战略买家优势,面向全球对接、整合资源。
四是在产业舍与得方面做文章,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在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后,通过结构调整可以激发新的活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一部署,我们一方面下决心去“舍”,分类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另一方面下更大力气去“得”,研究提出实施“三四五八”战略,加快构建体现价值链高端化、生产清洁化、体量轻型化的高精尖产业结构。当前,在加快调整退出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如何推动存量工业用地“腾笼换鸟”,转型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北京798、尚8等的引领下,首钢西十筒仓改造、龙徽国际酒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新项目将成为北京工业文化的新地标。我们也正在研究筹建高精尖产业基金,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政府资金使用方式,吸引社会资本重点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紫光成功收购展讯、锐迪科的案例提示我们,必须要在利用资本手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抓手,深化国企改革,“发挥国企资源优势,让民企做国企的主”,促进实现产业发展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双赢。
五是在产业融合和区域融合方面做文章,向协同发展要动力。世界主要都市圈发展历程表明,产业融合与区域融合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融合带来的溢出效应往往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释放。近年来,北京二三产业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工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我们研究发现,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54.9%由工业拉动,工业每增加1元,可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增加1.48元。另外,区域融合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建设世界城市离不开区域腹地的支撑。为此,我们主动在京津冀区域内加强产业布局,推动北京现代四工厂、沧州生物医药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对接,其中,千万吨炼油、海工装备等大项目有意落户曹妃甸。我们认为,京津冀下一步产业协同发展,绝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或者规模扩张,而是要紧跟新工业革命趋势,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原则,打造跨区域的产业园区,带动北京周边城市加快新城建设步伐,把京津冀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作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