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关系的丰收之年

2015-05-14 11:00刘俊阳
前线 2015年1期
关键词:贝格安徒生南京大屠杀

刘俊阳

2014年是中国与丹麦关系的丰收之年。4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6月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访丹,9月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访华。一年来两国互信加深,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2015年将迎来中丹建交65周年,有理由相信中丹关系将更上一层楼。

当前是中丹关系最好时期

1674年丹麦国王克里斯钦五世致函康熙皇帝请求建立通商通航关系,丹麦商船“福尔图那”号经过两年航行到达福州,掀开了两国340年友好交往的第一页。

丹麦是继瑞典之后第二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1979年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元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君主。1995年李鹏访丹,2008年首相拉斯穆森访华,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丹麦是迄今唯一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欧国家。2012年胡锦涛访丹,中丹关系迈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现在的中丹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2013年中丹共同参与了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运输和护航。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0.9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近4倍,丹麦对华出口增幅超过16%,中国对丹麦的投资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累计达到6891万美元,仅2013年就增长164%。中国已成为丹麦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海外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丹麦在这些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双方在贸易、投资、农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正逐步拓展。

中丹关系并非永远阳光灿烂。2009年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外交大臣默勒不顾中方多次交涉执意会见达赖,中国政府强烈抗议,暂时中止了两国高层交往,正如2010年1月30日《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所说,“在丹麦首相会见达赖之后,中国暂时终止了与丹麦的交往,直到12月丹麦政府发表声明反对西藏独立并承诺再次会见达赖之前会考虑北京的反应之后,中国政府才恢复与丹方的交往。”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分析家指出:中国的强硬语调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分析家的关注与忧虑》,文章的开头,作者潘福雷特便指出:“中国对于美国计划向台湾军售的义愤与北京新的胜利者的姿态(a new triumphalist attitude)是一致的,这种胜利者的姿态正在引发全球其他国家与分析家的关注与忧虑……从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到网络自由到中印边境问题,研究中国的观察家们注意到,从中国政府、政府的代表以及由政府资助的智库中一些有影响的分析家们那里,一种强硬的态度已经被传达出来。”

文章引用欧洲改革中心查尔斯·格兰特的话:“欧洲人争着抢着要作中国的好朋友,但是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失宠受辱。”

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正如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和平对话。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扩张、掠夺和殖民不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和平发展、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平崛起绝非仅仅韬光养晦,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问题上,中国的声音是坚定而义正词严的。在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西藏问题上,中国的声音依然会“强硬”,触碰底线者应该三思而行。

中丹关系的纽带——安徒生与辛德贝格

2014年9月11日,来华访问的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做客新浪网时谈到:“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还没有看到像中国这样喜爱安徒生童话的国家。……很多中国孩子学习安徒生、了解安徒生,并从中收获开心,这是连接丹中两国的一座桥梁。”

100年前安徒生的童话被介绍到中国,感谢周作人、郑振铎、叶君健、任溶溶和林桦等人的介绍和翻译,安徒生童话为一代代的中国孩子带来了无穷欢乐,中国的儿童文学就是在对安徒生的翻译和介绍中萌发和成长起来的。

二战期间丹麦曾遭受纳粹入侵5年之久,沦为德国的“合作国”。一天夜里,纳粹下令所有丹麦犹太人佩戴黄色六角星标志。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他们的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佩戴着一枚黄色六角星,骑着骏马高傲地巡行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人们纷纷佩戴大卫王之星,纳粹难以识别谁是真正的犹太人,只好收回命令。1943年10月纳粹下令逮捕所有丹麦犹太人,丹麦各界齐心协力将8000名犹太人的绝大部分送往瑞典,只有500人落入了魔掌。

在12月13日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谈到了一个丹麦人:“令人感动的是,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他们中有德国的约翰·拉贝、丹麦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美国的约翰·马吉等人。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辛德贝格出生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南京大屠杀期间他受雇于南京一家丹麦和德国合资的江南水泥厂,辛德贝格和另一名德国雇员在水泥厂创建难民区和简易医院,救助保护了数以万计的中国难民。为阻止日本军人进入,他们在厂区周围插满丹麦和德国国旗。辛德贝格向南京安全区主席拉贝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秘书斯迈思递交了他所记录的日本军人在南京屠杀的资料,还陪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马吉牧师对日军的暴行进行了考察和拍摄。三个月后,在日军的压力下,辛德贝格被解除职务送回欧洲,他曾在日内瓦等地放映他所拍摄的纪录片,揭露日军暴行。

辛德贝格后来移民美国,他生前很少谈起这段经历,直到他的妹妹整理遗物时才重新发现了这段历史。辛德贝格的外甥女玛丽安在知道舅舅的事迹后,为舅舅选择植培了一种特殊的黄色玫瑰,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黄玫瑰由丹麦驻中国使馆转赠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女王到来时,象征友谊、正义和人道的黄玫瑰正迎风绽放。

谴责暴行反思历史——女王访问大屠杀纪念馆意义重大

丹麦人口560万,本土面积43096平方千米,不到江苏省的一半。丹麦是君主立宪王国,宪法规定国王为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议会为一院制,共179个议席,议员经普选产生,任期四年。君主是“统而不治”、“临朝而不理政”的“虚位元首”,首相才是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君王尽管是象征性和礼仪性的,但也绝非仅仅是徒有其表,王室对于外交、文化艺术、宗教、旅游和福利慈善事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君主制显然与现代民主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相违背,君主立宪何以保留至今?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君主立宪制具有文化遗产的特征。在这些国家君主制都曾在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君主与国家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拥戴君主成为国家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的一部分,王室已成为一种国家历史和文化象征,也是人民的一种精神和文化寄托。

玛格丽特二世是克里斯蒂安十世的孙女,1972年1月14日登基。女王美丽优雅、多才多艺、平易近人,深受人民爱戴。她多次参加国内外考古工作、举办个人画展、为芭蕾舞演出设计服装和舞美。她擅长写作和翻译,每年她都要向全国发表新年祝辞,讲稿都是亲自撰写。哥本哈根不少人都在超市里遇到过身着便装的女王。丹麦出台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后,人们熟悉的优雅地拿着一支烟、面对镜头微笑的女王形象从此消失。

35年后女王的第二次访华开创了四个先例。第一,打破了丹麦君主一生对一个国家只访问一次的先例。除了邻国挪威和瑞典,其他国家女王一生中只访问一次。第二,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女王出访时一般只有外交部长随行,而这次除了外交部长,随行的还有三位部长、五名副部长,此外还有来自110家丹麦公司的代表。第三,行程如此密集前所未有。74岁高龄的女王5天内访问北京、南京、苏州、嘉兴和上海5个城市,除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外还安排了近20项活动。在北京妇女儿童博物馆女王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为80名在场的两国孩子朗读了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片段,在孩子们面前,她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第四,女王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为第一位参观该馆的在任外国元首。她神色凝重手捧一束盛开黄玫瑰的瞬间被定格,成为各大媒体的头版照片。

一百年来,安徒生童话已经成为连接中丹两国人民的纽带,安徒生童话表达了爱、欢乐与悲伤、尊重与同情、正义与人类尊严,这种人道主义精神超越国界,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在我看来,安徒生童话、克里斯蒂安十世同情和保护犹太人、辛德贝格在南京救助中国难民和丹麦女王访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都体现了同样的人道主义精神,都在向世人宣示爱、和平、正义和人类尊严。女王抵南京时表示,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记录了77年前在这个美丽城市发生的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纪念他(辛德贝格),不但要回顾过去,还要面向未来。

丹麦人民也是法西斯入侵者的受害者,我们都经历过屈辱和苦难,也都为自己的祖国浴血奋战。丹麦人曾帮助国内98%的犹太人逃脱纳粹魔爪、犹太人在上海得到中国人的帮助、辛德贝格在南京救助中国人,所有这一切都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美国前总统卡特、泰国前总理班雅拉春·安南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村山富市和海部俊树等都曾参观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但他们都是在离任后到访的。丹麦女王是到访的第一位在任外国领导人。尽管丹麦外交大臣称此次访问大屠杀纪念馆不是政治性的,但是作为一国元首,女王的参观是对中国在二战问题立场的声援和支持,也是在向全世界揭露和声讨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在对历史的反思、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真实性上,丹麦是站在中国一边的。

(作者: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梁齐勇

猜你喜欢
贝格安徒生南京大屠杀
速滑大师顿贝格
安徒生的世界
偷画的人
跳高者
纪念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审判从未终止
一份保单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