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印
中国孩子输在了哪里
日韩的孩子“吃苦”,换来的结果是苦尽甘来;
中国的孩子“吃苦”,换来的是苦无尽、甘无望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得者
1993年,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发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国孩子输给日本孩子的较量结果,令国人汗颜。多年过后,中国孩子的素质现状并没有太大改变,最近在和韩国孩子的较量中,中国孩子又输了。
2015年7月7日,我和韩国的艺术培训机构“汉风韩流”洽谈中国国际儿童文化艺术周的商务合作。闲聊时,“汉风韩流”的董事局主席李春日发现中国的孩子普遍不能吃苦,很娇气,也很脆弱;不仅如此,很多中国家长还常常和韩国的培训教师发生冲突,认为严格的专业训练让自己的孩子“受罪”了。
相反,韩国的孩子在训练时普遍能吃苦,家长们也普遍尊奉“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教育理念,绝不会因为孩子在训练中吃了一些苦,而和培训教师发生冲突,反而会很感谢。结果是,韩国的孩子很快就能取得艺术上的成绩,中国的孩子却常常始终停留在“课外兴趣班”的水平上。
专业艺术培训必然要吃很多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教育常识。然而,在很多中国家长这里,这个常识常常被视而不见。在此教育观念指导下,中国孩子往往很难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不仅自我生存能力差,抗挫折性、抗打击性、抗孤独性也很差,更不必说实施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文化创意行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如果父母在教育理念上出现了严重偏差,孩子的生命之舟自然会偏离甚至背离美好的航向。日韩的孩子之所以能吃苦、肯吃苦,虽然和他们社会整体竞争激烈有密切关系,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父母认可“吃苦”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这些父母知道,苦尽才能甘来,只有让孩子从小不怕吃苦,习惯于吃苦,培养了坚毅的品格、卓越的才能、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等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才能不仅不吃苦,而且能更多地享受事业成功的人生幸福。
不过,吊诡的是,尽管很多中国家长不愿让孩子吃生理之苦,却又往往愿意让孩子吃心理之苦、情感之苦、亲子伦理之苦。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众多高收费的国际学校中,出现了一大批另类“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远离家庭,以长期寄宿的方式,“留守”在学校高高的围墙里。虽然这些学校的软硬件都不错,但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无法替代父母在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独有价值。
最近我应邀参加一所国际学校的小学生毕业典礼。作为儿童教育和文化创意研究者,我深知毕业典礼就是孩子精神上的成人礼。在毕业典礼上,一位父亲大声说,自己对学校特别放心,从一开始的每两周到学校探望一次孩子,慢慢变成每两个月探望一次,又慢慢变成每个学期探望一次,直到孩子马上要小学毕业了,才增加了探望频率。
这位父亲的“特别放心”,却让我对他的孩子的情感与心理、家庭伦理建构“特别不放心”。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与心理失调,已经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但这是低收入农民家庭被动甚至被迫、无奈的选择;可这位父亲却是高收入者,他拿出超高的学杂费,让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和自己常年骨肉分离,每学期相聚一次。可以想象,一个缺少父母亲情陪伴的孩子,对家的理解和想象是多么苍白而又冰冷。
对儿童来说,亲情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它就像母乳一样,不仅滋养儿童的身体,更滋养儿童的心理、情感、伦理。一个享受了亲情陪伴的孩子,不只有很好的安全感,更会有很高的幸福指数。可悲的是,如此任性的让孩子吃这种“苦”的中国父母多到普遍;更可悲的是,这样的教育观念成了一部分高收入家庭的标杆,竞相制造一批批另类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使孩子们真正吃了苦头!
现在,回过头来看中、日、韩三国的孩子较量,其实是三国的孩子父母较量,而且较量的是教育理念、价值观念。同样是“吃苦”,日韩的孩子“吃苦”,换来的结果是苦尽甘来;中国的孩子“吃苦”,换来的是苦无尽、甘无望。“不要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很多中国家长笃信的观点,但冷静想想,吃错了苦的中国孩子,还真就被家长输在了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