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应共同发展蓝色经济

2015-05-14 16:54迈克尔·科纳森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美中两国定义

迈克尔·科纳森

2050年,世界人口将攀升至90亿。为了满足急剧上涨的需求,各国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新的资源。在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时,人们的心思也必然转移到了海洋上。毕竟,地球三分之二的表面被海洋覆盖,而且海洋也以惊人的经济发展、繁忙的交通走廊、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及海产品聚宝盆而著称。此外,海洋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难以量化的无形好处,例如,海洋可以吸收被愈发增厚的碳污染物大气层所困住的约90%的热量,以调节地球气候。海洋还为我们提供了空气中50%以上的氧气。在沿海地区,珊瑚礁等良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着人们不受暴风雨和洪灾的侵害,隔绝大量碳污染,并过滤掉其他内陆污染。

为了维持21世纪人口繁荣,我们必须在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环境功能之间保持平衡,美中两国在面临这一局面时,在“蓝色经济”概念的推动下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蓝色经济是一种新的描述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式,最初出现在岛屿国家,如塞舌尔共和国这类小型发展中国家,又如群岛大国、人口数量世界第四的印度尼西亚。如今,美中等大国、强国也开始关注蓝色经济的概念,希望以此推动海洋与沿海资源的开发。而重视蓝色经济的做法也将在维持环境可持续性的同时,最终带来经济繁荣发展的红利。

中国并非一个典型的过于依赖海洋资源的国家。随着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相继宣示对南海大片海域的主权,中国的专属经济区(简称EEZ,指某国独享从中提取矿产与鱼类资源的海域)成为了如今人们热议的话题。

向来以拥有世界最大专属经济区而自豪的美国,如今也将经济发展的眼光放到了海岸线以外。鉴于两国的经济势力,美中两国都有开发并施行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巨大潜力,并证明这类措施并不会影响经济增长。

作为一种量化海洋产业与资源经济效益的方式,蓝色经济的定义并不清晰。一种相对简单的定义,是指所有海洋及海岸生态系统相关经济活动的贡献总和。但是这并未能说明海洋产业发展经常伴随环境代价的事实。例如,开采近海化石燃料有泄漏风险,易导致自然资源恶化,也会增加碳污染物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其他情况下,推广一种产业意味着阻止另一种产业的发展;例如,被指定为航道的海域将无法被用于近海风电场建设。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海洋经济重新贴上蓝色经济的标签。世界需要一个新的蓝色经济定义,以此提升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确保可持续发展。

2014年1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知识平台的支持下,发展中国家在阿布扎比聚首,连续两天探讨了蓝色经济的概念。他们的工作是基于一份概念性文件,其中蓝色经济被定义一种“可持续发展框架”。文件解释道,“蓝色经济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分离,其基础是对自然(蓝色)资本真实价值的评估,并将其融入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根据国际法,各国对其海岸线向外延伸200海里的海域有单独的经济管辖权。小型岛屿发展中国家十分欢迎蓝色经济的概念,将其视为使本国海洋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方式。以塞舌尔共和国为例,它的陆地面积约455平方公里,约为美国哥伦比亚特区的三倍。但其专属经济区却超过13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得克萨斯州的两倍。

岛屿国家如果能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将获得巨大利益,大型沿海国家也是如此,例如美中这两个经济大国。对两国来说,努力的方向都在于更好地理解、定义并推动蓝色经济。

美中两国正在不断寻求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两国如何推广重视海洋自然资源的共识,认清海洋自然资源的真正价值,并促进两国合作,我们提出三点关键性建议。具体来说,美中两国应该做到:共同开展方法论研究,证明良性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能够作出的长期经济贡献;基于美国国务院的绿色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发布动议,进行海洋规划和蓝色科技发展方面的合作;增强和扩大现有的双边合作,发展新的规范和条约,以确保双方共享最佳的实践方法并确保海洋学数据收集与传递的一致性。

美中两国领导人都深知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同时要以防止环境恶化并减少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如今双方是时候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他们广袤的海洋空间上来,承认沿海存在的真实经济与环境机遇,并实施相应的政策。

猜你喜欢
美中两国定义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定义“风格”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本期导读
“两国”演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