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婉
斑斓的马耳他传统渔船鲁祖(Luzzu)。摄影/Simon Cigoj 图片编辑/何晞
在马耳他的七天时间,除了看海,就是听风,就那样把日子过了。
如果不仔细找的话,很难在世界地图上找到这个国家的所在。它位于地中海中部,靠近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是一个非常小的岛国,从南到北开车不过个把小时。
因处于地中海心脏这般重要的战略位置,马耳他历史上曾被多个民族占领,腓尼基、罗马、拜占庭、诺曼、法国,最后于19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直到1964年才正式独立,成为马耳他共和国。
并不是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里的,初到之时甚至有些失望。城市建筑很破旧,或许应该说,它没有可以称为城市建筑的东西。那些土黄色的、没有楼顶的三四层楼房很像从很久以前到现在都没人理的样子,没有改造,没有维护,就那么单薄又永无止境地存活下去。旅店的前台也不友好,目光里有一丝冷意,不知是不是因为少有亚洲人造访此地而心存戒备。
喜欢上马耳他,是在坐公车沿着海岸线从港口城市圣朱利安到首都瓦莱塔的途中(车程只有十五分钟)。车转了个弯,多人同声惊呼(想来也都是第一次来这地方吧)。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蓝色的海洋,以及对岸一字形排开的旧黄色的古城瓦莱塔。在海水的衬托下,旧黄色显得比黄更白一点,与蓝色形成惊艳的对比色调。
下了车,然后,风来了。
海风轻柔地吹过,没有海腥味也没有冷冽,只有柔软温和。如果说每个地方都会有什么和其他地方不同,我很确定马耳他不同的就是风。风里有复杂的内在,悲伤,温柔,独立,自由,散漫……这样的风,使它吹动的云都变得不同。成片成片的密云从对岸的瓦莱塔像往脸上砸似地流过来,好像那些曾在一波又一波战争中守护过马耳他的骑士。
风吹过的岸边有许多人。很多当地人喜欢海岸,有的一边喝咖啡一边和同伴聊天,有的带着孩子玩耍,有的沿着海岸线跑步,有的只是静静坐在那里,望着海上的船只。
海上的船只,往来于斯利马港和瓦莱塔之间,大多是帆船和小木船,还有一些渡轮。游客不多,以欧洲人为主,旅游设施不多,也少见夸张的揽客用语。
在马耳他的每一天,我都会坐在岸边待上一会儿。有时候,会有当地人主动过来和我聊天(有的是从帆船上向我招手),问我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会选择来马耳他,喜不喜欢这里,在我居住的地方又有哪些有趣的事。他们带着一点好奇、兴奋和怕不合时宜的羞怯。原来马耳他人并不是冷漠,而是自然不矫饰。他们比起英国人的冷淡要热情,比起意大利人的热情要温和,不带有任何讨好的姿态。
“找一个黄昏,坐船去瓦莱塔那边,去上巴拉卡花园看看吧。那是我们马耳他的大花园噢!”有位水手真诚地向我推荐。
于是,我从斯利马港口坐渡轮到了瓦莱塔。
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曾经先后被希腊、罗马和西班牙统治。在西班牙统治时期,查理五世派圣约翰骑士团登陆马耳他,承担保护小岛的使命。16世纪,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马耳他骑士团与土耳其之间爆发,最终骑士团获胜,首领瓦莱塔在战役中表现优秀,被授予勋章,这座城市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是一座四十分钟就可以走完的小古城。街道横竖分明,来回不到十条,怎么走都不会迷路,因为四周被地中海围绕,走着走着就能看到海。每条街道相似又有不同,有笔直平坦的大路,有起起伏伏的陡坡。街道不长也不宽,两旁是住宅,以巴洛克风格为主,米白色岩石配上彩色窗户,古色古香。古城虽小,教堂、图书馆、剧院、城堡、皇宫等却应有尽有,并且都饰以马耳他骑士团的白底红十字纹章。
沿着皇宫旁边的古道往上爬一段路,就来到位于瓦莱塔大港口之上的上巴拉卡花园。花园是个大观景台,与对面的三姐妹城隔海相望。这三座比邻的古城中,最著名的就是“胜利”之城。它曾经是土耳其大围攻的主战场,为了纪念战争胜利而得名。这座古城如今安逸平静,海港停泊着许多游艇和帆船,不时有船向瓦莱塔的方向驶来,风鼓起白帆,飘飘荡荡。
比起港口,吹过花园的风要响亮一些,像号角似的,想是位于山上的缘故。
“请问,你是中国人吗?”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先生向我走来,用浓浓的英式英语微笑着问我。我点点头。
“啊,真的好难得在这里看到中国人。我曾经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就在青岛,啊,这么说起来也是个有海和风的地方,真是很喜欢那里呢。”
原来这位老先生是英国人,名叫查尔斯,曾在英国海军服役,在马耳他被英国殖民时期被派来此地,前前后后住了近二十年。回到英国后,他常常怀念年轻时的日子,即使那是一段离乡漂泊的岁月。“怎么说呢,每次回到马耳他,站在这里,就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好像一段失去的日子又回来了似的。”
“希望你也会有失而复得的快乐。”他拄着拐杖离去,边走边回头对我说。
我留在花园里,看对面的三姐妹古城。风继续吹。同样的风,后来我在丁力悬崖边、在瓦莱塔那些古宅的彩窗前、在马耳他的街头巷尾,都听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