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澄澄
“如果有人天天阿谀奉承你,你老,他就说你是老帅哥;你站着他说你伟岸,你坐下他说你福相;你只比他大十几岁,他说视你为父亲,甚至你打个喷嚏他都说你有范;不仅如此,他工作能力也可以,你说这样的下属,你会不栽培吗?这时你可能会放下戒备,敞开心扉,这一忽视却足可以将你送入万劫不复的尴尬境地……”作为一家大型国企董事长,赵海峰感叹:人生中难免遇到马屁精或者伪君子,一旦被他们粘上,轻则会拉低自己的修为和境界,如果他们变成“小人”,就比蛇蝎美人的心还毒!
下面是2015年4月底赵海峰对本刊记者的自述……
下属中难逢一个知己,你怎会不去亲近?
我今年59岁,是广东某市一家科技类大型国有集团公司董事长,员工数千人。张成良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我们集团从北京一家IT公司引进的人才,担任一个子公司的副总经理。按正常的工作程序,我跟张成良打交道的几率非常小。我跟张成良来往增多的原因,是集团网站员工论坛的互动。
我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后来经商,但文学情结一直保持下来,工作之余喜欢写写诗词歌赋。2012年9月,我准备出一本诗集。国庆节那天开始,我把部分我喜欢的诗作上传到集团网站论坛的文学板块,希望让爱好诗歌的同事提提意见。
在下属和员工眼里,我是高高在上的董事长,恭维的话每天听到许多,我都不以为意。因为我知道,那些是恭维我的职务和身份,多半都不够真挚。但10月2日,一个人的赞美却让我感动了,因为他赞美的不是我的职务,而是我的爱好。这个人就是张成良!
“董事长,真没有想到,您居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从初中起,我就喜欢诗歌,特别崇拜普希金、泰戈尔、雪莱这三个诗人。后来工作的繁忙,生存的压力让我离诗歌越来越远,但我爱诗的心却从未淡。今天读您的诗《树和叶子》里的那句‘秋日里叶子的离去,那是叶子向果子深情致意时,我不敢想那是一个生意场上身经百战的董事长的业余之作,简直是大诗人的手笔,太好了,我喜欢!”
我不知道张成良是不是真的也喜欢诗词歌赋,因为张成良是从北京一家IT公司应聘过来的,张成良北大毕业,理科生,对他个人爱好我了解不多,但我跟张成良的交流开始频繁。
张成良在论坛上对我诗作的评论,满足了我的“虚荣心”,甚至让我找到了知己的感觉,因为他提到的三位大诗人都是我的偶像。不过,作为领导需要克制自己的感受,我没有立即在张成良的评论下回复。
第二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评论,又看到了张成良的最新评论:“我想当面向董事长请教怎样写诗,我想重新拾起我最爱的诗歌。在我眼里,心里,董事长就是当代泰戈尔、当代雪莱。”
我觉得有点不对劲,甚至昨天他的评论的质感也因此褪了色彩。我还看到他的评论后有几条讥笑的跟帖:“拍马屁也不能这么拍吧!董事长写诗不过是业余爱好,你说他是当代泰戈尔,当代雪莱。你这让董事长情何以堪啊!”
这些帖子下面是长长的连环跟帖,都是大笑的符号,我看了也忍不住笑了。我回复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只好暂时放下,继续上传新的诗作,我心里想着:看张成良怎样应对这些调皮的同事?
10月4日清晨,张成良又在我的诗作下面评论:
“董事长的诗越来越别致深沉了!我是理科出身,对诗歌是单纯的热爱。人生,有时是为欣赏而赶路的!我只是欣赏董事长的诗歌而已。中国这么多董事长,真正有这种爱好的也不多。写回车键的诗容易,有董事长身份还这么认真写诗的却很不容易。”他的新评论,不卑不亢,我觉得张成良这个下属也蛮有个性。
“张成良,谢谢你的评论,过节,有空到我家里来玩。”这是我写给张成良的回复,但又觉得不妥删掉了,于是通过站内短信发给了张成良。
没想到张成良闪电般回复:“董事长,我对您的工作能力,为人的修养风度佩服得五体投地,平时总想亲近您,可是一直没机会,这个假日很想看看您,当面聆教,我就住在您附近的小区。”其实,我是客气,岂料张成良“借坡上驴”,我只得无奈地答应了。
“我把您当成父亲孝顺,您怎能不扶持我?”
“您真像我父亲!不敢想,平时开会都是远距离看您,这么近距离地接触您,真是感慨万分!”这是10月5日上午张成良到我家后的第一句话。似乎担心我不相信似的,他还迫不及待地拿出钱夹,里面有一张中年男人的照片,还真和我有几分貌似。我挺高兴的,因为他的孝道,现在能把父母的照片放在自己钱夹的人是越来越珍稀了。我的妻子也对张成良这一点非常赞赏,热情地拿水果招待他。张成良一声又一声的阿姨叫得很甜,她乐滋滋地去准备中午的家宴。
“我的父亲跟您这么相似,这是我的荣幸啊!我父亲几年前病逝了,从今以后,我就把您当父亲孝敬,我有不对的地方您批评我,骂我,我都愿意听!”张成良一边吃着我切开的西瓜,一边好似受了我什么恩情似的表白。尽管我比此时42岁的张成良只大十几岁,做他的长辈有点不自在,但我对他的好感上升了不少。
“‘与其说是惊艳的告白,不如说是灿烂的离开!我喜欢这两句诗,董事长,您真的有一颗比我们还纯、还美的年轻的心啊!”张成良接着又如此评析我自己最喜欢的这句诗,让我感觉找到了知音。
“我是河南郑州人,从北大毕业后,从程序员做到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在北京很有发展前景。就是因为您这样的灵魂舵手执掌集团,我才舍弃了过去的工作奔您来的,我是欣赏崇拜您啊!”张成良说得情真意切,让我不自觉地接受了这样的恭维。
“好好干,努力做出成绩,只要你比别人优秀,那最适当的位置就有机会是你的!”那天,当张成良离开时,我很感性地表示。这是因为张成良提到他做大学教师的父亲去世时,最后的嘱咐就是希望他能活出个人样,他还讲了很多他求学的故事和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志向,我表示理解和支持。
此后,张成良在集团网站论坛上对我诗作的评论越来越多,他的行为受到了很多员工的挖苦和打击:“如果董事长不是董事长,只是一个业余诗人,恐怕你连看的兴趣都没有。”“你究竟想干什么?新来的,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你说的这些你敢保证真的是你的心里话吗……”
我不认同张成良的作派,清楚这些员工的话有道理,但我做领导的,不愿把下属想得那么坏,就在论坛上提醒员工之间要团结,互相理解。
4季度集团经营工作非常繁忙,我暂停了论坛的诗作上传和交流。而张成良以帮我整理书稿为由,周末有时候来我家,我们的交往更多更直接了。张成良经常给我发短信赞美,给我送些吃的,虽然不起眼,比如老家的时令水果、干菜。但正因为这些小事,我才分外感动。张成良说他在这个集团公司里无依无靠,他把我当成父亲依赖。我是明白人,人家凭啥对我好,不就是图个提携吗,但这也得有机会。
2013年春节前几日,我的妻子和女儿出国旅游,而我因为书稿正处在修改阶段,决定留在家里。集团响应国家的号召,不请客、不送礼,减轻了许多负担,我乐享清闲,又开始发一些诗作到论坛,张成良依热捧论,同事们依然呛声,我渐渐习惯。
“董事长,您知道吗,张成良跟集团孙总是一伙的,这家伙就是一个卧底,您迟早会上他当的!我和财务部小周昨天看到张成良跟孙总在一家大酒店吃饭,关系显然非同一般啊!”这是我的司机小王春节前最后一天上班路上对我说的话。我十分惊讶。
几年前,在集团发展方向上,我跟副董事长兼总裁孙伟产生了分歧。孙伟年轻我7岁,个性强势,凡事喜欢占上风,在集团上面也有力挺他的领导。那次集团筹划了一个对外合作的大项目,孙伟为了不让方案过关,私下跟董事们拉关系,请吃请喝,虽然最后没有拉拢成功,但我们之间的心结种下了。
从此,集团的人分成了两派,员工私下里毫不避讳地说自己是谁的人。此时,我不是惊讶张成良是不是孙伟的人,而是惊讶他在我面前说了孙伟那么多坏话,却和孙伟一起吃饭。比如,张成良说孙伟奸诈,而他父亲临终时告诫他做人要厚道,千万不要奸诈。张成良说本来也钦佩孙伟,但孙伟总喜欢搞关系搞帮派,渐渐就有些鄙夷了。对于小王的举报,我将信将疑。
大年初二下午,张成良打来电话要过来拜年,我重申纪律婉拒了。他又称得知我独自过年落寞,只是想过来陪陪我聊聊诗,我再也无法拒绝了。他来的时候,只拎着一个保温桶,说里面是他自己炖的家乡风味排骨汤,让我尝尝,我感到十分温馨。聊天的时候,他主动向我说起他参加了孙总的饭局,因为孙总是直接分管他们子公司业务的领导,他不参加说不过去,他也想顺便打探孙总那帮人的情况。他向我汇报了参加饭局的人员名单和他们的言行,感慨集团的人事情况太复杂,让我当心。这些和我估计的差不多,我打消了对张成良的疑虑,觉得他是自己人,晚餐时和他一起喝起了红酒。带着酒意,我敞开心扉,还对他聊起了自己对集团班子领导、一些中层干部甚至集团上面主管的离退休领导和在职领导的个人看法。
春节后,我和张成良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张成良多次帮我校对书稿,使我的诗集顺利出版。一次我腰部扭伤住院时,张成良24小时守在病床前,为我端水喂药按摩……可我的秘书告诫我:“有时伤你一生的,未必是发生多么大的灾难,有时让人耿耿于怀一生的,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件事。这样的情形将来一定会发生在张成良身上,因为他就是小人。”身边的其他人也不时这样提醒我,并列举张成良在子公司的种种恶行,如为总经理下绊子,凸显自己,拉拢员工等小人行为,但我坚信自己不会看走眼,他不是这样的人。
2013年五一节前,我出差去印度,拍了很多风景照,回来放在集团网站论坛上跟员工分享。在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下,张成良评论:“总觉得摄影似禅,摄影是瞬间的定格,而禅则是一个顿悟;一个只能看,一个不可言说!只能看当然是摄影作品,不可言说,不就是禅的不二法门吗。这幅作品构图干净,远远地看着,宛若无笛的唇边,吹远春夏的草木。”这些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很爱才,这段时间张成良对我的好也让我感动,甚至觉得欠他点什么似的。我打定主意力排众议,以后有机会就提携他。
马屁精惊变小人,阴沟里翻船后果恐怖!
2013年年底,这个机会来了。张成良所在的子公司总经理突然辞职,我决定将张成良扶正。但我不能明目张胆地这么做,只是提名推荐,因为认命下属公司总经理,需要董事会投票确定。
没想到,关于张成良的任命出奇的顺利,董事们全部同意,本来我以为会有一两位反对的。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孙伟居然也在讨论会上力挺张成良,称他不愧为北大才子,是集团不可多得的人才,堪当大任。当时,我有一个奇怪的感觉,好像这次任命我倒被架空了,似乎全权掌控在孙伟手里。我对此很疑惑。但这个疑惑很快被我的司机小王破解了。
2014年1月中旬,张成良任命文件下达的次日上午,小王把一张打印的A4纸交给我,说这是孙伟和张成良的集团内部QQ交流系统的聊天记录,被监控人员发现的。记录的内容彻底看傻了我——
张成良:“这一次,我们干得漂亮,表哥,那个自负的老东西不是被称为曹操吗,他太自负了,他还不够格!做奸雄,也是要有一定水准的。”孙伟回应:“表弟,你干得不错,过年给他送汤,你看他是不是这一年水得跟片汤一样啊!再奋斗一把,彻底把这老东西赶下马,这里就是咱们的地盘了,到时表哥提拔你当副总。”张成良表示:“多谢表哥栽培,要是没您,我也进不来啊……”
我气得双手颤抖:孙伟竟是张成良的表哥,张成良是孙伟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他们处心积虑地搜集对我不利的证据,企图架空我,让我在集团失去威信,我真是被张成良骗惨了啊……
这天下午刚上班,小王急匆匆到我办公室汇报:“我把他揍了,给了他好几个嘴巴!”小王脾气不好,但脾气直的人通常心都不坏。他跟我十几年了,和我很有感情。他说这天中午在集团食堂吃饭,他进去抓住张成良就是一顿打。我连责怪小王的力气都没有,那一刻,好像我一生都没这么失望过,我彻底被张成良这个马屁精忽悠了。这时我想起了小王、秘书等人之前的警示,追悔莫及……
张成良被打的事很快在公司传开了,张成良是孙伟的表弟的隐情也被大家知道了,尤其是张成良和孙伟的聊天记录,被小王传到了集团所有员工的电子邮箱。大家明里暗里的议论如潮水一样,挡都挡不住。
第二天上午,红肿着脸的张成良来到我的办公室,进门就给我跪下了,说孙伟不是他表哥,只是他的老乡,他这么强攀亲戚这么干是迫于孙伟的淫威,不得已。但我已经连看都不想看他一眼,赶他出去了,当天提请集团董事会免去张成良的职务……
可是,这场风波影响太恶劣,集团上面的领导直接干预,指示张成良的任命有效,事情到此为止,不许扩大,节外生枝。我非常郁闷……
朋友和同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我的支持。大家都慨叹我被张成良这个马屁精骗惨了,他就是一个不顾一切尊严奋力向上爬的小人!有人说人是慢慢变老的,但我觉得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我忽然有一夜白头的感觉,心力交瘁……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一些以前巴结我的中层干部为了前途,不想得罪有背景、可能接替我的孙伟,纷纷向他投诚。张成良有恃无恐,跟孙伟的勾结更紧密了。张成良尽管表面上依然尊敬我,但私下里却经常说我坏话,甚至连我出诗集搞摄影也被他当作不正之风攻击。
2014年12月,我因长期抑郁,肺部照出了阴影,不时去医院看病。这时,张成良为了往上爬,落井下石,开始变本加厉,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以前,在张成良和我亲近时,我不经意间对他说了一些心里话,比如集团发展受到个别上层领导的干预,导致不达预期。我也透露过对集团领导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的个人意见。我也对他说了我对社会的一些事情的私人看法。这时,张成良把我说的这些私密话,通过匿名信的方式发给了相关领导。当领导找到我,说对我很失望时,我知道自己被出卖了!
2015年1月上旬,我主动提出因身体原因休息一个月,还拒绝张成良探视我。张成良为了能如愿成为集团的副总,在我住院期间跟孙伟拼命勾结。当我听说张成良私下造谣说我将提前退休时,我连骂都没力气了。我的确就要到龄退休了,但退休之前我不会让张成良的升迁得逞。现在,我是拿张成良没办法,还要忍受一段这种小人的各种张牙舞爪的日子。我披荆斩棘地工作了一生,却栽在一个小人的手里,虽然说现在看起来也没啥大不了的,但总还是不值得,尤其是面对一些过去提携我的老领导,我心里愧疚!我也不想解释什么,怎么解释也都无用,被小人陷害,我倒成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了,人生真是滑稽啊!
[后记] 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这是一句老话,很有道理。人在得势的时候,是最容易被马屁精小人攀附的时候。这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亲贤人,远小人。如果贪图一时的虚荣心快慰和精神满足,就会被各种马屁精各种功利的招数沦陷、挟持,难以自拔,搅乱我们的正常心智,迷蒙我们的正确判断,对人生和事业造成巨大干扰,甚至埋下重大隐患。如果马屁精蜕变为阴险小人,杀伤力是巨大的,后果也会是恐怖的。文中赵董事长的遭遇,就是典型的明证! □
编辑/杨俊枫 刘鉴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