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产量递减变化组合模型的探讨

2015-05-14 02:59刘传斌姜汉桥李俊键糜利栋赵林赵树成
断块油气田 2015年6期
关键词:递减率干酪根气井

刘传斌,姜汉桥,李俊键,糜利栋,赵林,赵树成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四厂,黑龙江 大庆 163511)

0 引言

1945 年,Arps[1]根据矿场数据,引入递减率的概念,提出了双曲递减模型,现被广泛应用于油气产量递减预测[2]。 Fetkovich 等[3]研究指出,流体流动达到拟稳定状态时,产量递减规律符合双曲模型。而Rushing等[4]指出,不稳定流动状态时,双曲模型不再适用。这是由于通常出现递减指数n>1的情况,造成累计产量无限大的不合理性,并且生产后期对递减指数变化不敏感。Lee[5]利用Arps递减关系分析页岩气井产量时,也总是出现递减指数n>1的情况。

笔者在文献[6]中,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页岩气产量递减评价的方法,总结分析了各种递减曲线模型。J.Krunal[7]研究比较了Duong模型和SEPD模型的应用,M.Marie等[8]比较了各模型在不同类型油藏的应用。文献[9]分析了SEPD,Duong,YM-SEPD 3 类递减模型的适用性,指出不同递减模型的适用阶段有所差别。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通常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初期的高产阶段主要是由于人工裂缝的存在,随着开采的深入进行,产出流体主要来自微米-纳米孔隙结构,从而造成低产低效时期。因此,不同开采阶段的渗流机理不同,导致其产量递减的方式有所不同[10]。

本文以生产前期和后期不同递减模型为研究内容,前期选择SEPD递减模型,后期以干酪根模型为主,对前期和后期模型选择合适的组合点进行组合,从而进行页岩气产量预测。

1 SEPD产量递减模型

2009 年,Valko 等人[11-12]在指 数递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常数,提出了伸缩指数递减模型(SEPD):

式中:q为某t时刻的产量,m3/d;qi为最大或初始产量,m3/d;τ为时间参数。

2 干酪根递减模型

P.J.M.Monteiro等[13]根据干酪根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其假设干酪根内部是均匀致密的有机质,无渗透性,周围是有渗透性的有机物,且存在非均质性。假设渗透率K只是随压力p而变,是压力梯度的指数函数,即

式中:C为系数;x为不同位置的干酪根与有机质的距离,m;m为非均质性系数。

根据式(2),对于气体,控制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A 为含气面积,km2;μ 为流体黏度,mPa·s;φ 为孔隙度。

经过数学推导,令最大产量为qmax,可以得到干酪根模型下页岩气的日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式中:t0为以干酪根模型为主的开始生产时间,d。

3 组合点的选择

前期产量递减预测选择SEPD模型,后期采用干酪根模型。显然,组合模型的关键在于组合点的选择。从渗流学的角度来看,递减模型转变的时期应为流态的转变时期。但由于页岩气中流态的具体转变过程不清楚,组合点的选择也无法根据流态确定。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根据前后期数学表达式来确定组合点的时间。组合点根据前期和后期在组合时的递减率相等确定。

页岩气生产初期,采出的流体主要来自人工裂缝,但干酪根模型流体对此阶段也有贡献,即其从生产刚开始就对页岩气产量有贡献。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到了后期,人工裂缝就不再有足够的流体供给,而逐渐以干酪根模型流体贡献为主。在选择组合点时,由于以干酪根模型为主开始生产的时间t0未知,而始终小于1,因此,在后期,随着生产时间不断增长,t0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小。为了方便研究,需要对t0进行赋值,根据页岩气产量的变化,赋值t0=0。

由SEPD模型数学表达式式(1),可知递减率为

式中:D 为递减率,月-1。

由干酪根模型数学表达式式(4),可知递减率为

组合点根据前期和后期在组合时的递减率相等确定,由式(6)和式(8)可知:

即组合点的选择:

4 模型应用

在GEM模块中页岩气藏的模型选择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建立为双孔双渗介质模型。页岩气藏模型的基本参数见表1。

关于SEPD模型的应用,笔者在文献[9]有所涉及。以第1年产量作为基础,可计算出SEPD模型中的参数τ和n。因此,利用式(10),可以对组合点的位置进行估算。

表1 页岩气藏典型模型基本参数

由SEPD模型以及组合模型,对页岩气井分别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图1。

图1 SEPD模型与组合模型的产量预测

由图1可以看出,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生产数据比较符合,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页岩气的产量。SEPD模型在预测页岩气产量时,随着生产进入后期,预测值与生产数据逐渐不符,比生产数据低,且偏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主要是由于SEPD模型参数的确定,是依据前期生产数据。而生产前期是以人工裂缝为主,与生产后期干酪根模型的生产主控流态不同,以人工裂缝为主的产量递减变化明显快于干酪根模型。

同时,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生产数据与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符合时间很长,正是由于页岩气井中后期主要以干酪根模型流体的主控方式生产,且此阶段时间比较长,即文献[10]中的低产低效期。

分别利用SEPD模型和组合模型,预测页岩气井生产20 a时的产量,其预测误差,SEPD模型为48.53%,组合模型为11.02%。可见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远高于SEPD模型。

5 结论

1)许多学者针对页岩气产量变化提出不少修正方法和模型,对生产前期预测比较精确,但对生产后期产量的变化,由于实际矿场数据的缺失造成研究的困难,不能够准确预测。

2)提出组合模型的思路,生产前期以SEPD模型预测,生产后期以干酪根模型预测,以生产前期和后期在组合时的递减率相等确定组合点。

3)模型应用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比SEPD模型预测精度高,组合模型由1 a的生产数据预测页岩气井20 a的产量,精度在11%左右。

[1]Arps J J.Analysis of decline curves[J].SPE 945228,1944.

[2]姜汉桥,姚军,姜瑞忠,等.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245-268.

[3]Fetkovich M J,Fetkovich E J,Fetkovich M D.Useful concepts for decline curve forecasting,reserve estimation and analysis[J].SPE Reservoir Engineering,1996,11(1):13-22.

[4]Rushing J A,Perego A D.Estimating reserves in tight gas sands at HP/HT reservoir conditions:Use and misuse of an Arps decline curve methodology[R].SPE 109625,2007.

[5]Lee W J.Gas reserves estimation in resource plays[R].SPE 130102,2010.

[6]刘传斌,姜汉桥,李俊键,等.页岩气气藏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4):93-96.

[7]Krunal J.Comparison of various deterministic forecasting technique in shale gas reservoirs[R].SPE 163870,2013.

[8]Marie M,Riteja D,Chris B.Comparison of decline curve analysis methods with analytical models in unconventional plays[R].SPE 166365,2013.

[9]刘传斌,姜汉桥,李俊键,等.预测页岩气产量递减组合模型的探讨[J].断块油气田,2015,22(4):481-483,487.

[10]邹才能,张国生,杨智,等.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4):385-388.

[11]Valko P P.Assigning value to stimulation in the Barnett shale:A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7000 plus production histories and well completion records[R].SPE 119369,2009.

[12]Valko P P,Lee W J.A better way to forecast production from unconventional gas wells[R].SPE 134231,2010.

[13]Monteiro P J M,Rycroft C H,Barenblatt G I.A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uid and gas flow in nanoporous media[J].PNAS,2012,109(50):20309-20313.

猜你喜欢
递减率干酪根气井
供氢剂NaBH4和Ni系金属对高演化干酪根的生烃影响及催化机理
页岩干酪根吸附规律的分子模拟研究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广东三水盆地布心组烃源岩干酪根类型*
水驱油藏产油量递减率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以锦州9–3油田和渤海油田的应用为例
一种水驱油藏产油量递减率评价新方法
上市储量评估中指数递减法合理递减率的选取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气井节点分析技术在桥口井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