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熠
(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9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银行业拓展资本和业务的主要渠道,从20世纪开始,全球已经掀起了三次银行业的并购浪潮。伴随着第三次并购浪潮的进行,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来,1984年,中国银行以8000万澳元收购了澳门大丰银行50%的股权,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迈出了海外并购的第一步,进入了海外并购的初步发展阶段。2008年,伴随着国家“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外资银行大批进入我国市场,加剧了与我国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也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进入了跨国并购的黄金时期。
由于国外银行跨国并购起步较早,因此,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研究也比较早,在并购绩效、并购动因、并购影响因素及跨国并购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Brimmer 和 Dahl( 1975) 、Fieleke( 1977) 、Terrell 和 Key(1977)通过研究发现,美国本土银行的海外并购主要是由美国本土的企业海外扩张所带动的,银行之所以进行跨国并购是为了满足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他们更关注的是资产的分散,而不是资产规模的扩大。
对于并购事件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Haughes、MesterMoon(2001)等人利用市场模型进行检验后发现,银行跨州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市场价值,而Richard(2006)利用事件研究法对并购银行的股价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并购宣布后,并购方银行的股价会立即上升,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并购方银行的股权收益率却逐渐降低。
由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起步时间较晚,因此对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研究在21世纪以后逐渐开始的。
贺光菊(2007)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财务指标法,对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80%的银行经过并购后其经营效率都明显提高。
徐二明、壬文彬(2009)以2001—2007年间亚洲的银行海外并购案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并购行为对股价的影响。发现在并购发生的一段时间内,股价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有的甚至还出现了股价下跌的情况。
易明阳、易振华(2011)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对2007—2010年间发生海外并购的5家中资商业银行和6家未发生海外并购的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验证后发现,海外并购并没有使银行的经营绩效得到明显提高,反而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很可能是因为并购后在整合方面出现了问题。
虽然2006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进入了黄金发展时代,并购的数目和金额都大大增加,但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并购的主要参与方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较少,2006年至今,只有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进行了一次海外并购。当然,这与我国国有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亚洲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再加上经济水平的发展程度也相差不大,有利于并购后的整合,亚洲市场成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首要目标地。在2006年以前的并购事件中,除了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澳门大丰银行外,基本上所有的并购目标都在香港。2006年以后的并购事件中,并购目标不再局限于香港,也进入了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尼、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但亚洲市场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目标地。香港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资本的开放度和流动性都很大,因此选择香港作为海外并购的首选地可以有力地帮助我国商业银行通过香港这个跳板来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很少有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达到规模效益的临界点,因此进行横向并购可以显著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约效益,这与世界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史是一致的。但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并购方式也会逐渐增多。
2004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的支付方式都是现金支付。现金支付可以增加并购的成功率,但严重影响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加大并购风险。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的支付方式不再局限于现金支付,而是出现了股权支付以及混合支付等更加灵活的支付方式,这样可以显著提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用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风险。
2008年,国务院《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走出去”战略。此外,银监会还对商业银行海外并购降低了门槛,这些为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政策支持。为此,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参与到海外并购的大潮中。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一些大中型跨国企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企业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跨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是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做后盾的,为了防止优质客户流失,满足这些跨国企业的跨国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必须改变经营模式,不断拓宽其服务范围,最终走上海外并购的道路。
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2006年以来,由于人民币业务的开放和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再加上外资银行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营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压力。
除了并购,在海外市场设立分行也是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一种途径。然而,与并购相比,在海外市场设立分行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而且程序复杂。因此,海外并购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同时也规避了一些制度上的约束。
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海外并购开始于19世纪末,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从2006年以来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起步比较晚,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海外并购给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向发达国家银行学习借鉴的契机。通过并购不同国家的银行及金融机构,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做出改进和完善,从而优化资本运作,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当今世界,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银行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并购前的各项准备、策划、分析,并购过程中的谈判、规则、条件,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经营,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优秀的管理营运人才才能出色地完成整个并购过程,从而降低并购的风险,使银行利益最大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适时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加强银行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来避免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只有这样,才能使银行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2006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支付手段是现金支付,这虽然可以增加并购成功的概率,但也给银行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使银行负债加剧,偿债能力显著下降。
流动性是衡量一家银行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现金的多少是衡量银行流动性大小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海外并购会对银行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而一些新型的支付方式,如股权支付、有价证券、混合支付等,可以减少现金支付比例,有效地防止银行流动性减弱,降低并购对银行经营绩效的不利影响。
2006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目标市场基本上都在香港,主要是因为香港与我们在历史文化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有很多相似和融合的地方,便于并购后的整合,香港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资本开放程度大,商业银行可以香港为跳板来进一步扩大资本和业务范围。2006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市场又多集中在欧美国家,这有助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银行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经验。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亚洲市场,由于与亚洲市场经济、文化融合点相对较多,有利于并购后的整合,降低并购风险;另一方面,应该关注新兴国家市场,因为新兴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会存在很大的价值低估效应。
[1]Brimmer and Dahl.Growth of American international banking: implication for public policy[J].Journal of Finance,1975,(30):341-363.
[2]Richard J.Rosen.Merger momentum and investor sentiment:the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merger announcement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6,(79):987-1017.
[3]贺光菊.基于DEA模型的中国上市银行绩效分析[J].金融经济,2007,(5):36-38.
[4]徐二明,王文彬.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并购的机遇和挑战[J].经济体制改革,2009,(7):41-42.
[5]易明阳,易振华.中资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动因和效率影响——基于DEA测算及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货币时论,2011,(6):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