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有雷军的精彩 雷军有雷军做得不错的地方

2015-05-12 21:51
时代人物 2015年2期
关键词:雷军乔布斯小米

你知道你有一个绰号叫“雷布斯”吗?

是在一次小米产品的发布会之后。我就穿的一条牛仔裤,就变成了“雷布斯”。实际上夏天大家就是那么穿的。

你喜欢“雷布斯”这个名字吗?

我其实是不怎么喜欢。因为大家这么讲的时候,都是在骂我。你看这个人乔布斯的衣服都会模仿。

我想知道你的想法。能够跟巨人相提并论应该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如果我二十几岁会觉得。

现在呢?

雷军:对我四十几岁,自我这么强大的人,你觉得我会成为谁谁第二,那肯定不是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可能会有这种虚荣,一个四十几岁心智成熟的人则不会。也许18岁我会想成为乔布斯第二,但是我四十几岁的时候我会愿意成为第二吗?而且我是乔布斯的粉丝,但我很深的知道我自己不是乔布斯。因为我非常了解乔布斯。就是我不是。我跟乔布斯的性格,做法都非常的不一样。我觉得乔布斯是没办法模仿的。乔布斯是世界级的人才。我觉得你去模仿一个人才实际上你就是一个蠢材。因为没办法模仿。但是这不妨碍雷军有雷军的精彩,雷军有雷军做得不错的地方,这就是我。

曾有媒体称,小米是苹果加谷歌加亚马逊,你对此怎么看?

雷军:讲这个都只是为了给西方主流媒体说明白小米是什么,但是怎么可能把他们3个加起来,是不可能的。只是为了告诉大家,说小米的这个模式,我觉得小米是一个很独特的模式,我觉得过3年,过五年,大家都了解了小米以后,可能就认为这种模式就是小米。

首先苹果的成功,是软件和硬件都做得很出色,体验都做得很好。亚马逊跟谷歌的成功是互联网,所以我在想可能会有一种更好的模式是把这3家公司全部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找了挺多的人,我们有的创办者来自于微软,谷歌,摩托,金山,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公司。然后来形成一个大的融合。所以我觉得无论是apple还是亚马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所以我们实际上把几个公司模式的精华地方的抽取出来以后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小米。

我在想如果给小米在国内找一家公司做的话,会是哪一家?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第四家超过100亿美金的公司,但是前三家似乎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还没有,唯独你们的这个。

我觉得是国内的三强。我觉得国内的三巨头他们都很强大。

那不是你们的定义。

主要是小米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崛起,然后不在大家的视野里面,或者不在大家的赛道上。我觉得国际巨头的话,国际巨头我们也没有想那么远。我们只有模模糊糊五年和十年的目标,我们能办一家自己骄傲的,世界一流的技术企业。但是这个目标很模糊的,我们没有定出很清晰的五年和十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因为我们实在是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我们今天真正更在乎的,我们能不能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你认为中国本土也可以产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

是,我觉得腾讯很成功。小米所做的这个消费电子的产品,应该会比腾讯的产品更容易国际化。当然有华为,也有联想,他们都赢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我觉得小米可能会走出另外一条路。

在智能手机市场,小米是不是还比较有优势?

我们一直不认为价格是唯一的竞争方式,我觉得首先大概还是得把产品做好。小米这个发布手机两年来,很多同行会误解是价钱,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我觉得比小米便宜的手机比比皆是,我甚至认为小米的均价在国产手机里面各家公司里面可能是最贵的。

最贵的。

均价,每台的平均价钱可能是最贵的。所以,实际上小米是做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在这个好的产品里面,那个显得性价比比较高,便宜,但是实际上,因为市场上几百块钱的手机比比皆是所以会给大家造成一个错觉,我觉得小米做产品首先是追求做好,接着是在同一个档次的产品里面,追求便宜,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竞争策略,我觉得单纯便宜一没有什么价值,在我们发布电视的时候,47寸的电视卖到三千块钱以内的,我觉得也有好多台,好多种机型,但是相对来说它跟我们的产品比起来差距很远。自认为我们对这个产品的品牌定位是追求在市场最高端的。然后在最高端的产品里面我们追求便宜。

在全球的认知当中,中国的品牌似乎还是一个走低端路线的这样一个概念。你怎么样认为?

就国内手机行业的进步来说,我觉得跟任何区域或国家发展起来的路线是完全一样的。无论当初日本是怎么发展的,韩国怎么发展的,都是先从性价比开始,然后再追求高品质。然后再追求高议价,他们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包括台湾地区。所以我觉得我们大陆地区这么走,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我们在性价比在数量上不能取胜的话,我们想一上来就做像iphone那样,产品又好,卖得又很贵,议价又很高的产品,我觉得这个不现实。所以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时间。

你觉得小米处于中国的自主品牌哪个阶段?

我觉得已经是在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转移。我觉得小米是一个重新创办的公司,它没有包袱,我们一上来就切中第二个阶段。所以,我们不是一个市场占有率或者是份额特别大的公司,我们在追求产品极高的美誉度和口碑,我觉得这就是小米整个定位跟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

你那个梦想具体描述一下是什么?

就是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去图书馆无意中看了一本书叫《硅谷之火》。《硅谷之火》这本书讲得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乔布斯等一群硅谷英雄创业的故事,他们赢来了整个信息产业,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所以当时我是学计算机,就在我这个领域里面在产生世界级的颠覆和变化。所以给我自己巨大的冲击。所以早在1987年我上大学一年级,18岁那天,我就想像他们一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所以这就是我自己的梦想,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从此想做一个伟大的人。干了25年,跟下来,好像离世界越行越远,与世界一流越行越远。因为不容易,这个目标提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我庆幸的是,到我40岁的时候,我已经退休了3年,我发现我还愿意去试一下。我自己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挺了不起,在我40岁的时候,还愿意为我18岁时的梦想试试。我试的时候最大的障礙是害怕自己失败,我相信无数的人,反正会骂我诋毁我,批评我,侮辱我,肯定会。如果我失败那就会更惨。因为大家就是喜欢看热闹。

对。

但是我想过了,我说OK,我愿意去试一下,哪怕身败名裂。

你觉得你走过弯路没有?

走过弯路没有,我不是一个喜欢后悔的人,我觉得我对自己的一生还是挺满意的。因为我后悔,一切能重来吗?不能。比如说我到了40岁,还觉得人生未了,我还在赌一把。这个东西说你没有办法后悔。我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相信聪明加勤奋就够了。后来觉得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台风很重要,就这么一个变化。我觉得对顺势而为的理解,主要是中国传统教育太强大,我们教育所有人要勤奋,要努力,要拼命,要每日每夜,但是光有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教育系统加入了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人。答案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去。我觉得自己一直不能大成,就是受我们传统教育的障碍。我们传统教育鼓励聪明孩子加勤奋,天下无敌。但是事实上我觉得等我到四十几岁我已经非常清楚,光靠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台风口甚至是必备的,是大成的前提,所以当我悟到这一点以后, 因为我前20年基本功下了很大的功夫,我比别人勤奋,比别人努力,比别人能吃苦,下了很大的功夫。等我到40岁以后,当我悟到了这个台风口以后,我觉得它就已经具备了大成的前提条件了。当然这个需要努力,还是有很多细节。所以在创业者中,有一类是机会主义者,靠碰运气,还有一类像我以前,太蛮干,像推土机一样蛮干,这个是不行的。还是需要机会的。所以我觉得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就是需要你把苦干和机会结合起来,你不结合起来的话,反正就是小成。埋头苦干的人我相信天道酬勤你一定会小成,赌机会的人也许会蒙到几把,但是终究会失去。所以关键是这两点要结合在一起才是大成的前提。

你从天使投资人到小米,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如果来看供你选择的背后的逻辑和推动力的话,你觉得推动力是什么?你自己选择的逻辑是什么?

我教大家一个方法论,就是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讲的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很多同学大学毕业,就是总觉得找份好工作很难,其实我跟他们说非常的容易,只要看看比你高届的学长在干什么,你习惯干哪个方向你就去干哪个方向。你们学校,你们这个系毕业的一百个学生,五年后他们在干什么,问一下就行了。你就知道你的发展方向了。所以看五年,想三年的就想自己未来三年怎么做,人人做一两年,就是把眼前自己的事情做好,因为没有眼前的事情就没有未来。所以要中长期结合。很多人在规划自己的人生的经历的时候很少想五年以上的事情。所以第一个原则就是得看得长远一点,第二个的话,就是人生不要太多的勉强,不要强迫自己做什么。我觉得做自己的喜欢做的事情可能最佳的选择。因为你喜欢这个方向,你喜欢做这件事情,我觉得爱好比什么强迫都管用。

如果不知道的话?

那就看直觉。

也没有直觉。

那就撞到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冥冥之中,因缘注定的。反正撞到什么是什么。人生就是这样子,就是一场经历。你撞到这个事情,你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你先干了再说,你不喜欢还可以改。不要怕选择,你不喜欢可以改。

这个错的也没有关系吗?

这个选错是必然的事。每个人都会做很多很多的选择,我觉得选择一定会出错。关键是提高选对的成功率,而不是说怕选错。每个人一辈子可能做一千个选择,一万个选择。第一个,让你在重要的选择的时候不出错,或者少出错,这是关键。那些小的选择,无所谓对和错。

好多人觉得好像你每一步都选对了。

不能说每步都选对,我觉得小成靠勤奋,靠聪明。等我到了四十岁之后,才意识到顺势而为的意义,我觉得大成还是得靠机缘。所以关键问题是怎么能把这几点结合在一起。

雷军多次坦承,小米的成功源于对三家公司经验的有效汲取。这三家公司分别是“同仁堂”、“海底捞”和“沃尔玛/Costco”。

“同仁堂”的品牌要义是真材实料:“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雷军特别强调:“光用心、认真还不够,要舍得投入、做到極致。好的品质是花钱花精力找最好的人,才有机会做出来的。”

“海底捞”的法宝,则是“超预期的用户体验”。小米让用户参与到研发的过程中,通过快速迭代,让产品设计“集大成”,紧跟用户的需求。在小米社区,每天有300万人访问,提出产品改进建议。据此,MIUI系统每周更新,推出四年至今已经有了200多个版本。雷军提到,现在很多人买红米回去是送给父母用。很多老年人屏幕上的字看不清楚,小米开发了一个极简模式,可以让字号变大,让老年人也可以轻松地使用像微信这样的手机应用,而不再局限于接打电话和发短信。

在黎万强所著的《参与感》一书中,他道出了小米用户关系的指导思想——和用户做朋友,让员工的朋友变成用户,要求所有的员工“全员客服”,和用户一起玩。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雷军本人。迄今,在雷军的手机里,仍然有100位元老级米粉的手机号,和他们保持联系。雷军的微博也是由自己亲自撰写的,时常和米粉们互动—一位米粉在考试之前晒出了自己的小米产品,并且@雷军求祝福,雷军回复道:“考雅思需要这么多小米神器加持吗?祝福你!”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打的都是廉价牌,低价的同时质量也差。货真价实和超预期的用户体验,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而要完成“质优价廉”这一不可能的任务,除了靠口碑降低营销成本,还需要高效的管理,这正是沃尔玛和Costco最值得借鉴之处。沃尔玛依靠选址和低利润率,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商品。而Costco更进一步,将销售商品的毛利率降为1%~14%,每一品类只卖两三个最好的品牌,争取更低的进货价,薄利多销。以此为启发,雷军决定小米不搞“机海战术”,从成立至今四年半的时间里只做6款手机,其他产品也是类似的策略,只做一两款最好的。从制造角度,这样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在销售渠道,小米采用自营的官方网站,销售小米产品和授权的周边产品,在三年时间内成为排在阿里和京东之后的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而在用人方面,雷军提倡“以一当十”,尽量少雇人,精挑细选。据雷军透露,小米2013年的运作成本是4.3%,2012年为4.1%,“我们是全球运作效率最高的公司”。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是雷军总结“互联网思维”的七字诀。在它的武装下,小米在过去三年里坐上了火箭。在2014年11月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表达了小米赶超苹果的愿景,而同时与会的苹果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则给出了“说来容易做来难”的评价,雷军则看了一眼马云,半开玩笑地回应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猜你喜欢
雷军乔布斯小米
传递
娘等你回家
价值100亿元的错过
乔布斯的追问
懒洋洋的兔小米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印度演讲蹩脚英语遭王思聪嘲笑
不一样的乔布斯
小米找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