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盛华 张旭
摘 要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一个重点专业课程,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武术人才。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课程 结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4.013
On Martial Arts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Structure Reform
LU Shenghua, ZHANG Xu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Martial Arts and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Professional is a current focus of ou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mainly for the community to train highly qualified martial arts talent. But now, in the martial arts and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eaching profession,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based on the martial arts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reform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Martial Arts and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tructure reform
0 前言
1986年,原国家教委将武术列入了普通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中,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一个新开设的本科专业。现如今,民族传统体育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学科结构体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存在着培养目标固定、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影响了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视和解决。
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我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健身及休闲娱乐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习惯性和民俗性的特点。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外延范畴的界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在个别或者部分民族出现并至今保持其独特个性和有限传承范围的体育,如竿球等;二是在中国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相对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或者近似的体育活动,如射箭等;三是在中国各民族中出现,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普遍流行的体育,如武术、龙舟等。当前,在我国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以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包括了武术教练、健身指导以及各级体校管理人才等。
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课程,虽然经过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尚且不够成熟和完善,使得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2.1 缺乏合理的培养目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目标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指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民资传统体育教学、训练、专业技能、科研知识,能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健身指导等工作的武术人才。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将民族传统体育视为一种单纯的武术或者体育项目,在对培养目标进行设置时,存在着片面性的现象,也有部分院校在教学中并没有按照培养目标进行,从而影响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
2.2 缺乏有效的课程结构
当前,我国许多院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都是参照其他体育专业,以“专业教育”的需要作为课程结构设置的逻辑出发点,无论是课程结构的构建、各门课程的设置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都需要体现“专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多是以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为主,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缺乏新意,而且理论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3 课程比例设置不当
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般来讲,在课程结构改革中,应该适当增大选修课所占的比例。但是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大都以武术专业课程位置,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而选修课比例不足,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4 缺乏有效的专业课程互选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处于竞技体育的教学范畴内,学生的四年(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对专项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几乎没有跨专项学习的时间。而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专项课程交叉互选,但是由于学时较短、实践不足,学生只能对其进行粗浅的了解,在毕业时可能会出现“打练分家”的情况,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3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专业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推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有效实施,确保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1 明确指导思想
对课程结构改革和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进行明确,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市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提和动力,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需求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迎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其次,要对专业结构进行发展和完善。从完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方面分析,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单纯重视竞技武术的课程结构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难以有效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对此,相关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革,对先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吸收和发展,将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等体育院校,促进专业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同时,随着当前人们健康需求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向着复合型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专业人才的就业范围也在不断扩展。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武术内容,还应该有相应的体育养生内容,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3.2 优化课程体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也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针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培养科学素养优秀、运动技术熟练、理论方法娴熟、适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体育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提高实际能力”为指导思想,结合现有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是应该从当前课程结构体系出发,适当增加学科课程学时比例,降低术科课程的学时比例,增加选修课学时,缩减必修课学时,确保课程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二是应该对主干课程和基础选修课进行合理设置。在教学中,主干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最为基础、核心和根本的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同时也是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和技能。而基础必修课主要是对专业外围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播,可以细分为人文社科类、人体科学类以及方法类,在教学中应该合理选择和设置;三是要做好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市场需求分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对学科和术科进行合理设置。选修课程可以分为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前者主要是面向不同学科同领域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后者则相对自由开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拓展学生的事业,对学生的人格素养进行丰富。以限制选修课为例,可以将其细分为多个不同的模块,首先是体育师资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游戏、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其次是运动训练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运动竞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遗传学、运动创伤学等;然后是社会体育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体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学、体育新闻学等;最后是养生保健模块,主要内容包括太极拳械、传统养生理论与功法、健身气功、运动免疫学以及心理健康与咨询等。
3.3 重视理论学习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应该以理论学习为保证。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一般为单独招生,多数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薄弱,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失衡的情况。对此,体育院校应该加强对其理论知识的补充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实现必修课程的“学科化”,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相应的课程整合,改变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薄弱单调的做法,强调系统性的学习,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技术性的体育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此,体育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针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加强复合型、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级教改课题(2014JSUJGB24):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优化改革研究——以吉首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为例
参考文献
[1] 周士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77-78.
[2] 王美娟,张茂林,张启华,李圣,于波,竺玉明.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7):65-68.
[3] 于翠兰.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体育学刊,2005.12(6).
[4] 李朝旭,李旺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2).
[5] 张茂林.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2012(12).
[6] 陈寿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体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