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铁力汉白玉矿地质特征与品质评述

2015-05-12 07:13:48韩同文于洪亮王家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黑龙江总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汉白玉透闪石白云质

韩同文,于洪亮,王家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黑龙江总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铁力汉白玉矿地质特征与品质评述

韩同文,于洪亮,王家昌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黑龙江总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铁力汉白玉矿体呈不连续透镜状、条带状赋存于下寒武统铅山组(∈1q)白云石大理岩矿化体中,根据矿体特征及分布情况,将该矿床划分为4个矿化体,其中Ⅰ、Ⅱ号矿体赋存在Ⅰ、Ⅱ号矿化体中。汉白玉属于中低档的玉石石料,可制作构思简单、琢磨粗犷的工艺品。

【关键词】汉白玉;地质特征;品质评价;铁力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处在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小兴安岭—松嫩地块(Ⅲ)、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汤旺河—关松镇隆起的西部(见下图)。

汉白玉矿区域地质图

1.1 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寒武统铅山组(∈1q);上二叠统五道岭组(P2w);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1al、Qh2al)等地层。

下寒武统铅山组岩性主要为黑色粉砂质板岩、砂岩、角岩、大理岩、白云岩,总厚度>635m;上二叠统五道岭组岩性主要为上部灰黄、灰白色流纹岩、流纹斑岩质凝灰岩,下部灰绿色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上下均夹薄层粉砂岩,总厚度>858m;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岩性主要为亚砂土、亚粘土、细砂、粗砂砾石,总厚度>20m。

1.2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有中生代早侏罗—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T3J1γδ)、二长花岗岩(T3J1ηγ)、花岗岩(T3J1γ)、正长花岗岩(T3J1ξγ)、碱长花岗岩岩组(T3J1κγ);中生代早白垩世碱长花岗岩岩组(K1κγ)、花岗斑岩(K1γπ)等。区内分布极为广泛,面积约占全区的75%。

1.3 构造

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构造线的方向是北东、北北东、北西、北北西向。受长发-818高地和燕窝山断裂所控制。其次一级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发育。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序次构造交替活动构成十分复杂的构造形态,从区内各时期地层残留的构造形迹分析,本区形成多种构造体系。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及矿化体特征

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铅山组(∈1q)白云石大理岩中,呈单斜层状产出,根据矿体特征及分布情况,将该矿床共划分为4个矿化体,其中Ⅰ、Ⅱ号矿体赋存在Ⅰ、Ⅱ号矿化体中。

2.1.1 矿化体特征

(1) Ⅰ号矿化体。

位于矿区的北部,平面上呈透镜体状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中,近南北向展布,总体产状:倾向275°,倾角50°。矿化体控制南北长450m,东西宽8~61m。矿化体中部厚、北部及南部薄,平均厚度32m。矿化体控制最大深度74m。

(2) Ⅱ号矿化体。

位于矿区的南部,平面上呈透镜体状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中,近南北向展布,总体产状:倾向250°,倾角82°。矿化体控制南北长330m,东西宽10~41m。矿化体中部及南部厚、北部及南边部薄,平均厚度25m。矿体最大推深68m。

(3) Ⅲ号矿化体。

位于矿区的中部,平面上呈长透镜体状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中,近南北向展布,总体产状:倾向100°,倾角80°。矿化体南北长206m,东西宽1~24m。矿化体中部厚、北边部及南边部薄,平均厚度11m。由于施工探槽较少,没发现汉白玉矿体。在矿化体局部裂隙接触带中见有少量透闪石玉,以透闪石为主,白色,柱状变晶结构,柱长0.5~3mm、宽0.1~1mm,属较粗大的柱状晶体。应属于单一矿物组成的透闪石岩。

(4) Ⅳ号矿化体。

位于矿区的中南部,平面上呈宽透镜体状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中,近东西向展布,总体产状:倾向162°,倾角78°。矿化体控制长50m,宽1~40m,平均厚度18m。由于施工探槽较少,没发现汉白玉矿体。

2.1.2 矿体特征

(1) Ⅰ号矿体。

位于矿区的北部Ⅰ号矿化体中,矿体与矿化体界线不明显,呈渐变过渡接触,平面上呈不连续透镜状、不规则条带状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矿化体中。通过勘探线探槽及钻孔线占率粗略统计,矿化体出露总厚度369.23m,矿体出露总厚度31.64m,单矿体厚1.17~7.52m,矿体控制南北总长200m,矿体最大深度34m。含矿系数为8.57%。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方解石,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硬度3,比重2.81,玻璃光泽,微透明。在矿体局部裂隙接触带中见有少量透闪石玉,以透闪石为主,白色,柱状变晶结构,柱长0.5~3mm、宽0.1~1mm。属较粗大的柱状晶体。应属于单一矿物组成的透闪石岩。单层厚多在0.5~20cm。

(2) Ⅱ号矿体。

位于矿区Ⅱ号矿化体中,矿体与矿化体界线不明显,呈渐变过渡接触,平面上呈不连续透镜状、不规则条带状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矿化体中。通过勘探线探槽线占率粗略统计,矿化体出露总厚度79.49m,矿体出露总厚度8.20m,单矿体厚1.20~3.40m,矿体控制南北总长300m,矿体最大推深38m。含矿系数为10.32%。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硬度3,比重2.80,玻璃光泽,微透明。

2.2 矿石特征

2.2.1 矿石自然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为白云石大理岩,以白色为主,少量深绿、黄绿、灰绿、浅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玻璃光泽,质感细腻,略显透明。工业类型为汉白玉。

2.2.2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次为方解石,含蛇纹石、绿泥石、燧石及少量透辉石、透闪石、磷灰石、硅灰石等。

白云石:无色、白色,他形—半自形粒状,粒径一般<0.5mm,含量70%~90%。

方解石:无色、白色,他形—半自形粒状,粒径一般在1~0.5mm,结晶程度较高,含量5%~15%。

蛇纹石:深绿、黄绿、灰绿、浅绿色,微晶针状、片状,含量5%~10%。

2.2.3 矿石结构、构造

细粒粒状变晶结构,致密块状、层状构造。

2.2.4 矿石化学成分

本次工作在Ⅰ、Ⅱ号矿化体中采取了25个化学分析样,平均分析结果CaO 30.25%、 MgO 19.34%、SiO24.75%。

2.2.5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根据Ⅰ、Ⅱ号矿体所取4个样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Ⅰ、Ⅱ号矿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分析结果

3 品质评述

铁力汉白玉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与国内主要汉白玉基本一致。其对比详见表2~表5。

表2 国内各地汉白玉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

表3 国内各地汉白玉样品岩性特征对比

表4 国内各地汉白玉物性、机械性质

表5 国内各地汉白玉质量评价、分级

由表2至表5可见,铁力汉白玉和国内各地汉白玉在物性方面有很多近似性或一致性,其玉石外观颜色、矿物结构等的近似性和一致性更加明显。

铁力汉白玉在颜色上没有其他地区的汉白玉丰富艳丽,其玉石外观颜色、透明度、光泽度、质地细腻度、粒径平均大小相比也稍差,但具有与其他地区汉白玉一致的坚韧致密性质。

依据汉白玉质量评价的一般原则认为:铁力汉白玉可做建筑材料、雕件。其工艺性能一般,可制作构思简单、琢磨粗犷的工艺品。

【参考文献】

[1]周佩玲,周树礼.汉白玉的宝石学特征与质量评价[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23(2):30-34.

【收稿日期】2014-12-25

【文章编号】1007-9386(2015)03-0042-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19.283

猜你喜欢
汉白玉透闪石白云质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白云质岩储集层白云石成因
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临武透闪石玉原石质量等级划分体系初探
天降白玉 宝藏兴业——四川宝兴汉白玉掠影
石材(2020年10期)2021-01-08 09:20:02
四川汉白玉石材商会成立
石材(2020年8期)2020-10-28 07:53:26
四川宝兴网络招商推出汉白玉产业
石材(2020年4期)2020-05-25 07:08:48
环保型卫生陶瓷的制备研究
陶瓷学报(2019年3期)2019-09-04 06:32:28
临武透闪石质玉分类与品质分级研究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苏红图组复杂岩类分析
地下水(2018年6期)2018-12-14 01:07:10
韩文华雕塑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