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亮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各地的桥梁道路建设日趋完善,建筑施工的方式也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改善,变得更加新式更加便捷。
关键词:桥梁;墩柱;无支撑;建设
引言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农业、工业、民生、医疗还是军事力量,都在科技的指引下每天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改变,自古以来道路的发展就受到每个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道路就好比人类身体中的血管,是在全国范围内为各处各地输送“营养”的基础设施,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一个地区的道路不通畅,就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我国国土广袤,山川河流地形十分复杂,这使得有非常多的地方都需要架设桥梁才可通行,而在桥梁建造过正中,建造技术,施工方式、工艺,都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完善,变得更加省时、省力,本文将在下文详细介绍一种在墩柱无支架的环境下进行桥梁施工的方法,在节省人力、资源、原料的同时,安全性也会大大提高,尤其适用于一些松软土质、泥沼地形、山坡丘陵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推广性可靠性都很高的施工技术。
一、桥梁墩柱无支撑施工方式的具体内容
桥梁墩柱无支撑施工具体方式,一言以蔽之,即:以第一新建桥墩为起点,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向上,依建设先后次序作为施工操作平台,随着建设进程而向上不断推进的一种施工作业方式。
二、无支撑施工方式的操作步骤
为方便阐述,我们可以用假设来模拟一个高架桥的建造过程。首先我们假设一架高架桥全部长度为700米,设计墩身为1.6*3.8m,1.9*3.8m,2.2*3.8m,最高墩柱为45.339m,墩柱与盖梁分别采用相应的混凝土,运用常规的翻模和预埋钢棒方式进行基建,那么在这个条件下,如何采用无支撑施工方式来操作呢?
首先,在桥梁墩柱翻模时候所用的钢板相应高度的8毫米厚度的作为模板,在模板的四角使用斜拉螺杆,对拉螺杆各两排为最佳,然后用钢筋进行捆扎,即第一层捆扎之后,把模板进行排立,这时要注意的一点是各个模板之间所处水平面需保持一致,此外对垂直度的检查也不可忽视,严格按照规定规范进行施工操作,为防止已经排立好的模板变形,可采用钢绳进行加固;模板步骤施工完毕之后,即可利用模板搭建施工的工作平台,利用圆钢和角钢进行搭建,以每一层模板的横面为支点,并在工作平台四周围建栏杆和防护网,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安装吊篮,其用途在于用来搭送施工人员,而其他大型的原材料,操作用工具、机械则用吊车进行运送。
其次,是盖梁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浇筑墩柱时留下150毫米的预留孔内插入钢管,并放置工字钢来作为盖梁的承重支柱,在工字钢上层排设建筑木方,每个木方之间距离不要超过1米,木方要进行严格找平,然后使用大块的钢板进行来底膜的安装,由于木方和混凝土的密度性质,铺设好的底膜通常会有1至2厘米的下沉,可预留顶高来应对。之后按照设计规定,用常规方式捆扎钢筋和安装模板,处于对安全的考虑,一定要保证模板的稳固,需要用螺杆进行加固,做后期水平和垂直度的调整。
三、桥梁墩柱无支撑施工时的注意要点
桥梁墩柱无支撑施工的整个建筑过程可分为准备期、模板安装期、钢筋捆扎期、混凝土浇筑期、操作平台搭建期、直至拆除继续搭建下一个平台这样几个期间,在整个桥梁建筑中循环往复,有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有建筑工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混凝土保养及浇筑;预埋钢筋等器件;工字钢架设;模板安装与拆除等。
混凝土的保养与浇筑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来看,前期应注意的有预埋器件的统计和检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预埋的检测,并检查模板是否组装符合要求,认为减少施工失误;中期浇筑时,挑选配合比最佳的混凝土,混凝土状态为稳定性强、颗粒匀称、强度高,在拌合完成后,用专用器材进行浇筑,采用分层的手法均匀的进行浇灌,每层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性状和凝结时间;后期将振动器插入混凝土,深度在5厘米左右进行振捣,留意预埋器件的位置,不要产生碰撞。
安装模板时必须严格保持水平精度,对中调平,以保证稳定性,模板与模板连接处缝隙接触平滑紧密贴合;模板之间架设钢筋以支撑;捆扎钢筋时可在已经搭建好的平台上进行,由人工操作机器链接;从安装第二节模板时起就要安排操作的人员扎好安全绳,同时安装吊架;不可贪图方便违规操作。
模板翻升阶段应注意混凝土的凝结强度,符合设计指标后才可将模板进行翻升。首先拆掉模板的对拉钢筋和管套,采用吊车整体提升。运送至相邻墩柱的模板位置进行再次安装,安装步骤与前次一致。需注意在调运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避免造成工人或工具的损伤。
四、桥梁墩柱无支撑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质地貌不一而足,数十年来的建筑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支架施工已经不足以满足所有状态下的桥梁建设了。举例来说,我国云南、甘肃、新疆等地区,多山地,多溪流,多沟壑,如果在这样的地形下采用脚手架式的建筑方式,由于土地的松软和不平衡,直接会影响脚手架的稳定性,为了增加工人在作业时候的安全系数,必须将脚手架的下班部分进行加固,加密,桥墩越高,难度、资金和材料的耗费也会呈几何级数随之增大,建设难度成倍增加,搭建设备的增加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费工费力费时,往往会事倍功半,拖慢整个进度,影响工期。相反的,若采用上文所述的无支架施工作业方式,则可以轻松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节省了资金的投入,也降低了劳动的强度,相对应的也提高了劳动的技术含量和安全性能,尤其在山区的应用更能突出它在实用性上的优点,安全,高效,经济性非常强。
五、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排在首位的都是对安全性的强烈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在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下进行作业,安全生产必须是一切社会性劳动的前提条件,无支架的桥梁建筑模式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改进,不断把新技术融入进去,去芜存菁,这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航向。
参考文献
[1]周金涛,孙玉君.柱式高桥墩施工监理的实施及质量监控[J].中国西部科学.
[2]时涛.高桥墩(盖梁)无支架施工技术[J].北方交通
[3]肖连勇.贵州惠水特大桥墩无支架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年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