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青海多金属矿预查中的应用

2015-05-11 16:13李文果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黑云母细粒金属矿

李文果

摘要: 通过在青海省兴海县那里根贡玛铅锌银多金属矿区的找矿勘查,探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青海那里根贡玛地区的应用效果。利用该方法,在测区共圈定出化探综合异常1处,在异常踏勘查证过程中,在沟底部发现有铜矿化转石;地质工作在综合异常以西发现铜矿化点,认为AP1综合异常可能与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有关。说明说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适用于那里根贡玛及地区,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铅锌银多金属矿

1、 区域地质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秦祁昆(东昆仑、祁连、北秦岭)晚加里东造山系(I)-东昆仑造山带(I2)-祁曼塔格-都兰造山亚带(I26)内。区域上主要为新生代、中生代及元古代地层。

新生代地层包括第四系及第三系,主要分布在山间拗陷盆地中。第四系主要为现代河湖相砂砾层,洪冲积相含巨砾粘土砂砾层及少量冰碛堆积;第三系以新第三纪地层为主,岩性为含砾砂—粉砂质泥质组合,称为非正式砂砾岩。

中生代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三叠系为一套陆相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区域内仅发育下三叠统鄂拉山组,广布在区域北部呈北西向不规则宽带状分布,为区域上成矿有利的地层之一。

元古代地层主要为金水口群及达肯大板群。元古代地层为一套变质片麻岩夹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等,南北向分布于区域西部。

自晚古生代以来,区域上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山期等多次强烈的构造变动,至今这块地壳仍不平静。区域上构造比较复杂,各种构造形迹都较发育。主体构造形迹呈北西或北北西向,此外尚有少量近东西向及北东向构造形迹。区域上构造形迹极为发育,总体上反映为挤压收缩的地壳变形基本特征。多期的构造活动是成矿(化)的有利条件,为矿质活化不仅提供热源,还为含矿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和存储空间。已发现的多金属矿(化)点中有多个为构造热液充填型。

区域上有中型铅锌矿1处,即都龙铅锌矿,位于都龙昂确南,矿体主要赋存岩体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的矽卡岩中,共发现7个矿体,围岩为大理岩,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体状产出。矿石由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铜矿组成,现正在开采。

另外区内有Pb、Zn、Ag、Cu等多金属矿化18 处,矿化类型有矽卡岩型和热液型。

2、 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工作区地处青南高原东北部山地、沟谷地,地势西南低东北高,测区内最高海拔4730米,最低海拔4210米,属于中高山地貌。其南部地区河流纵横,水系主要发育有青根河,该河流在矿区中部流过,由北向南经过。该河流为长年性有流水。植物的垂直分带现象极明显,4000—4500m 为高山草甸,4500m 以上为高山荒漠地带,仅生长苔癣。

工作区地理位置上属于中纬度区,属高原大陆性干寒气候,具低温干旱,冰冻期长,无霜期短,夏季不显,春秋相连,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降水量240-600mm,年平均气温0-5℃。

垂直地带景观谱明显,山麓至山脊的中间地带,依次发育为山地草原植被和草原土、 山地草甸和草甸土、高山碎石流层。土层中金属元素的化学迁移在水平方向上极为有限,金属元素迁移的自然营力以机械形式为主,除了古冰川作用外,一是阵发性洪水(季节性雪融)搬运,另一个是跨水域的风力搬运。

3、 化探异常信息提取

3.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区内共开展工作线距200米,点距20米的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25.02km。采样过程中避开各种污染,在基岩出露、废石堆、崩积物、河床堆积、水田、村庄等点位不可取样时偏移点位采样,并在记录卡片中注明。采集在距地表20~50cm深处土壤的B层(淋积层)或C层(母质层)中的细粒级物质[1]。野外样品重量大于≥300克。采样要求完全参照《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选择测试Ag、Cu、Pb、Zn、W五种元素,分析测试方法采用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2 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确定

根据元素含量对数正态分布检验,工作区内各元素均呈明显的单峰式对数正态分布,故由于分析数据中有特高值和特低值,为合理确定异常下限,工作区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确定采用循环剔除处理,步骤为:计算全区各元素原始数据取对数后的平均值(X0) 和标准偏差(S0) ; 按X0-3S0≤X≤X0+3S0条件进行剔除,获得一个新数据集,对所得到的数据集重复上述处理过程,直到所有离群点数据全部剔除为止;计算新数据集的平均值( X1) 和( S1) ,则X1取真数作为背景值C0,(X1+nS1)( n根据情况选为1.5或2、3)取真数作为异常下限Ca[2]。由此,得到异常下限及各指标特征。

4 、地球化学异常圈定及评述

通过工作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综合异常一处,编号为AP1(图1)。AP1综合异常位于工作区南西部,主要分布在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中,异常形态不规则,北侧与西侧均未封闭,是以铅、锌、银为主,伴有铜、钼的多金属异常。

铅、锌、银异常浓集中心吻合度很好,各元素的套合性也较好,各元素异常展布分带性较明显,五种元素均在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层中成北西向条带状展布,铜、钼分布于铅、锌、银异常的内带。AP1综合异常分布明显受出露的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和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的控制,但工作区内其他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地区并未出现大面积异常分布,且AP1异常中铅、锌、银元素极大值较高,异常强度强且具有一定规模;异常位于山脊位置,在异常踏勘查证过程中,在沟底部发现有铜矿化转石;地质工作在综合异常以西发现铜矿化点,认为AP1综合异常可能与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有关,在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处富集形成Pb-Zn-Ag矿床的可能性较大,在异常范围内可能找到Pb-Zn-Ag矿床。

5、 结论及认识

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得到了明显的异常,Pb-Zn-Ag异常套合性好,规律性强,说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适用于那里根贡玛地区,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该方法能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确定找矿靶区,缩小找矿范围,加快找矿步伐,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 蒋敬业,程建萍,祁士华,等. 应用地球化学[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47-50.

[2] 王崇云.地球化学找矿基础[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7:1-337.endprint

猜你喜欢
黑云母细粒金属矿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
磁法勘探在寻找隐伏多金属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