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沛
摘要:会展业和文化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两个紧密关联的产业。但是目前我国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的综合互动效益远未得到发挥,这就需要探究会展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新型互动发展方式。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寻我国会展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方式的不足,并试图找到适合我国文化会展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会展业;文化产业;互动发展
一、 引言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1]。会展业是指现代城市以会展企业和场馆为核心,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展活动,吸引大批与会人员前来参展的一种综合性产业[2]。文化产业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动力,会展产品和文化产品互相交融,會展举办地的经济与文化借会展活动这一载体达到极佳的结合点。因此,找到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方式,是我国会展业的必然选择。
二、会展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案例分析
义乌文博会是我国文体行业唯一的外贸主导型国家级展会,其档次较高、规模较大 [3]。
(一)义乌文博会中会展与文化的结合
1、展品
义乌文博会在开展洽谈、论坛、民间艺术展览等活动的过程中以文化产品贸易为核心。像广东的中山电玩,江西景德镇陶瓷,安徽文房四宝以及一些地方的民间工艺等展品都是义乌文博会中非常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义乌文博会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文化类产品,体现了会展中的文化性,展示了会展业和文化产品的有效结合。通过这个展览活动,也促进了文化产品的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
2、营销
义乌文博会每年都会有全新的营销理念,在云南展区,有普洱茶、云南紫陶、彝族刺绣、云祥和银饰等云南特产,穿着民族服装的少女载歌载舞,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这种宣传方式是以云南的特色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在文博会中,很多企业依据当地特色文化,把民间作品打造成文化创新产品,这种营销宣传方式,不仅考虑到了展会,还考虑到了其文化效应。由此可见,义乌文博会不单是展会的营销,更是会展与文化产品的共同营销。
3、展会效果
2014年第九届义乌文博会以“打造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宗旨。其中文化创意设计展区、海外文化产品交易区等文化类展区的规模越来越大,此次展会还配套有文化新产品发布和文化部扶持青年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系列活动。此次展会,不仅使义乌的会展活动上升了一个层次,增添了义乌会展的源动力,也使得文化通过会展得到极大传播。
(二)义乌文博会中的互动问题
1、市场主导不够
义乌文博会虽然在不断的创新,逐渐趋于国际化、专业化,但在办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明显,市场化程度不够。在历届文博会中,我们可以看到义乌文博会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展会的经贸性,这就要求它必须与市场接轨,注重市场化办展。通过更多的市场作用来引导文博会的开展,对于促进文化产品的多样性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且有利于推动符合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的产业化。
2、品牌化程度不够
往届文博会虽然也能发挥其产业优势和地区资源优势,但是一个很大的不足是品牌化程度不够。例如,义乌文博会以文化产品的交易为特色,深圳文博会以文化产业为核心,虽然这两个文博会的特色和具体定位有不同的地方,但他们有很大的同质性。因此,提升文博会的品牌效应是未来文博会所必须做的一件事。从各种文博会的发展角度看,应该确定文博会主要所表现的文化类型或者文化产品,还有不同的文化产品应该具有不同的代表性特点。
3、缺乏良好的环境系统
会展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完善的金融服务等。任何一个环境条件的缺失都会影响到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义乌文博会的发展处于义乌市这一环境系统中,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义乌市环境系统的支持,同时两产业反过来对环境也造成影响。
三、建立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的新型互动方式
从义乌文博会的问题入手,可以探究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方式,两个产业的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会展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式,增加会展文化市场的自主性和开放程度。首先要规范展会运营机构,实行企业化经营。其次要整合、组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形成较完整的会展文化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政府推动”就是让政府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让文化业和会展业正常有序的经营和发展。此外,政府还要全面梳理本地区文化资源,选准会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为会展地发展会展文化产业提供科学指导。
(二)“文化为基,相互拉动”
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首先是:文化必须服务于会展,同时会展业通过举办会议、展览的凝聚和辐射效应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丰富文化的内容、形式。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才能达到会展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推动的新模式,实现双赢。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文化业的基础,只有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才有文化业的多样性。文化为文化会展提供原材料、素材,没有文化的基础,文化会展是没法开展起来的。
(三)“协同为路,共同营销”
要确保会展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两个产业在营销上的合作,实现共同营销。会展产品的营销要以文化为基础,会展产品缺乏文化价值,就很难得到人们长期的认可。而对于单纯的文化产品,如果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就很难有长期的顾客。展会都会有稳定的参展商,因此一个地方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会展来吸引顾客。在网络宣传上,会展部门与文化部门可以建立一个两产业合作的信息共享网站,做到信息共享,节约营销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江帆.文化产业:范围、情景与互动效应[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4).
[2] 何春晖, 王云峰. 西部中心城市发展会展业的思考——以成都为例[J]. 开发研究, 2010 (1): 47-49.
[3]王莹.义乌文交会:文博会转型升级示范样本[D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23/c_126423582.htm,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