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化生产力即文化作为生产力因素而产出的那部分生产力,是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层面,它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也是国际间竞争和博弈的重要内容,包括文化作为要素直接产出的、直接参与产出的、间接参与产出的生产力三部分。
从生产力要素角度来考察文化所能产出的生产力,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复杂性。一方面,文化要素能够直接产出财富和利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又能间接影响其他生产力要素,激发更多社会生产力。文化既能作为生产力要素,同时又必然发挥其作为上层建筑而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我国文化产能已有相当大的规模,但问题在于严重同质化造成的产能浪费、消费缺位和“落后产能”问题严重。无论是提升国家软实力,还是发展文化产业、公共文化事业,根本都在于如何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产能;软实力
“国民酷值”(GNC,Gross National Cool),这是美国新美洲基金研究员道格拉斯·麦克葛瑞早在2002年就提出来的新概念。其来源于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道格拉斯·麦克葛瑞在《外交政策》(2002年5、6月刊)上发表论文,提出“国民酷值”概念,即将文化的力量概念化,把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综合起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国力。
“国民酷值”的概念等于什么?本文认为,相当于文化生产力。道格拉斯·麦克葛瑞提出了一种描述当代文化生产力的新概念。近年来,随着文化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生产力”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文化生产力该如何定义?本文就何为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关系、文化产能等问题做一探讨。
首先,何为文化生产力?一般认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文化属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它由经济基础所产生,又对其有反作用。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间接影响,也即“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精神动力”等。但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商品创造物质财富和GDP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也有人认为,文化生產力就是文化产业产出的物质财富。
如何与时俱进地看待和理解文化生产力?必须辩证地看到:当今世界,随着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不断融合,文化不仅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不仅仅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产力因素,和科学技术一样,是直接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因素,是生产力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句话,文化生产力不光是“虚”的,也是“实”的。
本文认为,文化生产力,即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而产出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层面,它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也是国际间竞争和博弈的重要内容。理解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就必须把文化和科学技术同样作为生产力要素来看待。
文化生产力包括:文化作为要素直接产出的、直接参与产出的、间接参与产出的生产力三部分。
文化作为要素直接产出的生产力,简言之即文化产业及其衍生的相关产业。它能直接创造利润和物质财富,是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最直接的体现。例如,美国迪士尼公司2010年收入已达380.63亿美元,法国的文化旅游连年把法国推上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的宝座。日美欧等文化强国的文化产业更走出过国门,在全球产生巨额利润。
文化作为要素直接参与产出的生产力,即文化的社会溢出效应所产生的生产力。一方面,社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为其更好地从事生产和工作提供了精神上的满足条件。另一方面,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的繁荣发展使社会的认同感、凝聚力、安定性大大提高,不但降低社会管理成本,还能产生“以文化人、上下同欲”的正面效应,激发社会的活力和生产力。即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后,反过来对其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
文化作为要素间接参与产出的生产力,可理解为文化对综合国力产生的强大溢出效应。一个文化强国,国民有高度的文化自豪感,他国民众具有对本国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愿景,本国具有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和国际文化交流发言权。由此产生的经济红利、外交红利、政治红利等,将大大提升本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纵观历史,我国汉唐盛世国威远播的同时,皆是文明发达、文化鼎盛。放眼世界,美法等文化强国也莫不如是。
总之,文化生产力,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从这一角度来考察文化所能产出的生产力。同时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复杂性。一方面,如同科学技术转化后能创造产值和财富,文化要素能直接产出财富和利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又能间接影响其他生产力要素,激发更多的社会生产力。即文化既能作为生产力要素,同时又必然发挥其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那么,文化生产力和国家软实力这两个概念又是什么关系呢?按照约瑟夫·奈的定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那么,文化生产力既涉及硬实力,也包括了软实力。一方面,在当今世界文化消费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生产力所催生的强大经济实力绝不逊色于工业生产力、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也绝不逊于“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美日等文化强国每年文化产业的产出甚至超过某些制造产业。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也包括了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影响力。而如果没有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所激发、产出的强大生产力、没有“硬实力”,那么软实力也将无从谈起。可见,文化生产力绝不仅仅等同于国家软实力,恰恰相反,后者只是前者的外在表现。文化生产力所涵盖的范畴更加广泛。
因此,要提升国家软实力,就必然要从更深一层来探讨,即从如何激发和解放国家文化生产力这一层面来探讨。当前,我国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所激发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文化产能”已有相当大的规模。例如,我国每年数千集的电视剧、数百部电影的生产,数万种图书的出版,各地文化旅游的火热情况、传统文化的热潮等等。然而,与规模庞大的产能相不符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相较于西方文化强国的较大差距。这一悖论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文化生产力还没有因为文化产能的扩张而得到有效的解放。换言之,我国文化产能与其他产业的产能相似,同样面临产能过剩和结构性调整的问题。
我国的文化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两个问题。一是严重同质化造成的产能浪费和消费缺位。如前所说,我国文化产能规模庞大,但同质化产品过多,如千篇一律的幼儿动画片、抗战题材电视剧、各地相似主题的文化旅游村镇开发等。这些同质产品大量产出,“千军万马争市场”,供大于求,真正能得到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是少数,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同质化产品过多,无法满足民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造成了消费者没有过多选择的窘境,丧失了市场及更重要的文化影响力。二是“落后产能”问题严重。当前,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加,但仍与西方文化强国有明显差距,这其中“文化落后产能”的原因不容忽视。借用相关概念,“文化落后产能”即指创意、制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过度市场化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涵盖了影视出版、文化旅游等方面,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相较国外产品(美影、韩剧、日本动漫、英法文化旅游)较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体。这些问题反映到国家层面,就是软实力差距的重要原因。
总之,从生产力要素角度考察,无论是提升国家软实力,还是发展文化产业、公共文化事业,种种问题在本质上都在于如何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这一角度出发,充分盘活文化资源,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充分促进文化及其相关市场的活力和多元化,以法制的理念制定相应的分级机制和管理规章,才能以高度发达的文化生产力的“硬实力”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浦劬. 政治学基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邓安球. 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D]. 江西: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09.
[3] 范玉刚. 试析文化产业对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意义[J]. 学习与实践,2006,(11).
[4] 艾斐.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N]. 人民日报,2004年05月11日.
作者简介:王念,男,四川博物院文博助理馆员,现于四川省文化厅政策法规处工作。 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