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建峰等
摘要:卫229块到2014年底,综合含水86.8%,采油速度0.84%,地质采出程度30.52%,自然递减1009%,出现了井况变差、注入水优势渗流方向不清、分层动用差异大。对此开展了层间精细注采调整,充分发挥各类储层开发潜力,达到提高储量控制和动用程度,保持油藏稳产。
关键词:水驱动用;水驱采收率;油藏描述;稳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7019202
1油藏基本情况
1.1地质概况
卫229块位于卫城油田中部,是由卫2和卫35断层遮挡而成的断块油藏,断块内部又有多条次一级小断层,将卫229块分割成多个小块,断块内地层走向为北东向,倾向东南,地层倾角5°-20°。含油面积0.6km2,地质储量64×104t,可采储量22×104t。
1.2开发历程及现状
1.2.1开发历程
(1)建产稳产阶段(1991.6-1996.6)。
1991年6月全面投入开发,初期部署油井5口,当年累积产油1.14×104t。1992年3月,区块进入注水开发,能量得到补充,年产油量上升,随着区块井网进一步调整、加密,区块产量保持了相对稳定。
(2)产量递减阶段(1996.7-1999.5)。
由于受井况恶化的影响,区块地层能量下降,产量下降,开发效果恶化。重点水井229-4、229-6出现事故,油井N229-6高含水关井等原因,产油量由1996年的1.48×104t下降到1997年的1.0×104t,年降產4800t。
(3)更新调整阶段(1999.6-2002.12)。
这一阶段通过对区块内重点事故井进行侧钻2口井(CC229-4、C3-7),更新2口井(N2-41、N2-40),在剩余油富集区部署调整井2口(229-9、229-10),提高了区块储量的控制程度,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区块年产油由0.91×104t上升到1.43×104t,自然递减由23.46%减缓到-26.23%,呈现了较好的开发形势。
(4)井况损坏,产量下降阶段(2003.1-目前)。
进入2003年因井况恶化,卫18-20、卫229-10相继关井,区块含水居高不下,产量递减到1.185×104t。2007年由于新增油井事故,新卫2-41、卫侧18-20因套破高含水关井,区块产能递减至0.6145×104t。2014年新增油井事故2口(WCC2-42、W229-3),影响区块产能降至0.5337×104t。
1.2.2开发现状
截至2014年12月,卫229块共建成油水井16口,其中油井10口,开井9口,日产液128吨,日产油16.8吨,累计产油20.866×104吨;水井5口,开井4口,日注水量116.4m3,月注采比0.87,累计注采比1.5。采油速度0.84%,地质采出程度30.52%,自然递减1009%,综合递减-12.86%。
2存在问题
2.1井况事故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
卫229块自1991年投入开发以来,因井况损坏关井4口,其中油井2口,水井2口;经调整治理后,目前已更新侧钻的有2口(卫侧侧229-4、卫229-侧7);目前仍有2口关井,其中油井1口(卫49-5),水井1口(卫2-40),导致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减少水驱控制储量0.9×104t,减少水驱动用储量0.5×104t;损失可采储量0.3×104t。2014年新增事故井2口(卫229-3、卫侧2-42套破),影响日减油3.1吨。
2.2因局部构造复杂,无法完善注采井网
卫229块受地质构造影响,区块沙三上层位构造形态各不同,并且被内部次一级断层复杂化,构造相对复杂;主要表现在卫229-1井区和新卫2-40井区,因构造复杂、区块小无法注采完善。
2.3层间上主要受层间非均质和生产层段单一影响,油井见效见水快
229块分层动用差异大,根据2010年吸水剖面统计显示:不吸水层占64.3%。强吸水层导致对应油井含水上升快,而不吸或微吸水层动用相对较差。例如卫229-9井多次测剖显示二下4,2337.0-2389.2米,13.1米/10层,不吸水。其次229块油水井生产层段单一,未分层系开发,导致油井见效见水快。
3开发潜力分析
3.1注水量与地层能量保持状况分析
与2013.12相比,日注水平增加21m3,统计年注水量由7.1224×104m3上升至7.658×104m3,上升05356×104m3,月注采比0.87,累积注采比1.5,地层能量略有上升,分析主要原因是2014年转注两口井(卫229-3,新卫3-7),日增注水量130m3/d,导致对应油井能量上升;统计有2口井(卫侧侧229-4、卫229-8),平均动液面上升282m;
卫229块日注水量增加,地层压力略有上升,动液面受注水增加影响有所上升,保证区块的能层能量。
3.2吸水状况分析
近三年的吸水剖面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不吸水层数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66.1%降到了50%,下降了个16.1百分点;相对吸水<5m3/d的弱吸水层吸水厚度百分比由85.8%下降到69.0%;相对吸水5-15m3/m/d的层吸水厚度由14.2%上升到31%,上升16.8个百分点;相对吸水≥15m3/m/d的强吸水层的吸水厚度均为0。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薄差层的注水未得到加强,但吸水强度大的层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不吸水层厚度百分比较2013年有所减少,表明吸水状况有所改善。
3.3注采井网状况及适应性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卫229块开井注采井数比为1:1.6,井网控制状况较好,井网控制率达75%,其中单向受控井2口,占25%,双向受控井4口,占50%,不受控井2口,占25%。从分层的受控状况统计可以看出,三上1受控较差,注采井网局部有待完善;三上3受控率为0,须进一步完善井网。
3.4水驱控制储量、水驱动用储量分析
2014年以来,区块实施完善井网措施(转注)2井次,增加水驱控制储量1.6×104t,水驱动用储量1.0×104t;因回采一口井,减少水驱控制储量0.5×104t,水驱动用储量0.3×104t;截至2014年12月,区块水驱控制储量62.1×104t,水驱控制程度97%,水驱动用储量46.9×104t,水驱动用程度73.3%;这表明随着注采井网的不断完善,区块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储量是逐渐增加的。
4治理思路和对策
4.1治理思路
在油藏构造及储层精细研究的基础上,精细井组治理,平面上恢复局部采油井点,加强潜力层动用,层间上强化科学调配,减少层间干扰,启动差吸水层。均衡注水、均衡采油,降低区块递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4.2治理对策
一是通过大修换井底,完善局部注采井网,2014年实施大修侧钻1井次;
二是通过水井补孔、重分、细分等手段,进一步完善注采系统、改善吸水剖面,降低无效注水量,加强分层动用,2014年实施水井措施3井次,其中转注1井次、补孔1井次、分注1井次;
三是油井主要是通过堵水、回采、大修等手段来加强分层动用;
四是在注采井网完善区,对见效及供液充足区及时提液,提高单井产能。
4.3工作量实施情况
本着早部署、早实施、早见效的原则,2014年层间精细调整工作累计实施调整井组5个,实施油水井措施工作量6井次,其中注水井工作量3井次,对应油井配套实施工作量3井次。其中已见效井组4个,对应油井初期实际日增油能力7t,累增油1856t。
5典型井组效果分析
5.1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层间注采调整,井籍转换保持井组高产稳产
结合井组的剩余油认识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井籍转换,一是将套漏油井转注,增加新的注水方向;二是通过对低效水井实施打塞回采,实现了精细层间注采调整,保持井组高产稳产。
油井卫229-3转注,卫202打塞回采
油井卫229-3原生产沙二下2-4,由于套破,日产液55.5t,日产油0.4t,含水99.2%,研究分析认为其三上3与卫203对应弹性开采,2014年4月补孔转注卫229-3的三上3,卫203于2014年10月见效,日增液10t,日增油1t。与卫229-3对应的水井卫202打塞回采,日产液8.8t,日产油4.8t,含水46%。井组累计增油948t。
5.2复杂带单砂体一对一精细注采调整
卫侧3-7打塞补孔重分实施针对性注水。
水井衛侧3-7的二下3的26和27号小层与油井卫侧侧229-4好层对应,没有形成注采对应,研究分析认为剩余油富集,2013.8对卫侧3-7打塞补孔重分单注,卫侧侧229-4于2014年10月见效,日增油3t,累增油580t。
6技术指标、经济效益分析
(1)注采比更加合理,保持了区块能量,水驱控制和动用储量不断增长。
区块月注采比0.87,增加受控方向4个,增加水驱控制储量1.1×104t,增加水驱控制储量0.7×104t。
(2)地层能量稳升:与2013年相比地层能量稳中有升,相同井号动液面由1369m上升到1323m,地层压力稳定到26.3MPa。
(3)含水得到明显控制。相比2013年12月综合含水由91.1%下降到86.9%,下降4.2个百分点,含水上升率为-5.06个百分点。
(4)产油量上升。
日产油量由2013年12月的13t上升到16t,上升了3t,年累产油增加504t,采油速度上升0.08个百分点。
(5)区块递减减缓。综合递减-12.86%,自然递减10.09%,同比分别减缓17.93和0.56个百分点。
7认识与体会
(1)开展油藏构造与储层精细研究,是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
(2)实施精细调整,有效消除层间干扰,实现潜力层的水驱动用。
参考文献
[1]王平.复杂断块油田详探与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