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洋 刘帅
摘 要:从古至今,乡村景观环境也是大众广为人知的一种环境形态。时境变迁沧海桑田新的田园风格布局的建设与发展,怎样既达到当代人们提升日常水平的要求,又让农村原有的景观特点得以流传和拓展是最为重要的目的。该文章以六安市孫岗村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前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有的不稳定情况,并且提议了具体治理发展目标,在探索到适合中国特色国情的乡村景观设计布局。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规划;改造;孙岗村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1
随着中国特色新农村发展的崛起,农村艺术环境的规划和建设逐渐地受到国家各个阶级的注意,农村景观艺术环境设计师这一现代科学也受到了更多综合方面的发展。不过,对于我国乡下景观起步较晚,摸索不够,当前设计改造中仍然现有诸多麻烦的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从孙岗村乡下景观计划的观念启程,剖析了新农村景观计划改革的特色及当前景观兴办存在的问题,而在本质的农村风俗和环境艺术的理论和思想表达的重新改造,并提出景观和人居环境还有具体适应的规划措施。
一、 孙岗村景观建设的现状
目前,孙岗村景观建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房屋、道路、集体福利设备等的布局分布建设上。农民日常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众多乡村城镇里的房屋都是刚盖好的,这些房屋耐久、适合人居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
孙岗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
1)事先留有道路宽度比较窄,而且不成规范的系统。在已有的新乡村建设布置中,由于建筑物相对比较集中,从而导致预留的道路宽度不足,导致道路狭窄的情况,不好形成通畅的道路系统。
2)村镇的村庄建设没有达到标准,违法建设,并杂乱无章。因为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越来越多的投入了的外企和工作车间,比较起来加大了住宅和生产及仓库的用房要求,因为这些造成了农民不断向外拓展修建房屋。
二、 问题发展的原因
具调查,农村景观在设计上、生活环境上、以及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都远远滞后于城镇环境艺术发展。这不仅与当地农民不可缺舍的怀乡思绪有关,还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习惯有一定的联系。在生活环境变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如何享受和利用好同一城市和现代文明的成果,已经成为农村景观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因此,重新塑造特色和品位的景观与和谐农村的美,它必须满足人的需要、尊重生态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提高与人互动的沉降行为和当地环境。
三、 农村景观改造的规划理念
首先,应重视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景观改造的田园生活。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会抑制现代农村环境,同时,对解决生产单一的农村生产方式效率低下,无法合理分配资源危机。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东江嘴村的建设为例,该村就以现有的山水画融为本质,立足“生活、生态、生产”,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着重发展休闲渔业,并通过对本村渔文化的深度挖掘,形成一种乡土风情浓郁的沿江水乡特色休闲旅游村,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应通过强化宣扬,指导和升高乡下生齿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为认识,并同时注重保护和发扬优异的乡土文明,使其对农村景观的科学改革发生积极地感化。
四、目标任务
(一)实现村庄建设新面貌
1、实现村庄清洁计划。
2、切实提高村级服务标准。
3、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全乡推广基础设施晋升行动,施行市级全体小康村、中心村、乡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治疗服务站全笼盖,村内门路全面硬化、亮化、洁化、粉饰,改变农村面貌,村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4、建设有中国特色新村庄,实现村美民富人和政通的目标。
(二)实现淳杨靓丽新干线
“在村主要道路全面推进村庄整治,绿化植物的主要实现,让沿线地块,延伸到全球建筑表面”的实施。
(三)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化技巧提升农业,用产业化方法谋划农业,用生态化理念打造农业。
五、改造后的新农村
在培育新品种,发展农业产业化,引进优质品种的外国品种的竞争,增强影响力。无公害产业,绿色健康产品的开发。除了植物景观树。景物树是各地专门用于城镇发展,公共绿地建设,市政绿化等竖向设计中运用,绿化环境的苗木。跟着六安及周边各个都会园林化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风景树的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必将为生态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将为社会带来优秀的生态效益。
结语
在中国,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在这方面的不利于指导建设,设计师应该尊重农村人口,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农业和林业规划和适应人们生活行为,在现代化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方特色的保护,使其独特的文化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影.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2]莫妮娜.从环境行为学探讨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景观的协调发展[J].软科学,2009,(08).
[3]余俊洁,胡建,邓守明,黄小军.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乡土景观和地域特色协调发展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