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乌苏里船歌》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声乐歌曲,后经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本文将对钢琴曲《乌苏里船歌》进行全面的赏析,深入探索该曲在结构、风格和演奏中的特点,从而实现对这一作品更加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乌苏里船歌》;钢琴曲;赏析
作者简介:李春晓(1979-),女,河南南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1
一、《乌苏里船歌》作品概述
《乌苏里船歌》是黑龙江地区流行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民歌,它主要表达了赫哲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之情,基于其情感基调,整首歌听起来也十分欢快而令人心情舒畅。而钢琴曲《乌苏里船歌》也尊重歌曲原有的基本旋律和感情表达,在此基础上将钢琴的和声色彩和织体语言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重新对原曲进行丰富和改编,使之成为更具有张力和感染力的钢琴曲作品。
整个作品中,创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民族乐器的声音,这是该作品的特点之一。这些民族乐器能够栩栩如生地描绘大自然中的声音。而作品的旋律也紧贴作品内容和主旨,将乌苏里江的美景溶于旋律之中,通过优美的旋律完整地表达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鋼琴曲《乌苏里船歌》的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引子、主体部分和尾声。该作品旋律较为自由,创作者为弹奏者留下了一定的发挥和二度创作的空间。
二、《乌苏里船歌》的乐曲结构和民族风格分析
曲式结构的分析和乐曲风格特色的研究,是演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认识乐曲,才能够实现对乐曲演奏技巧、作品内涵和思想意境的准确把握。
(一)、民族调式与旋律线条的运用
从调式来分析,该曲仍然采用传统的不带偏音的五声调式,值得注意的是,写作者对该曲的调式进行了中西融合,在中国传统民族五声调式中增加了一些西洋钢琴音乐特有的创作和表现手法,使得《乌苏里船歌》能够以更加丰富多彩而细腻深厚的面貌呈现出来。
当然,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其中所蕴含的传统审美特点和民族风格。之所以说《乌苏里船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因为这个作品本身就是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它所特有的中华民族式的审美特征,完全不同于西洋钢琴音乐简洁明朗的音乐风格。
从旋律线条来分析,《乌苏里船歌》这首曲子的旋律是主次分明的,它有一个明确的主旋律,并辅之以多种声部来进行衬托。主题鲜明突出的同时,伴奏也存在,这种旋律表现方式,更能够突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织体与节奏
《乌苏里船歌》钢琴曲的织体运用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首先,开始的7个小节的引子部分属于散板,而和声的运用则采用了平行八度音,这种方式是大胆而充满创新性的,当然,它也是有效的。平行八度和声在表现这首曲子和其中特有的意境方面起到了更加显著的效果,它能够产生和加强遥对青山与隔江呼唤所具有的缥缈效果,再配以接下来的和弦,微波荡漾的美好景色便从音符间跃然流出。第一小节的三连音和装饰音有着特殊的节奏,且有二分音符的延长音。之后的琶音能够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行板的速度为72,这第二部分的弹奏要把握住风平浪静的整体感觉,切忌在弹奏中过于慌乱。音域的不断加宽,整个曲子开始进入高潮,旋律变换却又不失整体性,节奏的变化也在加大,这些来自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意境情感之间的紧密碰触和结合。
在第8、9小节中,写作者也是运用了民族特色浓厚的复调处理方式,包括适当地简化主体旋律低音、填充中音声部等。这些处理方式,都有力增强了对钢琴曲中意境的表现,深化对作品内涵的诠释。在演奏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原始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并从作品的速度、呼吸、分句等因素出发进行全面考虑,是钢琴演奏与作品表达能否贴切、到位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三、乐曲演奏中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这首曲子的弹奏需要一定的基本功,且对钢琴的音色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弹奏时,首先要注意钢琴曲的引子部分,把握声音由近及远,逐渐转换的弹奏原则。在弹奏三连音时,需要重视节奏的准确把握,加上装饰音时也应该保持精神集中,避免弹错。这需要在平常加强练习,用节拍器最为练习的依托,保持平稳,避免速度不一,时快时慢的问题出现。弹奏速度问题也需要在琶音弹奏部分得到注意,这里的速度是讲求由慢到快。
第二,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旋律中所存在的大量装饰音和琶音同样需要注意,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些装饰音,弹奏者在弹奏中要正确使用触键和弹奏方法,把握其准确性,从而是旋律更加优美流畅。
第三,灵活运用踏板,乐曲的演奏对踏板的运用并无明确的标记和规定,这就为演奏者自身灵活发挥踏板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演奏者要重视踏板在乐曲演奏和效果呈现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利用踏板,保证每个乐句都能在踏板更换中达到乐曲想要表达的效果。
四、结语
任何钢琴作品都是听觉的艺术和享受,但其中所描述的事物和蕴含的深刻内涵则是我们欣赏、演奏乐曲的最终追求。《乌苏里船歌》是一首成熟的、颇具特色的作品,我们在文中对它的全面赏析,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演奏水平,更是为了深入写作者的内心世界,置身于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之中,切身感受这个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与此同时,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也是本文的撰写目的和意义之一。
参考文献:
[1]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