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晨忱
摘 要:对钢琴演奏艺术的肤浅、片面理解,导致很多人将钢琴演奏的专业训练等同于单纯技术方面的练习,单纯的技能训练只是钢琴演奏专业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不是钢琴演奏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要获得演奏的成功,必须在演奏中将技术与音乐有机结合,在钢琴演奏中技术性与音乐性是辩证统一的,技术和音乐是个有机的整体,音乐上的进步是技术改进的前提,而演奏技术的进步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音乐的进步,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演奏技术上,要重视对音乐内容的把握,重视对音乐艺术形象和构思的把握。
关键词:钢琴;音乐;练习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6-150-01
1、在钢琴演奏中技术性和音乐性是辩证统一的
表演者、被表演的作品以及演奏乐器是钢琴演奏的三个基本要素,优秀的演奏艺术表演必须将三者有机融合,协调一致。钢琴演奏中的技术性,更多指的是演奏的乐器与表演者的关系,演奏者全面掌握、了解演奏所用的乐器是能否演绎出优秀作品的前提,技术和音乐是个有机的整体,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音乐上的进步是技术改进的前提,而演奏技术的进步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音乐的进步。
在钢琴演奏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中,演奏技术和音乐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演奏技术是手段,是形式,而音乐是目的,是内容。钢琴演奏艺术其实就是通过音乐与听众交流的艺术,为了达到顺畅的交流,让聆听音乐的人觉得有味,有内涵,演奏者一方面要善于辞令,另一方面要确保所谈内容不是泛泛之谈,要言之有物,优秀的演奏是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的产物。演奏者要想迅速找到有效的、确切的手段来演奏乐曲,首要的前提是演奏者理解,肯定所演奏的乐曲。
2、在钢琴演奏中实现技术性与音乐性的有机结合
在钢琴演奏或者学生练习中,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演奏技术上,要重视对音乐内容的把握,重视对音乐艺术形象和构思的把握。当演奏或练习不成功时,不能总是狭义地将所有问题归结为技巧问题,一个演奏者如果不能够全面正确理解乐曲、不能全面掌握、驾驭乐器,就不可能严谨、完美演绎音乐作品的,所进行的表演只能流于表面、肤浅庸俗,达不到专业水准。只重视钢琴演奏技术的提高,而忽视对音乐内容的把握是目前钢琴课学生较容易犯的一类错误。每当学生开始要学习演奏一首新曲目时,他们总是希望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音乐上都要完美演绎作品,在演绎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这样那样的技术困难,学生总会不自觉地把视野缩短,把所有的精力、思想花在解决技术难点上,进入到纯技术练习的死胡同,总是异想天开想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再处理音乐上的问题,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评判技术问题是否解决需要依靠音乐,如果演奏能够准确,完美再现了作曲家的意图那么技术问题就解决了。钢琴的演奏者在学习新曲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音乐才是表演最高、最根本的原则,技术只是为音乐服务的。
要想完美塑造音乐形象、体现音乐内容,就必须要有娴熟的技术,但娴熟的技术只是奠基石,所有的技术练习必须在清晰、正确的音乐理念指导下进行。在解决技术难点时,演奏者不要误入到纯粹的技术性歧途,要将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解力、音乐性的深化,做到这一点,技术与音乐就能够在钢琴演奏、练习中互相促进。实践表明,不断完善演奏者的演奏技术确实对于塑造、揭示音乐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可是当演奏者在演奏技术上遇到问题、遇到瓶颈时,就不能仅仅从技术上去找问题,还应去琢磨、理解所要演奏的音乐作品,而这对于解决技术遇到的问题往往行之有效。
例如中国学生学习《丢手绢》效果要远好于学习德国拜厄的《练习曲》,两者从技术难度的角度來说,并不存在太大的区别,造成学习效果的迥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的原因《丢手绢》是中国学生比较喜欢、熟悉的乐曲,显然更容易激化学生表演、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内心引起共鸣,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饱满的良好情绪,往往能够使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的练习热情、良好的练习效果、更大的学习热情,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反观中国学生在学习、练习《练习曲》时、情况就有点让人沮丧,学生都认为《练习曲》枯燥乏味,没有练习、学习的热情,恶性循环也由此产生。第二个方面是中国学生比较熟悉《丢手绢》的乐曲,对于该乐曲的整体结构布局、风格特征以及情绪变化都已经有一定的认知,感知,练习、学习时目标都非常明确。这样的话,学生在练习中就会自觉地选择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用连奏还是断奏,用什么样的速度、如何划分乐段和乐句、采用怎样的强弱变化等等。可当学生第一次接触《练习曲》时,就会认为该曲目是没有艺术内容,是纯技术的,因此演奏练习是缺乏目的,非常的随意。
钢琴教师要想让学生专业训练富有成效,就应该认真考虑上面的问题。首先为了使练习更富有成效,在选材上就尽量选择学生熟悉、有较强旋律、形式风格多样的练习曲和乐曲。可以选择一些依据民歌、儿歌、名作改编的乐曲,选曲内容上尽量涵盖不同国家、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的作品;其次布置新作业时可以先让同学熟悉相关的曲目资料,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通过预习,学生会对要练习学习的乐曲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样的话,学生在上琴学习就会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张楠 钢琴演奏中技术与表现力初探 钢琴艺术 2007年第5期
[2]丁运成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力量循环及其训练方法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