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运峰,贾丽荣,马俊红
(1.河北工程大学 研究生部,河北 邯郸056038;2.河北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3.邯郸市教育局,河北 邯郸 056038)
乡村文化是特定区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文化的演进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在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根本性转变的迫切要求。如何在此背景下重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乡村文化体系就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就此尝试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区域乡村文化作为特定区域内在乡村社会中形成的,以乡村村民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农民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具备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文化特征,也体现出稳定性、农耕性、传承性、人伦性等特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乡村文化的历史也是同样悠久。因此,乡村文化在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人与自我之间应达到一种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状态, 并蕴涵朴实、诚信、宽厚的文化品格。同其他类型的文化类似,乡村文化同样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体系,为了便于观察其内在的结构,不妨借鉴管理学中有关组织文化构成的观点,引入下述组织文化结构体系(见图1)
图1 组织文化体系基本结构示意图
在五部分所组成的结构体系中,可以看出乡村文化体系是一个由“外”向“内”层层深化的一个体系。第二层“文化符号”与第三层“文化偶像”显然是文化在特定环境中的物质化表现形式,因此可统一归结为物态文化,即指外在的可直接观察的文化现象;而第四层的“群体礼仪”则是物态文化的延伸,是对物态文化的制度化与行为化,因此可归结为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即与物态文化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与制度;而第五层也就是最为核心的层次:文化价值。即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村民行为背后的观念,这是乡村文化最根本、最本质的因素。
综合上述分析,可概括出乡村文化体系的一般结构(见图2)
图2 乡村文化体系基本结构示意图
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加速使得乡村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由此乡村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而乡村文化生活缺失,文化载体单一,文化组织松散,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原有的传统乡村文化体系难以满足农民新生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日益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日益加剧,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挑战日益加深,具体表现在:
一是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近年来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核心,大量规模小、实力弱、环保能力与意愿欠缺的企业纷纷上马。空气、水等基本环境载体被大量污染,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急剧降低,虽然经过一定的治理,部分地区环境有所好转,但总体环保成效仍十分有限;二是乡村人文气息日益淡化。由于利益追求的强化,不少乡村中村民将几乎全部的精力用于获取物质收益,而对文化生活的关注不断下降,致使相当数量的文化载体被废弃,特别是一些长期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遗存与文化习俗日益走向衰败,使得传统乡村文化气息正不断地弱化。
文化的发展与演进离不开具体的物质载体。近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一些新型通讯工具、媒体设备以及车辆等交通工具使用的普及,这些工具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村民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城乡之间在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新型通讯工具及媒体设备等在乡村的拥有率仍远远低于城市,因而导致乡村物态文化的发展仍存在物质层面的障碍;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乡村基层文化设施的改善与充分利用。近年来,虽然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推行使得乡村文化设施日渐完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其完善程度仍远远低于城市,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因此对文化生活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导致文化设施大量闲置,利用率极低,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由于大量农村青年居民进城求学或打工,留在乡村的老年人与少年儿童,特别是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无法承担乡村文化传承、创新与持续建设的重任;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文化生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远远滞后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有趋向低俗化的倾向;还有就是部分乡村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不良文化现象又有所抬头,严重影响了乡村健康文化的发展与壮大;最后就是乡村传统互助文化日益弱化,乡村居民延续千百年的邻里互助文化在经济大潮中日益淡化,大部分村民邻里之间交流较少,还没有搭建起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
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急速转型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最深刻的冲击就在于对精神文化的冲击。众所周知,孝顺、宽厚、信义、淳朴等品质一直是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基本特征,但随着乡村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传统文化特征正在迅速消解。乡村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关注空前增强,大量传统优秀品质正在逐渐遗失;同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急速转型带来了传统文化习俗与文化艺术传承的逐渐萎缩,承载传统乡村文化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承已在急速转型的社会中难以为继;还有就是乡村精神文化的空白仍然难以得到弥补。经济大潮的冲击带来的精神压力深深地影响着农民,而寻找心灵慰藉的需求大大超出以往,而能够提供这种心灵慰藉的信奉对象较为缺乏,因此一些迷信活动乘虚而入,严重影响了乡村良好文化秩序构建与维护。
首先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乡村精神文化在构建新型乡村文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新型乡村精神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文化演进的路径依赖。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因素仍应在当代成为培育新型乡村文化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奉行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利思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重新树立村民新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精神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如针对进城农民工生活存在的问题,宣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针对乡村留守儿童问题,则向村民进行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教育。针对乡村养老问题,对村民进行孝道文化教育。
乡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具有规模小、人口分散、以小农生产为主的特点,使得村民生活朴实、平淡甚至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加上交通、通讯的不畅,因此很难有突出的活动与事件发生。这就需要乡村文化实施者从本村、本乡入手, 抓住一切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特定活动和特定事件,以此为契机形成培育乡村文化的热潮,激发村民的追求高雅文化生活的热情;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广大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必须准确把握乡村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村民的新期待,对乡村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要深入乡村生活第一线,深入乡村生产最前沿,不断创造出更多反映村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文化产品,给村民带来更多思想上的启迪、身心上的愉悦、审美上的享受;还有就是推动现代科技在乡村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乡村文化传播体系,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乡村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促进各种形式文化的相互包容,共存共荣。
政府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门资金用于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并专款专用,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金也应通过募捐、义演、志愿活动等渠道筹集资金,参与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应当构建由政府带头,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单位,以村民为主体,各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基本普及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相关乡村文化设施的作用,设立专人负责,强化对乡村文化设施的管理;制定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出台相关政策来明确乡村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特色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的贡献率;促进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使乡村文化产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以根据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当地特点的法规、办法,针对当地乡村生活垃圾污染及农药、化肥、农膜污染状况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结合当地乡镇企业污染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村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自愿地保护家园;建立健全中国的乡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继续执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方针政策,鼓励高校及各类科研、开发机构参与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强化对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形成懂礼义,知廉耻,尊孝悌,讲忠信的良好社会环境;注重提高乡村道德水平,构建与农民实际道德状况相适应的现代乡村道德体系,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制订相应的道德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引导乡村伦理道德的良性发展;优化乡村的法制环境,加快乡村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制定和完善乡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完善乡村教育体系,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行乡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双管齐下,强化农民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意识,培养懂知识、有技术的新型农民。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改革,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针对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农民文化意识淡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缺乏、乡村文化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以及农村文化建设开发不足等问题,应不断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以及监督管理制度等,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1]王军棉.河北省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