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凤莉
(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高级技术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或技术职称,在某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水平或学术影响力的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才是我省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身发展和业务学术水平提高,直接关系到我省科技的总体水平。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的增多,对学术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需将学术成果译成英语,会议上需要用英语陈述学术观点;发表学术论文,需要将摘要或论文译成英语;学术研究工作中有时也需要将相关文章译成英语或将英语译成汉语。对此,很多人会选择专业翻译人员协助,但目前好的科技翻译人才一将难求,学术错译、误译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果。学术翻译要求务必准确,译者应兼顾外语与学术知识。高级技术人才均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短期培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提高高级技术人才自身的翻译能力,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首选。因此有必要对我省高级技术人才翻译能力作调查研究,掌握其总体翻译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高级技术人才翻译能力发展提供策略指导。
大学专职教师,肩负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双重职责,理应站在学术领域前沿,翻译水平提高对他们而言,意义尤为重大,故选择大学专职教师为调研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北工程大学在编专职教师。
问卷的设计依据 PACTE2003年修正翻译能力构成模式,问卷题目分别体现双语能力、语际能力、翻译知识、工具使用能力、策略能力和生理、心理能力六项子能力。其中,双语能力主要涉及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文本、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鉴于调查对象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汉语水平较高,在问卷设计中以英语水平标示双语能力的高低;语际能力主要指对两种语言所包含或涉及的文化、百科或主题知识的掌握。因本问卷仅涉及学术翻译,且调查对象对所涉及的知识有较高的理解和掌握,不存在语际能力问题和心理生理能力问题,问卷设计不包括此两项内容。
调查内容涉及调查者的专业,职称,学历,外语水平,翻译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翻译在工作或学术交流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学术论文的写作及翻译,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的应用,翻译实践中问题,翻译自学策略及效果。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涉及调查对象的专业,职称,学历和外语水平。第二部分为翻译需求和翻译实践情况调查,包括对翻译的需求状况、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翻译过程中及翻译结束后采取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提高自身翻译能力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调查对象对翻译能力提高的态度。
问卷共发放河北工程大学30份,职称层次为中级以上的在职教师。问卷发放采用随机方式。
表1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技术人才翻译能力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具体体现在:词汇量小(专业术语表达困难50%、43.33%自我分析翻译困难的原因是词汇量小);语法、句法知识不完备(长句翻译困难 36.67%、对译文的理解障碍 13.33%——因调查对象均为高级技术人才,不存在专业知识理解问题,导致上述现象的因素多为主从句逻辑关系、非谓语表达方式、词语搭配等语法和句法问题);文本知识不足(文体的分析把握困难13.33%、写作知识欠缺16.67%)。
具体表现为:翻译单位选择知识缺乏(长句翻译困难 36.67%、翻译表达不地道 33.33% ——长句的翻译,除了需要一定的句法知识之外,还需要选择翻译单位,如怎样在合适的位置将长句分割为几个短的翻译单位进行翻译表达。对于语篇而言,因为中英文语篇的篇章结构不同,如何将信息按照目的语的文体要求重新安排、重组,翻译单位的选择有时就显得尤为重要);翻译技巧知识不足(翻译技巧缺乏 30%);文体与写作知识匮乏(文体的分析把握13.33%、写作知识16.67% )。
具体体现为:缺乏翻译策略意识(在翻译前经常制定翻译方案或策略的仅为 23.33%,翻译结束后经常进行翻译策略总结的为30%);遇到翻译困难时,解决办法不够灵活多样(大多选择自己解决,自己查资料 63.33%、使用翻译软件 50%,选择求助他人的仅为20% );翻译自主学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够完善,未能正确认识自身翻译知识结构问题;多数人认为自己需要的仅为翻译技巧和实践,忽略了语言知识、翻译策略学习、工具使用学习和翻译理论学习(上述统计比例分别为60%、30%、20%、20% 和3.33%),而采用的自我提高方式多为笼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阅读外文专业书籍或资料 56.67%、增加翻译实践 26.37%、自己的日常翻译实践中积累26.67%、)针对性训练较差(阅读翻译知识或技巧的书籍16.67%)。
统计表明,在资源的使用中,传统纸质资源的使用与于现代电子资源的使用基本持平,但互联网等翻译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多限于提供参考或查找资料(为翻译提供参考43.33%、查找资料36.67%、验证译文是否正确26.67%),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作为翻译工具的功能;在资源使用中,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很低(遇到翻译困难选择专家指导的仅为3.33%)。
针对目前制约高级技术人员翻译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他们工作和翻译需求特点,提出以下策略:
前一阶段分析表明,高级技术人才在双语能力方面存在词汇量小、语法、句法知识不完备、文本知识不足等问题。这反映出其在英语言学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高级技术人才学术研究和科技翻译特点,提出以专业文献平行阅读为主的语言学习策略。这样一则可以学习外语语言表达,二则利于自身学术研究。
“许多人的研究表明,外语水平难以达到自如,除其他原因外,主要是没有掌握足够的英语成语、搭配和句套子(idioms, collocations and sentence stems)”。“人们在表达思想时,遵守“成语优先原则”(idiom principle),即首先选用语言中业已存在的表达方式,当找不到现有的表达方式时,再使用自由选择原则(open-choice principle),即根据语法规则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业已存在的表达方式就是指成语、搭配、句套子等。我们在学习外语时,传统上强调语法规则,按照语法规则造句,没有遵循成语优先的原则,导致语言不符合习惯”[1]李长栓先生提到的“句套子”指的是句子的骨架。句子的骨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容信息的排列方式。对于翻译知识不是很完备的高级技术人才而言,掌握一定量的句套子和搭配技巧,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平行阅读不仅是学习语言,也是学习翻译的有效方式。平行阅读进行语言学习可以分为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在词汇层面,阅读重点应放在专业术语表达和词语搭配与选择方面,目的在于扩充词汇,熟悉语言表达方式,解决科技翻译中的术语表达困难,还可以使译文更准确、地道;在句子层面,应把重点放在分析体会两种语言句法差异上,掌握一定数量的“句套子”,使自己的译文更地道;在篇章层面的重点阅读中应注意分析两种语言在内容选择、信息组织安排方面的异同,学习一些问题知识。
根据PACTE 2003修正模式,翻译知识主要包括翻译单位的种类和选择、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和技巧、翻译问题及翻译实践知识等。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翻译的整体进程、效率甚至译文质量。
翻译理论从宏观角度,对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译文的整体风格,翻译作品的选材等方面进行影响。了解一些翻译理论,可以使得翻译活动变得有章可循。其中,对科技翻译影响较大的是“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涵盖了众多的以语言的功能为基础和中心的翻译理论,不仅包括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目的论”,还包括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费米尔和诺德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其自身的目的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应采取的方法策略,直译、意译还是二则兼而有之;译文的好坏取决于其是否完成了在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语境中的既定功能。纽马克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将文本按照体裁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区分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科技翻译的开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 “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并指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2]。因此,科技论文的翻译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形式,在保证信息准确前提下,可以对译文的文字结构和信息安排做适当调整,使之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以增强译文的表达力和信息传递的效果。
翻译技巧是人们在翻译实践中对一些规律性翻译方法的经验总结,如句法结构、固定句式的翻译、特殊体裁文章的翻译等。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
因此学习一些基础翻译知识对于未曾接受过翻译系统训练的高级技术人才尤其必要。鉴于我省高级技术人才均为在职人员且个人的英语水平及翻译知识掌握情况各不相同,此策略可采用自主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模式。
此处的翻译策略区别于翻译知识中的策略。此处翻译策略主要指为解决翻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而制定的方案,如对遇到翻译困难,采用何种方式应对,向他人求助还是自己解决,怎么解决。而后者指的是翻译过程中所采用具体翻译技巧方法的统称,如直译/意译或异化/归化。“策略能力,在修正模式中起着核心作用,统领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计划的制定,翻译策略的运用,翻译问题的处理及对翻译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统计结果显示,高级技术人才翻译策略能力总体较差(详情参见统计表)。因此,高级技术人才需要在翻译策略指导下开展翻译实践,以增强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把控,提高翻译质量。
首先,高级技术人才应提高对翻译策略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在每次翻译实践开始之前,要仔细研究需要翻译材料的文体特征、篇章结构特点,查找类似的平行文本资料,制定具体策略;再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句子结构或篇章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翻译策略或技巧,监控策略的实施情况,并对翻译过程的思维活动做好记录,以方便翻译结束后的经验总结。
从调查报告和个人访谈的结果来看,虽然高级技术人才对互联网辅助翻译使用较多,但大多限于查找专业词汇、提供翻译参考译文或是搜索资料,对互联网辅助翻译的功能开发还不够。
在翻译的各个阶段,都可利用互联网为翻译提供帮助。
1.在翻译准备阶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功能,键入关键词,查找相似的文本资料或相关背景资料,为制定翻译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翻译专业性的论文和摘要,可以尝试一下CNKI翻译助手。
2.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在线翻译功能,将原文按照一定方式进行译前处理,译出较为合理的译文,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3.在互联网环境下,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确保翻译意思准确, 用法符合英语习惯。通过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因特网, 我们不仅可以找到词语的各种译法(定性研究), 还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检索手段,对各种译法进行定量研究, 以确定最佳的选择。”这里所说的定量主要指的是词语表达的使用频率。
4.利用互联网 BBS网络论坛,寻求专家帮助,进行网上翻译人才资源合作,获取最新翻译资讯,了解翻译发展现状,把握翻译发展的趋势。
本研究以河北工程大学教师为例开展研究,结果不免有一定的职业局限性。此外,由于本课题组成员主要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师,翻译实践经验较少,对翻译过程及翻译能力培养的研究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PACTE,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Meta,2005(2):609-619.
[2]李长栓.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保证译文概念的准确和自然--兼谈电子手段在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