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

2015-05-09 05:33齐丽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存率腹腔化疗

齐丽雯

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护理路径探讨

齐丽雯

目的 探讨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癌性腹腔积液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灌注化疗, 对照组60例给予普通护理, 观察组60例在灌注过程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 对两组疗效进行追踪和对比。结果 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36.67%, 优于对照组患者2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6个月与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显著低于对照组2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中有一定积极作用。

腹腔肿瘤;灌注;化疗;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是卫生部(现卫计委)近年来提倡并付诸实施的护理方法, 为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中的效果, 作者经过近2年的临床研究,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肥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经过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同意书, 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观察组中胃癌10例, 肠癌12例,胰腺癌9例, 淋巴癌2例, 肝癌12例, 妇科肿瘤8例,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3例, 其他4例, 男3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35.2±4.5)岁, 肿瘤分期3期44例.4期16例。对照组中胃癌11例, 肠癌11例, 胰腺癌9例, 淋巴癌3例, 肝癌11例,妇科肿瘤9例,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3例, 其他3例, 男39例,女21例, 平均年龄(35.2±4.5)岁, 肿瘤分期3期42例.4期18例。两组一般情况和患病程度、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灌注化疗的一般护理常规。关心患者, 介绍相关知识, 减轻患者顾虑, 取得患者配合。腹腔灌注时,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准备好腹腔灌注化疗所需药物, 协助医师实施灌注化疗。腹腔灌注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腹痛情况。化疗后指导或协助患者间断变换体位, 以利化疗药物均匀吸收。注意观察患者化疗反应, 如呕吐、腹泻等;鼓励患者多饮水, 观察小便量及颜色,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询问并满足患者其他需求。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由本科专门护理人员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制定临床护理护理指导表, 患者自入院后开始进入路径, 按照路径要求进行以下护理操作。

1.2.2.1 操作前向患者解释腹腔化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顾虑, 使患者有充分思想准备接受化疗。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套管针穿刺腹腔, 如有大量腹水者, 必须先放腹水, 再进行腹腔灌注。

1.2.2.2 操作时患者取平卧位, 嘱排空小便, 常规消毒肝素帽后接上输液器, 固定针头, 以快速灌注(每500 ml溶液在30 min内滴完)。先灌入温热生理盐水250~500 ml后, 若局部无肿胀、疼痛, 患者无便意(灌入腹腔), 确认灌入腹腔后,再灌注增敏剂和化疗药, 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腹腔灌注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导管是否脱出, 局部有无肿胀。若患者出现心慌、胸闷、腹痛等, 应减慢腹腔灌注速度或停止,报告医生。这些现象可能是由于患者精神紧张、腹腔灌注速度过快或腹腔粘连, 水弥散不开, 引起牵拉痛造成的, 稍缓后再进行。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漏, 应及时报告医生, 从导管中注入解救药后拔管, 局部封闭, 并用33%硫酸镁或金黄散湿敷。腹腔灌注期间, 协助患者不断更换体位, 指导患者灌注期间每15分钟更换体位1次:左侧、平卧、右侧。在腹腔灌注期间,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防止接错。局部麻醉后仍然主诉疼痛, 导致穿刺针难以进入腹腔, 护理方法为:嘱患者放松情绪, 防止过度紧张导致腹肌痉挛引起疼痛。此时护理人员应在床边守护, 让患者有安全感。适当调整液体输注速度, 提高液体温度至体温, 以减少刺激。正常情况下灌注速度应很快, 呈直线样滴注, 无不适感觉。若滴注不畅或不滴应作如下处理:调整针头方向, 固定针头。如导管扭曲、打折或接头处滑脱, 均可影响速度。合理安排灌注液顺序是有效防止毒性作用的关键。应按下列顺序灌注:利多卡因-化疗药-地塞米松。第1瓶灌注利多卡因有利于减轻疼痛感,最后一瓶灌注地塞米松有利于减轻胃肠道反应及头昏等神经系统反应。

1.2.2.3 灌注后需留置导管的患者每周局部更换敷料1~2次。并观察局部有无渗出, 有无红、肿、热、痛及导管的长度,并用生理盐水冲管保持导管通畅。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预防性措施。

1.3 疗效标准[1]参考WHO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制定:完全缓解(CR):腹水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腹水减少50%以上, 并维持4周以上;稳定(SD):积液减少不足50%;无效(NC):胸液无减少或增加。有效率=CR率+PR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观察组的有效率36.67%, 优于对照组患者2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 P<0.05)。

2.2 生存时间与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54±2.16)个月, 6个月与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00%、36.67%,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28±1.28)个月, 6个月与1年生存率分别为63.33%、16.67%,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6个月与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对比表(±s, n, %)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对比表(±s, n, %)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平均生存时间(月)6个月1年观察例数存活例数生存率观察例数存活例数生存率观察组6011.54±2.16605185.00602236.67对照组60 7.28±1.28603863.33601016.67

2.3 灌注相关并发症 观察组灌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显著低于对照组2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灌注化疗(CHPP)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新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由于腹腔内药物分布、温度均匀, 符合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级动力学”规律, 是目前腹腔肿瘤晚期伴有腹水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2]。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对于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卫生部倡导的临床护理方法, 其目的是使整个治疗过程计划性明确, 对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从而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3]。本临床研究发现, 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观察组的有效率36.67%, 优于对照组患者26.67%, 由此可见, 围操作期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由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患者的生存期相应延长,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54±2.16)个月, 6个月与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00%、36.67%,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28±1.28)个月, 6个月与1年生存率分别为63.33%、16.67%,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6个月与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的相关并发症主要集中在疼痛、局部红肿、灌注过程不畅、化疗毒副作用(呕吐及心率改变)等方面, 观察组灌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 显著低于对照组2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减少灌注过程中的并发症。

[1] 张利, 贾建英. 紫杉醇类药物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16-117.

[2] 黄万中, 蒋华.胃癌腹腔灌注化疗临床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10.18(2):404-407.

[3] 马英桓, 杨晶. 腹腔恒温循环灌注化疗与灌注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比较分析.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4):825-82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55

2014-08-26]

271600 肥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生存率腹腔化疗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